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降低术后感染风险的方法

2020-09-27 13:13叶,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6期
关键词:感染率无菌手术室

赵 叶,白 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手术治疗适用于很多疾病,并获得了良好疗效,但因手术具有创伤性,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增加术后感染风险[1]。术后感染为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以肺部感、切口感染为主,不仅损害机体,还影响手术疗效,影响康复速度。因此,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尤为重要。基于此,笔者以接受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为例,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后,以2018年1~12月期间,选择接受我院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均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书,随机均分成A、B两组。其中A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20~75岁。B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20~74岁。对比两组上述数据,无差异可比(P>0.05)。

1.2 方法

A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叮嘱注意休息,指导合理饮食,遵医嘱及时予用药,掌握术后伤口恢复情况等。

B组-施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即:a患者管理:术前1 d,探望患者,评估营养指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解决贫血和水电解质平衡障碍等。b加强无菌管理:严格更换手术室鞋帽,保持手卫生,严格执行手术室规定等。c手术室环境管理:严格监测手术室内的含菌数量,加强空气净化管理。于术中,严密监测患者体温,若体温过低,及时予保暖处理。d无菌操作:于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创造良好的操作环境,维持适宜的温湿度,手术室光线柔和,保持患者身心放松,提高手术室医生技能,降低损伤。e术后护理:于术后予患者舒适体位,严密监测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健全手卫生机制,规范手术洗手系统和程序,强化监督,定期抽样监测细菌情况。另外,加强口腔护理和泌尿道护理,饭后漱口,多饮水,维持会阴部干净清洁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后感染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情况。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由手术室自制评分量表,由两组患者进行打分,评定两组消毒隔离、无菌操作、规范洗手和环境质量评分,各项均为百分,其分数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凭借SPSS 24.0计算数据,定性资料用x2检验;定量资料用t检验;当P<0.05时,表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术后感染率

A组,共8例,感染率为16.33%,B组,共2例,感染率为4.08%。对比两组术后感染率,B组明显低于A组(x2=4.009,P=0.045)。

2.2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B组高于A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s,分)

表1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s,分)

?

3 讨 论

因手术治疗需行侵入性操作,极易增加感染风险。术后感染与手术环境、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和手术时间等影响,拉低机体健康水平,延长住院时间,加重医疗负担。同时,患者发生感染后,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院感风险,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研究表明[2],实施一定的干预措施[3-5],可使切口感染率下降,进而提高手术效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感染防范措施,加强护理管理,选择行之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预防手术感染的效果,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情况,以防感染发生。手术室护理干预,包括:患者管理、加强无菌管理、手术室环境管理、无菌操作以及术后护理[6-8],护理措施全面且具体,能够有效减少术后感染情况出现,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在避免感染发生的同时,提高患者康复速度,缓解患者精神、心理、经济压力,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B组的术后感染率[9-11]、护理质量均优于A组(P<0.05)。这与学者王婷婷[3]的研究结果相符,表明: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综上所述,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12],可规范护理流程和措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提高管理质量,可推荐。

猜你喜欢
感染率无菌手术室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不同类型慢性肝炎人群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现状调查研究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