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骨刀在腰椎管狭窄症椎板切除术中的疗效分析

2021-10-26 04:15张金库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人民医院关节外科骨科辽宁营口115009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9期
关键词:骨刀椎板椎管

张金库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人民医院关节外科(骨科) (辽宁 营口 115009)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超声骨刀应用在腰椎管狭窄症椎板切除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2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腰椎管狭窄症椎板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传统骨刀联合椎板咬骨钳治疗,观察组选择超声骨刀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VAS评分等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超声骨刀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以在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优化各项手术指标,对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腰椎管狭窄是临床骨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临床研究认为导致该病症发病的原因相对复杂,主要因为患者存在先天性腰椎管狭窄或者患者存在脊柱损伤、脊柱退行性改变、脊柱脱位,甚至因为对患者进行腰椎手术而导致椎管狭窄[1]。腰椎管狭窄的主要症状是患者会出现放射性的腰腿痛,还有一些患者会存在间歇性的跛行。患者存在一侧或双侧的腿部疼痛,大部分患者站立或行走的时候都有放射性的腰腿痛,症状变重表现,持续行走会在疼痛基础上出现腰腿酸麻,患者病情会越来越重。临床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全椎板切除加彻底减压融合是治疗这种病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传统的手术治疗一般为患者应用骨刀+椎板咬骨钳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解除马尾和神经根的压迫[2]。本文主要分析将超声骨刀应用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效果,并选择2018年3月~2020年2月到本院治疗的76例患者分组对照,现将主要情况进行如下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所有病例来源均为2018年3月~2020年2月到本院进行椎板切除术治疗的7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通过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3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有男性20例,女性18例,对照组中有男性22例,女性1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68岁,平均(43.25±13.0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4~67岁,平均(44.48±12.41)岁。本文所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认可,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经统计学软件进行一般资料检验之后,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诊断符合该病症的标准;②所有患者存在明确的影像学诊断依据;③所有患者为保守治疗无效[3];④所有患者病变区域为1~3个节段狭窄;⑤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而且签署了执行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因外伤而导致的腰椎管狭窄患者;②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病症等相关疾病表现的患者;③存在严重的腰椎占位而导致的椎管狭窄患者;④合并严重的其他内科疾病的患者(特别是心脑血管病症);⑤合并手术禁忌症的患者;⑥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近期服用过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的患者[4];⑦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本文研究工作而中途退出观察组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后手术均通过同一名主刀医生完成,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通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案进行麻醉,为患者安排俯卧位,常规进行消毒铺巾,通过采用X射线进行定位,确定手术部位,为患者应用正中切口,依次将患者的皮肤、筋膜、肌肉切开,充分暴露患者的疾突、腰椎板、双侧关节突关节。通过X射线对患者的定位针进行定位,满意以后将椎弓跟螺钉引入到椎弓根,通过尖嘴咬骨钳将患者的脊突咬出。观察组患者应用超声骨刀将患者的全椎板切除,应确保超声骨刀型号统一,所使用的功率和脉冲档位基本一致。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骨刀和椎板咬骨钳将患者全椎板切除。两组患者在切除椎板以后进行进一步的探查,并将侧隐窝扩大,将患者的突出间盘组织掏出,在减压充分之后为患者进行椎间隙植骨,从一侧将融合器放入以后对患者进行椎间加压,同时对患者应用钛棒进行固定,选择生理盐水进行反复性的冲洗,仔细止血以后到没有活动性出血为止,然后为患者放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以后关闭伤口。手术后如果引流量不足50mL,则可以拔出引流管使患者下床恢复锻炼,隔日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血沉、CRP相关指标的检查,如果没有明显的异常状况,可指导患者出院。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手术中对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VAS评分等进行比较。

JOA总评分最高为29分,最低0分。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改善率为100%时为治愈,改善率>60%为显效,25%~60%为有效,<25%为无效[5]。

视觉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状况,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的疼痛越轻。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IBM SPSS25.0对所有统计学数据进行检验和验证。文中关于单总体数据或双总体数据均通过应用t检验(Student’s test),并通过以±s作表示;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改善率、VAS评分等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的手术指标比较(n=38,±s)

表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的手术指标比较(n=38,±s)

VAS评分(分)观察组 130.62±22.33 190.24±31.33 66.38±5.42 1.03±0.21观察组 156.89±25.44 255.66±52.54 62.41±5.11 2.38±0.41 t 4.7840 6.5925 3.2853 18.0656 P 0.0000 0.0000 0.0016 0.0000项目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JOA评分改善率(%)

3.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在总体上是因先天性椎管发育不全或者构成椎管的骨骼存在骨性/纤维组织生长、异常等多种因素使得患者的椎管矢状径因狭窄而压迫神经或者马尾,这会使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临床对于通过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一种经典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对患者椎管狭窄进行治疗,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对患者进行全椎板的安全切开,可有效防止因操作失误,导致患者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出现损伤。传统骨刀在操作的时候主刀医生需要根据经验来进行操作力度的把握,但这很容易在操作过程中使传统手术存在较大的出血风险,进而会导致手术视野不清,容易误伤患者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为患者进行传统骨刀治疗的时候还容易导致切除边缘不规则,在取出的过程中会损伤患者的硬脑膜而导致脑脊液漏。本文选择采用超声骨刀进行治疗,超声骨刀通过主机、手柄刀头和冷却系统构成,能够通过22500周/s的振幅进行反复的冲击,就能使患者的接触组织细胞出现气化,断开蛋白氢键,最终实现对患者的切除工作,切除十分的精准确切,而且不会对患者软组织产生额外的损伤,对患者进行治疗,相对于传统骨刀而言,其切除的时间更短、损伤更小,出血量更少,优点众多。综上所述,通过超声骨刀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以在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优化各项手术指标,对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骨刀椎板椎管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超声骨刀与高速涡轮钻微创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的疗效比较
超声骨刀联合高速涡轮钻分牙拔除复杂下颌阻生智齿的护理体会
超声骨刀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颌面外科手术中超声骨刀的应用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