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院

  •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百姓审美
    上,刘佳所在的国画院也已成为了每座城市的文化标配。“在中国,几乎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国画院,成立于1960年的苏州国画院,至今已有60个年头。”一个甲子以来,苏州国画院不仅承担起了研究、传承苏州中国画事业的职能,也不断为苏城市民带来高规格的专业展览,提供好的美术教育,同时还通过创作专业作品来记录下中国以及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比如这次抗疫,我们国画院就创作了200多幅画作来表现我们国家的抗疫成绩以及各行各业人们为战‘疫’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更重要的一点

    现代苏州 2020年12期2020-09-10

  • 深圳南风国画院首回院展开幕
    ”——深圳南风国画院首回院展开幕式暨南风艺廊揭牌仪式在深圳市宝安区文联文艺之家举行。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晋文,宝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学良,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红瑛,区政协副主席廖欣,深圳画院院长徐章,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等领导,以及众艺术家出席活动。周学良宣布画展开幕,并与相关领导一同为南风艺廊揭牌。借得山水生灵气,书画之苑竞芳菲。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各项事业一路高歌猛进,在经济事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深圳的特色文化事业也在不断壮大。为凝聚高

    南风·中旬 2020年1期2020-04-10

  • 凝聚高端美术人才 打造特色宝安画派 深圳南风国画院首回院展开幕南风艺廊正式揭牌
    ”——深圳南风国画院首回院展开幕式暨南风艺廊揭牌仪式在深圳市宝安区文联文艺之家举行。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晋文,宝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学良,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红瑛,区政协副主席廖欣,深圳画院院长徐章,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等领导,以及众艺术家出席活动。周学良宣布画展开幕,并与相关领导一同为南风艺廊揭牌。借得山水生灵气,书画之苑竞芳菲。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各项事业一路高歌猛进,在经济事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深圳的特色文化事业也在不断壮大。为凝聚高

    南风 2020年2期2020-02-27

  • 开展文艺对话 共促文艺繁荣“风临海韵 ——深圳南风国画院与海上水墨画院作品联展”开幕
    韵——深圳南风国画院与海上水墨画院作品联展”开幕式在上海美博美术馆举行。中国著名艺术大师林曦明,深圳市宝安区政协副主席廖欣,宝安区文联主席、南风国画院院长史文集,上海市普陀区文联主席张雄伟,宝安区南风国画院和上海海上水墨画院相关领导及艺术家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深圳上海美术作品交流开启两地文艺交流的新局面此次展览由深圳南风国画院、海上水墨画院主办,美博美术馆、《美术博览》丛书、《南风·艺术》协办,美博艺术中心董事长陈晖先生出品。联展历时9 天,将展至8 月2

    南风 2019年23期2019-10-08

  • 开展文艺对话 共促文艺繁荣
    韵——深圳南风国画院与海上水墨画院作品联展”开幕式在上海美博美术馆举行。中国著名艺术大师林曦明,深圳市宝安区政协副主席廖欣,宝安区文联主席、南风国画院院长史文集,上海市普陀区文联主席张雄伟,宝安区南风国画院和上海海上水墨画院相关领导及艺术家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 深圳上海美术作品交流开启两地文艺交流的新局面此次展览由深圳南风国画院、海上水墨画院主办,美博美术馆、《美术博览》丛书、《南风·艺术》协办,美博艺术中心董事长陈晖先生出品。联展历时9天,将展至8月25

    南风·中旬 2019年8期2019-09-10

  • 120幅作品亮相太湖之春画展
    ,在苏州高新区国画院展厅共计展出120幅作品,展期两个月。这些展览作品神形兼备,都具有鲜活的时代审美趋势;以当代水墨人物画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创作方向,用敦厚、中和的笔墨风格与艺术语言展现了当代水墨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充分展示了5000年辉煌文明转化为当代理解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传达出了当今生活和谐幸福的精神面貌,是高雅艺术从人民群众这片沃土中开出的瑰丽之花。苏州高新区国画院由苏州国画院、高新区文化局、浒墅关经开区三方合作共建,位于浒墅关经开区阳山南路1

