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1944年太行抗日根据地的自然灾害及其应对

2023-05-13 13:05段克轩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自然灾害抗战时期

[摘要]太行抗日根据地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之处,在抗日战争时期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1942至1944年期间,太行抗日根据地遭遇了严重的旱灾、水灾以及蝗灾,加之日军对根据地不停的“扫荡”,国民党的军事围攻和经济封锁,根据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为了战胜灾荒,粉碎敌人的进攻,太行根据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明确机构职责,加强村级组织领导;加强宣传;提高民众对灾害的认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救济;组织动员群众;实行全民抗灾等。在救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注重加强政治宣传工作,在军民共同抗灾的实践中,密切了军民关系。中国共产党在太行抗日根据地成功的抗灾实践,不仅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更为中共赢得民心、取得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自然灾害;灾害应对

[作者简介]段克轩,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1。

[中图分类号] K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11-0037-06

一、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及其变迁

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地区很快沦陷,中共迅速作出反应,奔赴抗日前线,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1937年八路军挺进太行山区,开辟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其大致区域包括山西中部、太行山的南部,河北的西部地区,这是抗日根据地开辟初期的区域。

受战争的影响,太行区政权的管辖区域并不是十分稳定,有的地区反反复复被敌人夺去。由于本文所研究的自然灾害是以1942—1944年太行抗日根据地所辖范围为主,所以有必要对1940—1945年的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区划范围进行确定。

1940年8月1日,冀太联办在邯郸涉县成立,包括冀南根据地、太行根据地和太岳根据地,太行区则作为冀太联办的直辖区而存在。1940年的太行区包括五个专区36个县。

1941年9月,冀太联办的建制结束,成立了新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此时的太行区仍然作为边区政府的直辖区存在,其区划调整为6个专区,包括39个县,其区域范围也没有大的变化。

1942年春,由于日伪军对根据地不断侵袭、进攻,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区域面积达到了历史上最小的时期。为了制止这一局面的继续恶化,1942年八路军根据北方局、华北军分区的相关指示开始开辟新的根据地。

1943年8月,八路军又向太行山以南,河南北部的日伪军进攻,开辟出了新的豫北、太南根据地,作为太行军区的第七分区和第八分区存在,从而使太行山的南部和太行山的北部连接成了一片,此后这一片区域便被称为太行抗日根据地。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太行分局,将晋冀豫区党委改名为太行区党委,直属北方局领导。到1945年,太行行政区有所扩大,所辖范围包括4个专区42个县,长治、邢台、焦作三个行署直辖市。

二、1942—1944年太行地区的自然灾害

太行地区一直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1940—1945年的自然灾害尤为严重。先是1942、1943年连续两年的持续干旱,1943年9月之后,太行地区又连降大雨,大雨之后又发生了特大规模的蝗灾。这场蝗灾范围广,影响大,波及太行全区,并且一直持续到1944年底。可以说,1942—1944年的太行地区,一直遭受着自然灾害侵蚀及其影响。

(一)1942—1943年的旱灾

太行山地区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带,春季降雨少,风大且沙尘多,较为干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低温多雨,冬季少雨,极易造成旱涝不均,发生水、旱等自然灾害。

1942年太行地区的旱灾可以说是百年未有之苦旱。这场干旱从1941年的冬季就开始了,到了1942年,春旱十分严重,春季播种作物几乎是颗粒无收。旱情一直持续到7月,部分地区才开始零星落雨。但一些受灾严重的县,如偏城县、磁武县、林北、安阳、涉县等地,甚至在夏季也几乎没有降雨,导致麦收仅有三四成。到了秋季,勉强种上的谷子等农作物只能长到尺把高,根本无法生长。

到了1942年秋末,旱灾继续大范围的扩散蔓延,从河北的西部、河南的北部再到山西的东南部,几乎无一地区幸免于旱灾,并且此次大旱的程度非常严重。许多地方的秋禾,划根洋火就能烧起来。甚至于一些耐旱的农作物,如柿子、核桃、花椒等,收成都很差。在左权县、武乡县一带,有着八十多天不曾下雨的记录。这样一来,不仅是粮食收成无望,甚至是农作物的副产品都近乎绝收,可见旱灾的严重程度。

