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燕云心肾合治理论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经验探析

2021-03-27 02:46朱珠殷燕云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29
江西中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肾阴心火滋阴

★ 朱珠 殷燕云(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南京 210029)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指育龄期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以月经紊乱(如停经或月经稀发至少4个月)、伴有高促性腺激素和低雌激素为特征,间隔>4周,连续2次FSH>25 U/L,常伴有类似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及性器官的萎缩[1]。西医治疗以激素替代疗法和辅助生殖技术为主[2]。中医学并没有卵巢功能不全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多归属于“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经水早断”“不孕”等范畴。治疗方面多以补肾为主,兼顾健脾、疏肝及活血[3]。

导师殷燕云系江苏省中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师从国医大师夏桂成,从事妇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多种妇科疾病尤其是不孕症的诊治,对于POI的中医治疗更是有独到经验。现将其经验共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1.1 肾阴不足,心肾失交为本 夏老提出女性正常月经节律由心-肾-子宫轴调控,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精神合一,月经周期和生殖节律方可维持正常[4]。殷师基于以上观点,认为POI的病机根本在于心肾失交,其中以肾阴亏虚为主,肾水不足与心火亢盛相互影响,最终导致心-肾-子宫轴紊乱,渐致本病。《素问·评热病论》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心居上焦属火,主神明,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肾居下焦属水,藏精,主生殖,为天癸之源。心气下通于肾,心肾相交,肾气化生有源,则经血以时下,卵子按时排出;肾阴亏虚,天癸乏源,肾水不足无法上济于心,心火亢盛于上不能下助肾阳以温肾水,心-肾-子宫轴调控失司,则经水无法按时满溢,故经闭不行。

1.2 肝郁脾虚,相互为病为标 《傅青主女科·年未老经水断》中指出:“有年未至七七而经水先断者,人以为血枯经闭也,谁知是心肝脾之气郁乎……而肾水之化,实有关于心肝脾。”POI 患者大多求子艰难,社会与家庭施加的压力较大,长期处于忧思郁结之中。忧思伤脾,郁怒伤肝,故常有肝郁脾虚之证[5],日久延及肾,相互为病。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主闭藏,二者精血互生,藏泄有序,对于月经按时来潮起到重要作用。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月经的生成和充盈均有赖于脾胃化生的气血。故肝失疏泄,脾虚失运,均会影响女性月经节律,导致月经紊乱,甚至经闭不行。

2 治疗以滋肾宁心为主,兼顾肝脾

2.1 滋肾宁心,分期辨治 殷师认为POI的发生以肾阴虚为本,以心火亢为要,治疗上以补肾滋阴,宁心降火为纲,自拟滋肾宁心汤,处方:山萸肉10 g,炙龟板10 g先煎,钩藤10 g后下,莲子心5 g,枸杞子10g,茯神10 g,酸枣仁10 g,合欢皮9 g,菟丝子10 g,白芍10 g,怀牛膝10 g。方中山萸肉、炙龟板、枸杞子滋补肾阴,充养天癸;钩藤、莲子心清心降火;茯神、酸枣仁养心安神;合欢皮疏肝解郁;白芍柔肝养血;菟丝子滋补肾阳,阳中求阴;牛膝活血调经通脉。诸药配伍,清滋并用,心肾合治。临证之时,殷师亦注重结合月经周期阴长阳消的节律加减处方。月经后期血海空虚,阴长阳消,加入当归、熟地等滋阴养血填精;经间期为氤氲之时,由阴转阳,加入丹参、五灵脂等补肾活血之品,促进卵子排出;经前期血海充盈,阳长阴消,加入巴戟天、鹿角霜等温补肾阳,佐以滋阴,推动阴阳的转化。

2.2 疏肝解郁,健运脾胃 女子以肝为先天,情志拂逆,肝气郁结,血行不畅,则冲任不利,故疏泄肝气亦为治疗要点。理气之品易耗伤阴分,所以殷师疏肝解郁的同时,又注重顾护阴液,选用香附、柴胡、郁金调畅气机,白芍、当归滋阴柔肝。《景岳全书·妇人规·经不调》中提到: “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6],指出健运脾胃、充养气血亦为调经之要。健脾燥湿之品有碍于复阴,滋阴养血类又有碍于脾运,二者有时难以协调[7],故殷师常在滋肾宁心方剂加入党参、炒白术、陈皮、砂仁等平和运脾之品,脾运得健,气血充盛,助后天以养先天。

