TRIZ理论在中小企业成本管控中的创新应用

2023-12-01 03:26李散绵副教授裴晓敏教授
商业会计 2023年21期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成本法节约

李散绵(副教授) 裴晓敏(教授)

(武汉晴川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4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襄阳 441053)

一、引言

成本是资源的转换形式,有多少资源被消耗就必然会产生多少成本(大成本概念,包括企业成本和社会成本)。因此,要想降低成本,就必然要从资源分析入手。只有考虑资源的多用途和有限性,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用免费、闲置、廉价的隐性资源,为企业降本增效,才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和价值。因此,如何将隐性资源转化为显性资源是管理创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TRIZ 作为创新发明解决问题的理论,其创新思维方法等理论对于成本管理创新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已成为当下研究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来说,更需要结合管理创新,来促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最终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目的。

近几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为企业进一步发挥成本管理价值创造能力提供了新机遇,需要深耕大数据,挖掘有效信息(张德容,2020)。李竟达(2020)提出基于资源分析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创新的管理创新模式,开展了TRIZ理论下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协同创新研究。冯圆(2021)对数字化改革背景下的成本管理创新进行了研究,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必须重视对数字化产品的功能理解与认知,并且在成本管理工具开发与创新的过程中优化企业数字化改革的执行性动因。已有研究多偏向于成本管理的技术创新或模式创新方面,对理念的创新研究相对较少。这与“管理创新、理念先行”“理念指导行动”的管理思想和策略不相符合,亟待对相关问题开展研究。

二、成本管控理念和方法演进

在企业管理中,成本管控是重心;而在成本管控中,科学、先进的成本管控理念和方法是重心。纵观成本管理的发展过程,成本管控经历了从绝对成本降低到相对成本降低的成本节约型管控理念,从资源绝对节约到资源相对节约的资源节约型管控理念演进过程。成本管理方法也经历了从事后的完全成本法,到涉及事中、事前的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的演进过程。

(一)成本管控理念演进。所谓的成本管控是指成本管理与控制,即所谓的“管中有控,控中有管”,在融合性原则的指导下,“管”与“控”已经融为一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管理会计中的成本管理概念。成本管控理念是指在成本管控过程中所采用的成本管控观念与方法。随着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提升,成本管控理念从传统的低成本转向增效的内涵式发展,管理视角从职能角度提升到了战略角度,管理范畴从设计研发延伸到了产品上下游,管理时间从制造阶段扩张到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促使企业管理者不断创新成本管控理念。下面主要介绍节约型成本管控理念,即成本节约型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理念。

1.成本节约型管控理念。是指在成本管控过程中所持的以成本降低即成本节约为核心思想的成本理念,包括两种形式:(1)成本绝对节约,也叫成本绝对降低,是指在成本管控过程中,以成本绝对量的降低为考核指标的成本降低理念。依据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关系,成本绝对量降低会直接体现在利润的增加上。在企业的成熟及衰退阶段,运用绝对成本降低理念加强成本管控对提高及维持企业的利润尤其重要。(2)成本相对节约,也叫成本相对降低,是指在成本管控过程中,以成本的相对降低为考核指标的成本降低理念。所谓成本的相对降低是指成本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或成本减少的幅度大于收入减少的幅度,所形成的对企业利润增加有所贡献的效果。所以,在企业的初创及成长阶段,成本管控效果以成本增加幅度小于收入增加幅度较为多见;在企业的成熟及衰退阶段,成本管控效果以成本减少的幅度大于收入减少的幅度较为多见。也就是说实施成本管控,要结合企业的战略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进行,而不能一味照搬别人的做法。

2.资源节约型管控理念。所谓资源节约,是指在完成相同经济活动的前提下,实现比以前更少的资源投入,或者在产出实现较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投入资产增加的幅度较小或者没有增加、或者反而减少的管理效果,包括资源绝对节约和资源相对节约两种形式。资源节约型管控理念利用逆向思维“要想成本低,耗费资源少”和资源节约衡量标准“流动资产节约最大或营业收入增加最大”,将成本管控从传统的事后管理转移到事前,更符合“及时决策、快速响应”的管理要求,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降本增效问题。资源节约型管控理念的概念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资源节约型管控理念

3.成本节约型理念与资源节约型理念的关系。资源节约型管控理念,是在成本节约型管控理念上发展起来的。它依据成本是资源的转化形式,从源头进行成本管控,是可以实现“成本相同或更少,资源节约再利用”的新型成本管控理念,值得中小企业推广应用。相比成本节约型管控理念,资源节约型管控理念具有前置成本管控决策时间、数据更易获得、计算结果可比性较强、更符合企业长远发展需要等方面的优势(李散绵,2021)。两种成本管控理念的关系如图2所示,可结合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灵活掌握应用。