这场旱灾一直持续到1943年,并且其影响范围不断蔓延扩大。1943年继续发生着春旱,直接导致了河流干涸、断流,曾经的水地变成了旱地,水井也干涸枯尽。这一年的夏季,很多受灾严重的地区几乎颗粒无收。

(二)1943—1944年的水灾、蝗灾

洪涝灾害是根据地的又一大灾害。1942、1943持续两年的干旱之后,1943年9月,太行根据地迎来了大规模的强降雨。受太行地区地形影响,雨水会迅速汇集于东部平坦地区,使得位于东部地区的清漳河、浊漳河两条河流水位猛涨。在受灾严重的五专区,大雨所导致的河水猛涨直接冲毁了多年修筑的堤坝,许多禾苗也随之被冲毁,仅清、浊漳河这两条河流的决堤就导致了15000多亩的田地被大水冲毁。

在水灾发生的同时,太行根据地还发生了一场规模极大、危害极深的蝗灾。此次飞蝗的大规模泛滥、肆虐受到了1941年到1943年以来先旱后涝天气的影响。在一年之内,几乎整个太行区受到影响。从不同地区的文史资料和档案记载来看,蝗灾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首先是蝗虫对粮食作物的侵食。蝗虫所经之处寸草不生,粮食作物被漫天的飞蝗一咬而尽。

从太行区老百姓的口头描述中,也可感受到这场蝗灾的触目惊心。据亲身经历这场蝗灾的老人回忆:在家做饭的时候,必须旁边要有一个人去驱赶蝗虫,以防止蝗虫跳到吃饭的锅碗之中。稍有不注意,就会有成群的蚂蚱跑到屋里去,要从炕上往下撵,从屋内往外撵。往田间地头走过去看的话,都是好几亩地的蝗虫,一片一片的,连地皮都露不出来。在地上用自己的鞋底子随意拍打,就會打死很多蝗虫。甚至于很多群众家中的草垛、草帽都被蝗虫咬烂。在当地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的打油诗:“今朝飞蝗过了山,山前山后如雾漫。不见蓝天见蝗天,不见庄稼见蝗滩。①”从这些描述中,不难看出这次蝗灾的严重性。

(三)自然灾害频发的危害

1.粮食减产

持续频繁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危害是极大的。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完全可以用“绝望”来形容他们的生活,因为这些频发灾害的首要影响就是粮食减产。

1942年严重的春旱,使得太行区春季播种作物几乎是颗粒无收,一些县麦收仅有三四成。甚至一些耐旱的农作物,如山货柿子、核桃、花椒、木鸠(榨油树)等,收成也不好。1943年,旱灾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据统计,“太行区五专署五个县平均收不到二成五,六专署3个县平均每人收不到3斗8升,最少的收不到6升秕糠。按最低生活限度,一个人一个月要消费1斗,上面的两个专区还缺少八个月的粮食。30万根据地的灾民已经到了饥饿的边缘。②”

1943年九月太行区阴雨连绵使得清漳河、浊漳河水位猛涨,冲坏了一万五千多亩的好地,有的田地因为下雨过多,禾苗被冲毁的不计其数。有些谷子又倒青了。虽然磁、武安、沙、安、林等县因补种秋菜,秋收稍比四二年好一点,但就全区说来,(灾荒)比四二年扩大了……平均秋收在三成左右。③

1943—1944年的蝗灾更是对粮食的减产造成了直接影响,仅1943年太行区爆发蝗灾至七月的统计数据来讲,全区共吃坏麦苗192878亩,吃光101441亩,吃光秋苗19061亩,吃坏的麦苗减收30%。④

2.群众生活愈加困难

由于自然灾害的不断侵扰,根据地群众的生活变得愈加困难。“再加几年来之敌祸天灾,群众的积蓄不多,挣扎力大为减少,因此目前估计灾民有58000人之多(指至12月以前无钱无粮者,敌占区除外)……。社会秩序有些紊乱,偷盗、走私、自杀、打架、分家、离婚、贩毒、卖子女者,时有耳闻。⑤”由于粮食的收成差,根据地群众逃荒,举家乞讨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群众无粮可食,他们纷纷吃野菜、树皮度日,连曾经村里的富农阶级在家里有喜事招待宾朋时也只能拿出几斤小米。到了1943年冬季,太行全区的灾民占到了总人口的半数之多,因为灾害、粮荒死亡人数急剧上升,同时灾害还带来了诸多疾病,使得群众身体健康也受到威胁,根据地群众的生活步履维艰。