2.3 重视睡眠,调畅情志 繁忙的工作使很多女性作息紊乱,睡眠过晚,而熬夜容易耗伤肾阴,导致癸水不足,气火上炎,心气不得下降[8]。故殷师在治疗时注重睡眠情况,强调睡眠宜早、宜沉、宜足,建议患者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以适应昼夜变化,达到天人相应,符合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此外, POI患者面临的压力较大,常因生育坎坷思虑过多,郁结于内,殷师在问诊过程中时常耐心开导,劝慰患者放宽心态,进行自我调节,给予疾病向愈的信心,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3 验案举隅

冯某,女,30岁,因“月经紊乱1年、闭经4月”于2018年11月23日就诊。现病史:患者13岁初潮,既往月经规律,6~7/27~29天,量中,色红,无腹痛。1年前因意外妊娠行人流术,术后出现月经紊乱,约20~80日1行,量中,色黯,伴腰酸。2018年5月于当地医院就诊,查性激素,FSH:38.4 IU/L,LH :25.94 IU/L,E2:18.7 pmol/L。予中药调理症状稍有缓解。2018年7月复查性激素,FSH:32.7 IU/L,LH:20.4 IU/L,E2:19.6 pmol/L。LMP:2018年7月15日。生育史:0-0-1-0。刻下:闭经4月,自测尿妊娠试验阴性,带下量少,偶有烘热,汗出较多,烦躁易怒,纳可,夜寐欠安,多梦易醒,二便调。舌红、苔少,脉细弦。查尿TT(-);妇科阴超:内膜4.3 mm,双侧未见明显卵泡。中医诊断:闭经(心肾不交证)。西医诊断: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治以补肾滋阴,宁心降火,方选滋肾宁心汤加减。药用山萸肉10 g、炙龟板10 g先煎、钩藤10 g后下、莲子心5 g、枸杞子10 g、茯神10 g、酸枣仁10 g、合欢皮9 g、白芍10 g、怀牛膝10 g、太子参10 g、浮小麦30 g。1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嘱其放松心态,监测BBT。

2018年12月7日二诊:服药后患者烘热缓解,汗出较多,仍感心烦易怒,夜寐梦多,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同前,原方加用炙远志6 g、香附9 g,21剂,早晚温服。继续监测BBT。

2019年1月6日三诊:汗出不显,自述带下增多,BBT呈不典型双相,原方去太子参、浮小麦,加丹参10 g、五灵脂10 g、紫石英10 g,7剂,早晚温服。

2019年1月17日四诊:2019年1月15日月经来潮,刻下经周第3天,经量中等,色红,夹有少量血块,无腹痛。 复查FSH :27.9 IU/L,LH :14.9 IU/L,E2: 20.1 pg/mL。

其后每诊随症加减,治疗3个月后,患者月经可按月来潮,量中、色红。复查性激素及B超均正常。继服上药巩固治疗。

按:本病案中患者七七未至而月经稀发,结合其高FSH水平、低雌激素水平及临床表现,POI诊断明确。患者人流术后,阴血亏虚,冲任受损,胞宫无血可下,故月经紊乱甚至闭经;阴血亏虚日久,肾脏阴精不足,无以上济于心,心肾失交,心火独亢,故见心烦、多梦;“汗为心之液”,阴虚心火偏旺,迫汗外泄,则烘热时作、汗出较多。殷师认为当滋阴为本,治心为重。初诊时以滋肾宁心汤补肾滋阴、清心安神;二诊烘热不显,仍有多汗、心烦、多梦,继续予交通心肾、安神敛汗之品,滋养心肾之阴以治本。三诊带下增多,佐以补肾助阳之品,滋阴助阳、阴阳并重。本案患者病机虚实夹杂,为心火亢肾阴虚型心肾失交,殷师治疗时把握病机,辨证准确,始终将滋阴补肾、宁心安神贯彻始终,最终肾阴得养,心神得安,心肾相通,阴阳和合,血脉通畅,月事以时下。

4 结语

随着社会压力的逐渐增大,POI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西药的激素替代治疗能显著缓解症状,但有一定的致癌风险,并且停药后机体可再次出现低雌环境[9]。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作用,能够提高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促进卵泡与子宫发育,以恢复和改善卵巢功能[10]。中药不良反应小,临床上可长期服用,应当加以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肾阴心火滋阴
冬季熬夜比夏季 更伤肾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牛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猪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秋季养生 重在滋阴防燥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
基于《医宗粹言》探析新安医家罗周彦“元阴门”学术思想
秋天滋阴败火的宝贝
君火相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