图2 成本节约型理念与资源节约型理念的关系

(二)成本管控方法演进。按照《管理会计应用指引(2019 年版)》,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实施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成本管理工具方法是指按照融合性、适应性、成本效益、重要性原则进行成本管理、体现成本管理过程、实现成本管理效果的具体手段或方法,一般按照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等程序进行,包括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这4 种成本管控方法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创新性地结合在一起使用。但这些成本管控方法的共同点大都是从现有的显性资源入手,分析显性资源消耗形成的成本,没有进一步向前延伸到如何利用免费、廉价的隐性资源从源头着手降低成本。这就需要借助TRIZ 创新思维方法帮助管理者打开管理创新之路,真正通过“开源”去节流。也就是说,将TRIZ基本思想和方法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创新领域,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林欣,2020)。

三、TRIZ理论在成本管控中创新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TRIZ(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其次,各种技术难题、冲突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最后,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使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尽量多的功能。TRIZ理论被定义为克服思维定势的工具,对如何正确预测产品未来,找到正确的问题,正确地解决问题,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TRIZ 创新思维方法对企业的管理创新而言更具有应用价值。下面仅介绍对成本管理创新而言最为重要的两种创新思维方法及其对成本管控创新的可行性。

(一)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是指技术系统沿着提高其理想度、向最理想的系统方向进化——系统的质量、体积、面积消耗趋于零,实现的有用功能数量趋近于无穷大。低成本、高功能、高可靠性、无污染是产品的理想状态,产品处于理想状态的解称为理想化的最终结果,即最终理想解(Ideal final result,IFR)。IFR 的作用是指明通往解决方案之路,使问题尖锐化,不走折衷之路。

(二)九屏幕法。九屏幕法是指以时间为横轴考察研究对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空间为纵轴考察当前系统及其子系统和系统的环境与归属,帮助人们多角度地看待问题,突破原有思维局限,从多个方面和层次寻找可利用的资源,更好地解决问题,多角度地分析当前系统,按照时间和系统层次分析可利用的资源,克服思维惯性。其中:资源包括现成的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场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功能资源等。

(三)TRIZ理论在成本管控中创新应用的可行性。

1.最终目标一致。IFR要求系统在保持有用功能正常运作的同时,能够自行消除有害的、不足的、过度的作用。最理想的技术系统应该是作为物理实体它并不存在,但却能够实现所有必要的功能。理想化系统不消耗材料,不消耗能源,不占空间,花费少,简单,不需维修,不会损坏,可以高效率地执行所需功能。这与管理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一致。九屏幕法实施的关键是资源分析。资源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找更好的资源,把免费的隐性资源转化为有用的显性资源,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发明问题。这与管理者利用开源节流思想进行成本管理的目标基本一致。

2.手段路径相似。IFR 要求随系统进化,在不削弱系统主要功能的前提下提高其理想度,简化系统的某些组件或操作:简化子系统,简化操作,简化组件。这正是企业资源节约型成本管控理念所提倡的基本手段或路径:简化机构、优化作业、再造流程。IFR一般利用现有能量和资源实现有用功能,利用自我服务实现有用功能,利用有害作用的自我消除解决发明问题;或者采用提高系统理想度的方法:增加有用功能的数量和质量,降低花费或者有害功能的数量,转换为一个超系统的一部分等,来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实现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这与企业成本管理中采用价值工程分析法来分析产品的功能与成本是否匹配、改进产品设计的做法几乎一致。

九屏幕法主要通过资源分析,把隐性资源转变为显性资源,或使用廉价、免费的资源替代稀有资源来降低成本,这与成本管理的较高层次手段“开源节流”要求极为相似。从这个意义上说,发明创造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成本管理创新的过程。事实上,管理者的管理重心横向要从事后管理向事中管理转移,从事中管理向事前管理转移;纵向要能上接战略、下联基层,形成一个纵横交织的动态网状管理系统,这与九屏幕法充分利用当前系统资源的过去和未来、及其超系统和子系统的过去和未来的资源分析路径相似。

3.思维观念一致。TRIZ 创新思维方法依据事物的进化规律进行发明创造,成本管理也是按照经济活动规律和企业成长规律进行管理。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二者都是根据事物变化的规律性开展活动,思维基本一致。TRIZ创新思维方法提倡使用最少的资源,达到理想结果,实现尽量多的功能,这与成本管理追求资源节约的理念——使消耗资源最少,产出效果最大,即投入最少、产出最大的成本效益观念基本一致。

因此,运用上述两种重要的TRIZ创新思维方法对企业成本管控进行创新,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四、TRIZ理论在成本管控中创新应用的概念框架

所谓的成本管控概念框架,是指在实施成本管控过程中所持有的成本管控理念及采用的成本管控方法的总称,反映的是成本管控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事后走向事前、从成本节约型理念转向资源节约型理念,从事后的完全成本法走向与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变动成本法结合使用,到涉及事中、事后的标准成本法,再到涉及全过程的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的应用不断创新完善的动态过程。其中: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结合使用,既满足了对外报送要求,又满足了成本的预测、决策及控制等要求;作业优化将非增值作业简化或转化为增值作业,因作业的简化或转化,节约了资源或增加了客户价值,从而达到成本管控的目的;利用TRIZ创新思维方法进行资源分析,将廉价或免费的隐性资源转化为有用的显性资源,从源头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更有效地达成了成本管控的目的。