3.民众精神恐慌

随着群众生活的愈加困难,民众对生活毫无希望可言。“人心浮动,惶惶不安,有的认为,民国九年(1920)大灾未得解决,今年也无办法有的则死等救济,有的则发怨言。敌人则利用灾荒,从灾民中抽壮丁,顽固分子则借机挑拨离间,造谣生事,趁火打劫,分离我与群众关系。⑥”并且农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灾害来临的态度是很消极的,他们认为,这些灾害是因为上天的旨意,是上天注定要降临于此的灾难,人只能认命和祈祷。在紧随旱灾之后而来的水灾和蝗灾中,群众的绝望情绪可以说是到达了顶点。这时,消极思想和消极作风不仅在广大群众中存在,甚至在很多党的干部中也出现了思想不坚定,有所动摇的现象。

三、1940—1945年太行抗日根据地救灾所面临的困境及其举措

(一)太行抗日根据地救灾面临的困境

太行抗日根据地开展救灾工作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三个,一是日伪军对根据地的侵袭导致的劳动力的骤减,疯狂的抢粮活动使本就不多的粮食资源变得更加紧缺。频繁的“扫荡”导致在救灾的同时,还必须时刻开展反“扫荡”斗争。二是国民党对太行根据地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更加重了根据地的救灾难度。三是严重的灾害情况造成的人心散乱。

1.日伪军“扫荡”和抢掠

日伪军对根据地的侵袭造成粮食短缺、劳动力减少。1940年到1945年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从1939年开始,日本的华北方面军制定了名为“治安肃正”的计划。在该计划的指导下,日本军队、日伪军队从1939年1月开始对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这次“扫荡”一直到1940年3月结束,规模之大,史无前例,不仅对八路军的战斗力是一种严重的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根据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由于日军实行“以华养华”策略,所有军需物资以抢掠为主,再加上日军对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每次敌人“扫荡”之后,都是对当地人民的一场掠夺。尤其是大灾之后,粮食成为最宝贵的物资,日军更加疯狂地在太行区抢夺粮食。1942年8月,长治的日伪军分十路包围了太行区30多个村庄,大肆抢粮,仅宋庄、白兔、河湃三个村,即被抢去粮食五万二千多斤。同年十月,日伪军在武乡韩壁一次抢去了十多万斤粮食,日伪军疯狂的抢劫犹如火上加油,使严重的灾荒更加严重,灾民一天天增多,在饥饿中苦撑。⑦日伪军对太行根据地的持续不断的“扫荡”“蚕食”行动,再加上灾荒,造成了当地人口的骤减,就拿修武县1942年和1943年的人口来比较,一年之内死于战争和灾荒的就有5万人之多。

1941—1942年两年间,日军在河北制造惨案和杀害群众的数量是空前的。⑧这使得劳动力也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同时,在连续的反“扫荡”工作中,中共还牺牲了许多优秀干部,比如在1942年春节前后的反“扫荡”中,太行区三分区司令员郭国言、六分区司令员范子侠、一分区31团副团长曾纪云、三分区政治部主任郝维青等优秀指挥员光荣牺牲。⑨1942年5月的反“扫荡”突围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同志不幸牺牲,左权同志是我党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将领,这些反“扫荡”的斗争使得八路军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2.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

国民党对太行根据地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更加重了根据地救灾难度。抗战以来,国民党顽固派对于根据地的发展加以阻挠,先后发生了“许河”事件、“晋东南逆流”等事件。1939年,国民党中央五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反共方针。自此,国民党对根据地侵扰活动变本加厉,国共两党之间摩擦不断。阎锡山还先后召开“古贤会议”“秋林会议”不断鼓吹“中日不议而和、国共不宣而战”“天要下雨,赶快准备雨伞”(准备反共)等的谬论。在太行区,国民党部队先后制造了“册井惨案”“晋西事变”等一系列事端,这对根据地的建设造成很大影响。虽然根据地军民团结一致,对国民党的反共情绪和行动进行了制止,但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对根据地经济封锁这一政策致使根據地立即出现了供给上的困难,太行根据地的处境愈发困难。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国民党顽固派借此机会,又对太行抗日根据地不断挑起事端,这些军事上的摩擦也给共产党开展生产救灾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和破坏。

