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心力衰竭伴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2021-10-26 04:15邱顺年林春丽兰旻徐林梅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9期
关键词:前体低氧氨基

邱顺年 林春丽 兰旻 徐林梅

1 将乐县总医院 (福建 三明 365000)

2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 厦门 361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心力衰竭伴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伴低氧血症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心衰药物治疗,对照组应用文丘里吸氧面罩进行吸氧,观察组应用经鼻高流量吸氧。对两组患者2、6、24h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进行变化情况监控。以及两组患者治疗24h后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4h,观察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心力衰竭伴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供较好的重症监护效果,缩短重症监护效果。

急性心力衰竭伴低氧血症属危急重症,低氧血症是由于急性心力衰竭造成的肺部循环问题所引发,同时低氧血症也会造成患者脏器功能衰竭的影响。因此,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氧疗方法是缓解低氧症,进而促进急性心力衰竭救治的重要办法之一。对于伴有低氧血症的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常用的文丘面罩容易造成患者鼻咽部位不适,主要原因在于其吸氧方式不能满足人体生理对吸氧温度以及湿度的需求[1,2]。此外,无创机械通气能够有效改善肺水肿以及有急性心力衰竭造成的低氧血症,但由于临床使用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不舒适感受,造成护理难度增加。经鼻高流量吸氧是新型的无创吸氧方式,其能够通过恒定的氧流量以及氧浓度,并通过增加温度装置对吸入氧气进行加温,保证患者对氧的生理需求[3,4]。本院选择60例满足观察条件的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方式,来讨论经鼻高流量急性心力衰竭伴有低氧症的应用方法和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伴低氧血症60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氧疗对照治疗,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3.5±6.8)岁,平均体重指数(21.8±3.15)kg/m2,心功能分级:Ⅱ级8例,Ⅲ级10例,Ⅳ级12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4.2±3.98)岁,平均体重指数(22.5±3.2)kg/m2,心功能分级:Ⅱ级8例,Ⅲ级5例,Ⅳ级17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②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呼吸系统疾病、脏器功能衰竭患者;②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③出现生命体征微弱状况患者;④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患者。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同时进行基础治疗,以及利尿药物、强心药物、血管扩张药物以及镇定药物的合理用药。在基础治疗之上,对照组使用文丘里面罩氧疗,观察组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设置最佳温度(37˚C)以及湿度(45mg/L)。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各时段的基本生命体征数据变化(呼吸频率、心率);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③两组患者的心内科重症加护病房(CCU)停留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生命体征数据变化以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段基本生命体征数据(呼吸频率、心率)变化

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率、呼吸频率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6、24h后,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均逐渐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在不同时间段心率、呼吸频率检测数据,有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治疗后2h、6h、24h两组患者心率、呼吸变化(n=30,±s,次/min)

表1. 治疗前、治疗后2h、6h、24h两组患者心率、呼吸变化(n=30,±s,次/min)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 t P心率治疗前 133.15±5.15 133.65±4.85 0.410 0.683治疗后2h 117.68±4.25a 107.51±4.68a 8.811 0.000治疗后6h 105.68±4.25a 90.56±4.85a 12.848 0.000治疗后24h 95.35±4.68a 90.65±4.65a 3.902 0.000治疗前 34.15±3.21 32.38±3.15 2.156 0.035治疗后2h 22.58±2.95a 28.15±3.65a 6.501 0.000治疗后6h 21.35±2.65a 23.68±3.25a 3.043 0.004治疗后24h 19.35±2.31a 22.63±2.15a 5.693 0.000呼吸变化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4h,两组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有显著下降,且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数据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n=30,±s,ng/m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n=30,±s,ng/m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24h t P观察组 6198.35±528.36 3685.35±416.73 20.454 0.000对照组 6355.12±598.37 2560.12±425.68 28.306 0.000 t 1.076 10.346 P 0.287 0.000

2.3 两组患者的心内科重症加护病房(CCU)停留时间

观察组心内科重症加护病房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CCU)停留时间(n=30,±s,h)

表3. 两组患者(CCU)停留时间(n=30,±s,h)

分组 CCU时间对照组 64.58±7.93观察组 43.51±6.28 t 11.409 P 0.000

3.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导致心脏排血量快速下降,心室充盈压快速升高,引起肺循环充血,从而引发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同时会出现低氧血症[5]。临床治疗过程中,常用文丘里面罩或鼻导管给氧,这两种方式能够有效给氧,舒适度适中,但存在输氧流量和氧浓度有限制,患者吸入氧气的温度与湿度与人体所需的最佳生理需求有一定的差异,容易带给患者呼吸道干燥等不适感。经鼻高流量氧疗是能够保证提供较高氧流量以及恒定的氧浓度,且在一定的气道正压支持心脏。同时,能够保证吸入人体的氧气呈最佳状态,更加符合生理需求(37˚C、45mg/L),对于患者的舒适度以及耐受度有显著的提升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的2h、6h以及24h,观察组心率和呼吸变化下降程度显著,数据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指标,观察组数据水平比对照组数据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CCU停留时间较短。表明经鼻高流量氧疗能够提高低水平的气道正压,有利于患者肺通气和肺换气,且联合抗心衰药物治疗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患者心功能衰竭症状,缩短重症监护时长。

猜你喜欢
前体低氧氨基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猪δ冠状病毒氨基肽酶N的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低氧诱导的miR-2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预后价值的探讨
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在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低氧促进hBMSCs体外增殖中的作用
茶叶香气前体物研究进展
2-(N-甲氧基)亚氨基-2-苯基乙酸异松蒎酯的合成及表征
含有1-氨基蒽醌基团的α-氨基磷酸酯的合成及其路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