TRIZ 理论因其对企业成本管控创新应用的可行性而被引入成本管控概念框架中,不但印证了资源节约型成本管控系统构建的可行性,更增加了资源节约型成本管控系统的适用性,特别是符合当前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融入TRIZ 创新思维方法的成本管控理念与方法概念框架如图3所示。

图3 融入TRIZ创新思维方法的成本管控理念与方法概念框架

五、中小企业成本管控创新应用策略

(一)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成本管控理念。正如上文分析,成本管控理念经历了从成本绝对降低到成本相对降低的成本节约型管控理念,现在已经进入从资源绝对节约到相对节约的资源节约型管控理念阶段,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小企业不能满足于现状,不管未来走规模式发展还是内涵式发展道路,都需要树立资源绝对节约或相对节约理念,使企业持续成长。因此,企业管理者应与时俱进,以资源节约型成本管控理念为指引,做好成本管控战略与规划,展开成本管控工作与部署。要结合企业不同成长阶段,选择不同的成本管控理念,一般在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应采用资源相对节约理念,在成熟期和衰退期多采用资源绝对节约理念。

(二)采用最终理想解,从源头降低成本。提高理想度是利用该方法的关键。理想度等于有用功能之和与有害作用之和及其所耗成本之比。也就是说,系统的最终理想解是“实体消失,功能俱全”,这也是消费者最想要得到的结果。并且,相比价值工程分析法,最终理想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把有害作用降低到零,更值得提倡,可以找到更可靠的降低成本途径。

1.从产品进化角度出发,创新产品设计路径。产品成本一般与产品的质量、体积、面积成比例增长。根据最终理想解,实现的有用功能数量趋近于无穷大,系统的质量、体积、面积消耗趋于零,那么成本自然会降到最低。然而矛盾的是,要想增加功能,一般会增加成本。这就需要从产品进化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产品的质量、体积、面积等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而不减少或反而增加了产品的某个功能,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利用资源分析,从设计源头降低产品成本。一般来说,产品成本的70%—80%来自设计阶段。因此,管理者要具备资源节约型成本管控理念,用创新思维来开拓自己的管控思路,整合上游供应商资源,给予产品设计者寻找廉价替代品的权限支持和激励措施,使其充分利用创新思维进行资源分析,找到理想的材料和设计方案,使有害作用降低到零,产品报废资源可利用等,从源头实现成本管控的目的。

3.做好客户需求分析,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功能的需求。产品功能并非越多越好,要将设计目标向功能合理、成本适宜转变。客户真正需求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带给客户的功能需求。因此,对客户的需求分析很重要。这就要求企业的售后及销售人员要学会与客户交流,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引导客户做出正确的消费选择,改变产品的研发方向,帮助企业找到真正的市场,节约研发成本,从而体现出成本管控的独特效果。

(三)利用九屏幕法,拓宽成本管控的时空范围。九屏幕法要求人们从当前系统出发,研究当前系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及其超系统、子系统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从而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从上页图3 的成本管控概念框架来看,成本管控的时间范围已经从事后转移至事中、事前,基本上满足了成本管控的全时间要求,但从超系统、子系统的角度来看,还远远不够。

1.拓展成本概念外延,满足成本管控的时间范围。为了适应未来竞争需要,成本的概念外延必须拓展,从原来强调已经发生的过去时态拓宽为已发生和应发生的全时间范围,包括产品寿命终结的废弃处理成本。构建成本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别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资源耗费形式的“寿命周期成本”理念,满足成本管控的时间范围要素。

2.拓展系统内涵,满足成本管控的空间范围。如果把事中管理作为当前系统,那么超系统就是整个企业及其战略,子系统就是各项作业及其执行人员。如果把企业的事前管理作为当前系统,那么超系统就是整个市场及上游的供应商,子系统就是企业自己及下游的客户。因此,要加强成本管控,就要看成本管控由谁来做,是高层还是中层。这也是系统内涵的选择问题。如果由中层来做,也就是把事中作为当前系统,首先要有从上至下的战略规划、高层领导重视和从下至上的员工支持,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成本管控的大力支持;其次,通过资源分析,满足把更多免费或廉价的隐性资源转化为有用的显性资源的条件;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实现全过程、全部门、全员参与的成本管控,形成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目标资源成本管控体系,实现企业的价值增长。

3.注意时空变化,运用场景分析灵活选择成本管控方法。企业管理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灵活的应用能力,特别是要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帮助企业创造价值。随着时空变化,企业的应用场景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要根据企业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选择正确的成本管控理念和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需要创新,作为管理重心工作的成本管控更需要创新。要借助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先从理念上进行创新,才能带动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本文利用最优理想解和九屏幕法两种主要的TRIZ创新思维方法,结合资源节约型成本管控理念,提出了成本管控的创新应用策略。希望对中小企业的成本管控提供借鉴和帮助。

猜你喜欢
资源节约型成本法节约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差异探究
节约
节约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节约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循环经济发展
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
实例研究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内部控制
新型资源节约型耐热奥氏体不锈钢高温抗氧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