3.群众抗灾认识不足

由于根据地群众对于自然灾害没有科学的认识,所以,面对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充满恐惧,对灾害的应对态度也是消极的。主要表现在封建迷信思想抬头,“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出现。民国时期,在广大乡村,依然是小农经济为主,人民文盲率极高,迷信思想盛行。比如在蝗灾来临时,村里的神汉、神婆带领群众烧香请神,还有为蝗虫唱大戏的、为蝗虫念叨歌谣的,这些巫师成为了很多人的精神领袖。参与这些迷信活动的不仅限于农村年老的妇女,更有村里的干部、知识分子如小学教员的参与。

灾荒还造成了群众对八路军的不信任,导致了八路军威信下降。首先是某些地方基层干部由于灾荒而产生了绝望情绪,他们完全失去了工作、革命的热情和积极性,甚至出现了一些干部、党员偷盗粮食的现象。有的党支部垮台,党员中出现了埋怨上级、埋怨组织的现象,还有党员主动脱离党组织导致工作出现停滞。这些行为虽占少数,但给部分根据地群众留下了八路军不作为,政府不会再管灾民了的印象。

同时,敌伪还对根据地群众进行了思想上的煽动,他们组织汉奸到根据地造谣说“八路军命不好,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倒霉……要有粮食吃,只有进攻八路军,要想太平,只有打倒八路军”⑩。这些煽动性的言论十分不利于根据地的军民关系。

除此之外,根据地群众中的顽固分子虚报存粮,这些人本来有粮食储备却还要伪装作没粮户等待救济,或是卖掉粮食,举家搬往敌占区,有些有粮户甚至装作乞丐来躲避八路军政府的借粮工作。这些行为,对于根据地军民关系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二)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救灾举措

在复杂严峻的灾情和紧张的抗日战争形势下,中共对灾害的认识和救治是科学和及时的。首先,中共十分重视人民的利益,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强调根据地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障和改善人民的基本生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太行根据地在坚持以人民为本的前提下,根据毛泽東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动手发动群众,共同抗灾,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带领人民成功解决了自然灾害带来的种种问题。

1.解决紧要的粮食问题

与历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问题一样,此次太行抗日根据地的自然灾害引发的最重要问题就是由于粮食短缺造成的粮荒。中共围绕着这一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

第一,通过大范围的社会互救济的方式,进行节约捐粮运动。灾荒发生后,太行区党委向全区发出了“节约缩食”的号召,以吃野菜顶食、大量补种菜蔬等多种方式进行粮食节约。太行区各个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同群众同甘共苦,每人自动减少一部分口粮,并拿出自己本来为数极少的津贴资助灾民。根据地部队养的猪也不再喂锅巴,而是节省下来粮食分配给灾民。全区党政军民各部门普遍开展节约运动。部队每天每人节约二两小米(一段时间每人每天只吃十二两粮),把节约下的粮食救济灾民。据不完全统计,1942年度,全区节约一百二十六万一千七百多斤小米,其中边区一级党政军民直属单位节约了三万九千九百八十余斤。?

第二,向社会各阶层进行广泛的募捐。对于募捐工作,从口号的提出到募捐的东西、募捐的方式、募捐后的分配方式,根据地都有着严格的规定。1942年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关于团结友爱、互助互济度过灾荒的布告》中,边区政府号召民间“实行有无互通,互济互助,无灾区对灾区,灾轻者对灾重者,均应筹募捐助;邻里应照顾邻里,亲友需救济亲友,一寸布、一粒米,集少成多,救人亦即自救,应为抗战加强团结,为胜敌增添力量”?。以此号召为指导,太行根据地向非灾区的士绅、群众开展募捐劝说。同时,还展开了募捐的公演团,组织一些农村剧团到非灾区演出,筹集粮食、糠菜等食物。然后,对募捐得来的粮食按比例分配,力求做到分配公平,物有所用。比如在五专区和六专区中,由于六专区的受灾程度更深,根据地采取了两区四六分成的措施,五专区得四成募捐所得,六专区得六成募捐所得。这些举措解决了燃眉之急,取得了良好的赈灾效果。

第三,开展借粮工作。借粮的对象是根据地的大户或存粮户,这些粮食储备比较多的家庭,在保证自己的生活的前提下,将余粮拿出来借给灾民,在此过程中,政府始终参与其中。首先,统计出可以借到的粮食数目,之后,政府担当担保人的角色,帮助灾民顺利借到粮食。这一实践是成功的,由于政府的出面担保,很多有粮户主动拿出多余的粮食。据不完全统计,林县借到小米66662斤,涉县借到236886斤,安阳借到1580斤,偏城借到1239斤,武安借到小米107834斤(42村),款37520元。?

第四,建立粮食调剂所,保证粮食分配的公平性。粮食调剂所是根据地为了保证粮食合理分配所建立的专门性组织。粮食调剂所对于各村的粮食存量都有确切的统计:哪个村少粮,哪个村的粮食多,哪个村的人有粮食吃不到嘴里,哪个村有多少人买得起粮食,又有多少人买不起粮食,粮食调剂所都有详细的调查和统计。粮食调剂所的建立,保证了筹集和节约下来的粮食和物资能够分发到了每一个灾民的手里,真正做到了人人皆有所养。

太行根据地的上述措施,使仅有的粮食资源得到了重新调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灾民的燃眉之急,大大减小了灾害给根据地人民带来的影响。

2.明确机构权责,加强组织领导

1942年的10月,太行区和下辖的各专区纷纷成立了旱灾救济委员会,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多层次的救灾领导机构。旱灾救济委员会是一个党政军民联合的权力机关,包括了各县有威望的人士,来领导救灾运动。中共尤其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在最基层的村一级,成立村救灾委员会,并制定了严明的组织纪律,对工作方法、内容、纪律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1943年,在颁布的《太行旱灾救济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议事项》中,着重强调了村基层组织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1943年,面对空前的蝗灾,太行区党委号召全区党政军民齐动员,边区政府成立了各级剿蝗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展开治蝗斗争。如林北县将全县划分为几个打蝗区,每个区设有大队,大队设有正队长、副队长,区长任队长,并且规定奖励办法。每个村中设有中队,下设分队。这样,就在组织上明确了各级组织在抗灾工作中的权责,从而提高了抗灾的效率。

3.发动群众共同抗灾

对自然灾害是否有正确的认识,是战胜灾害的关键。在灾害发生初期,人心惶惶,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群众的情绪是悲观的,应对方法是消极的。为了发动群众共同抗灾,中共决定首先对群众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灾害观。首先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让他们先对灾害和救灾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是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破除他们封建迷信的保守思想和“等、靠、要”的懒惰思想。中共始终在抗灾中强调“不饿死一人”“胜利就在眼前”“准备反攻”,给人民群众以抗灾、抗日的信心。这样一来,群众开始相信政府,积极配合政府一起开展抗灾的工作。第三,告诉人民自然灾害发生的真正原因。向他们讲明敌寇的侵扰是灾荒的主要制造者,而不单纯是老天爷的事儿。这样就把灾害的应对上升到民族战争的立场上来,讲明当今抗日的局势,呼吁社会各界不信敌寇的欺骗宣传,认清敌人实为灾荒的始作俑者与制造者;同情敌占区同胞的灾难,反对敌人挑拨敌占区同胞来根据地抢粮,应联合一致,粉碎敌之抢粮计划,反对敌寇特务奸细组织会门造谣生事等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人民,使他们改变了对灾害的错误、迷信认识,坚定了和中国共产党、八路军一道生产、抗击灾荒的信念。灾民们认识到,只有战胜外敌的入侵,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社会,才是彻底解决灾荒的办法。

同时,根据地还要求各级干部深入灾区,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体恤民情,坚决树立正确的灾害观,减少懒惰思想。并且要求他们把抗灾的群众动员当作紧要的政治任务。随着政治思想教育的顺利推进,太行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军民一起生产,共同抗灾的活动。主要包括纺织运动、水利设施的兴修、还有抢种补种、开滩抢地和大规模的捕蝗运动。

第一,纺织运动的兴起。1942年,面对着严重的旱灾,为了有效地帮助灾民克服困难,太行根据地实行以工代赈,在一些有纺织基础的受灾地區,比如沙河、武安等地,鼓励这些地方发展纺织事业。1943年1月,根据地还对纺织事业如何发展、具体收购办法作了具体的规定。就这样,根据地开始了大范围的纺棉织布运动,大部分以合作社为主,无法组织合作社的,就私户纺棉。通过这种方式,政府获得了需要的纱和布,灾民们则从政府手中获得了粮食和钱,双方各取所需,形成良好的互动,更重要的是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由于纺织工作大部分是村里的妇女来做,所以这一运动的开展,也在客观上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第二,开滩修堤、兴修水利。开渠、修滩是应对旱灾和水灾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地并没有将受灾群众简单安置于家中让他们等待救助,而是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把群众组织起来修建水利工程。政府发放贷款235万元,粮食20万斤,以大规模开展水利事业。仅在清漳、浊漳两岸,筑堤即有十几条,共开滩1万余亩。1942年秋到年底,因开滩、修渠曾吸收灾民千人参加,共用工23000多个,支付工资145000元。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当地民生问题,边区政府还赢得了公信力,促进了军民关系。根据地的老百姓说:“八路军政府是神仙,干什成什,说水来就水来。?”群众还亲切地把一些水渠命名为“小平渠”“伯承渠”,以此方式来纪念八路军的恩情。

第三,大规模的捕蝗运动。针对蝗虫繁衍过快的特点,根据地认为必须发动大规模的群众性捕蝗运动,想尽一切办法将蝗虫消灭掉。1944年太行区政府就在《新华日报》上发出了《太行区党委、军区政治部关于扑灭蝗蝻的紧急号召》,号召根据地各地的共产党员、军队指战员立即动员广大群众,开展一个热烈的扑灭蝗蝻、肃清蝗卵的运动,并且要求要对蝗虫提高警惕,建立专门的指挥机构,领导防灾斗争,要把蝗虫消灭在蝗蝻阶段。在这一号召和指示下,太行区进行了大规模群众性的捕蝗运动。在捕蝗运动中,广大人民群众还发明创造了对蝗虫捕杀的几种方法,如火烧、拍打、坑杀、灭卵法,灾民们还将蝗虫作为一种食物,将其捕捉分而食之。

同时,边区政府还具体规定了捕蝗的奖励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群众的干劲儿。据统计,1944年太行区在捕蝗运动中,上自本区司令员,下至每个指战员,普遍参加协助人民消灭蝗灾,一、二、四、五、六、八分区部队、太行大队、……共计参加人270806人,打蝗145214斤。?

四、结语

根据地的灾害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从人民利益出发,组织动员起千千万万救灾大军,抵御了根据地罕见的自然灾害,保护和发展了根据地的粮食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中共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救灾活动表明: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只有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的抗灾积极性,才能取得抵御和战胜灾难的胜利。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1940—1945年期间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抗灾救灾实践正是一个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复杂的社会环境、落后的生产力不断斗争的过程。根据地在一种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不仅完成了抗击自然灾害这一壮举,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解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抗灾运动,中共成功地赢得了民心,用实际行动感动和教育了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使他们在救灾活动中分辨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新型革命政党,谁才是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不断地斗争,中共不仅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并且帮助群众破除了封建迷信意识,提高了革命觉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太行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现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为人民利益展现的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太行精神,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延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①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编.晋冀鲁豫 革命根据地文艺作品选 太行太岳部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458.

②吴宏毅.从灾荒中站起来—记晋冀鲁豫边区的生产救灾运动[N].解放日报,1944-08-29(03).

③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馆合编.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 河南部分 1[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153.

④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编辑组等编.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2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109.

⑤孔繁芝主编.山西省档案馆编.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5卷)1942.1—1942.12[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774.

⑥孔繁芝主编.山西省档案馆编.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5卷)1942.1—1942.12[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774.

⑦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编.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稿 1937—1949[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71.

⑧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河北省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82.

⑨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编.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稿 1937—1949[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35.

⑩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馆合编.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 河南部分 1[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136-137.

?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编.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稿 1937—1949[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74.

?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编辑组等编.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2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344.

?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档案馆合编.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财经史料选编 河南部分 1[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153.

?邓辰西.财政经济建设(上、下册)[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42.

?晋冀豫、冀鲁豫两区军队怎样帮助人民救灾[N].解放日报,1945-06-30(02).

?习近平.2022党的二十大报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猜你喜欢
自然灾害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湖南初级中学音乐教育初探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三年困难时期的背景原因分析与思考
海运平安险承保范围争议探析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
面对自然灾害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运作体系的完善研究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