    经济 2019年7期2019-08-15

  • 情定姑苏园林的新吴门画派
    姑苏园林。苏州国画院自创建以来便与园林有着不尽情缘。院址坐落在庆元坊的听枫园,虽然不如拙政园宏大,也不如网师园精秀,却是苏州知府吴云的故宅,自然就多了一份深厚的文脉,更何况海派大家吴昌硕的客居听枫园更是增添了这个园子的传奇。苏州国画院的画家们日日笔耕于园林,耳濡目染自带风雅,他们表现园林,描绘园林,用现代人的视角理解园林,用现代绘画思维重新定位园林,一切因园林而始,也因园林而生发展开,最终也将因园林而彰显昌盛文华。苏州国画院近年大事不断,气象更新,一系列大

    中华书画家 2018年9期2018-10-25

  • 笃敬忠诚力推诗书画印
    郭闻推开杭州国画院院长室的门,一位老者从案前抬起头招呼:你来了。熟稔得像是我们已经认识了很久。其实这是我第一次拜访书法家金鉴才。光说书法家其实不太确切,在书画界,金鉴才先生被称为“诗书画印”四绝奇才。当然,他自己并不承认这个封号,觉得并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推广或者说恢复诗书画印一体的中国文化传统理念,是他一生努力的方向。这个努力,与他受老师潘天寿的影响分不开。当年,潘先生在浙江美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恢复中国画系的时候,率先进行中国画分科教学,倡导传统文

    文化交流 2018年10期2018-10-11

  • 主持人语
    域。所以,苏州国画院的“底气”—文化底气可谓足矣。苏州国画院现任院长刘佳在答本刊“中国画院志·当代卷”主持人问“当下中国的画院的整体状态是否对上述的发展形势已经作好必要战略对应?”时,信心满满地说:“任何形式的应对都是落实在人才应对上的,我想具有如此人才储备的画院体系,任何的发展态势都可以战略对应,无需多虑。”他说;“苏州国画院是市一级的画院,在中国画院体制中处于第三等级的国办画院,上面还有省画院和国家画院。但是在建院历史和艺术家渊源上,苏州国画院都属于极

    中国画画刊 2017年2期2017-02-12

  • 苏州国画院
    苏州国画院苏州国画院是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直属的从事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的文化事业单位。苏州国画院前身苏州国画馆,成立于1960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较早由政府创办的专业中国画研究机构。千古苏州,人文荟萃,风流不绝。南北朝后的画坛高手,吴地人居多,到明代推向鼎盛,这种“人才甲天下”的现象不是偶然成之,是“家家礼乐,人人诗书”的传统尚文风气下所必然出现的结果。民国年间苏州画家自发结集,各类画社、画会多达二十余个。其中不乏中天之日的大师:吴大征、陆廉夫、

    中国画画刊 2017年2期2017-02-02

  • 浙江·杭州国画院美术馆清气满乾坤—梅花主题中国画展
    文化内涵,杭州国画院举办了“清气满乾坤—梅花主题中国画展”。此次展览作为杭州国画院打造杭州名片、传递中国精神的系列活动之一,是继去年“墨竹画展”之后,为八方游客与广大市民全方位地展示“四君子”之首—梅的中国画艺术魅力。此次展览共展出杭州实力派老中青花鸟画家精心创作的97件作品,以梅花为主题,风格多样,或水墨、或设色、或工写、或写意,异彩纷呈,扎实的笔墨功底、独到的表现风貌、清晰的传承脉络,无不展示出杭州花鸟画创作积极向上的文化态势、浓郁热情的艺术氛围,以及

    中国画画刊 2017年2期2017-02-02

  • 浙江·杭州国画院美术馆西湖梦寻—书画作品邀请展
    展。故而,杭州国画院发起以“西湖名人”为选题的“西湖梦寻—书画作品邀请展”,3月29日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汇集书画作品98件,其中人物画作品49件,书法作品49件,力图为广大观众再现杭州历史人文的盛况,重温西湖千古传唱的经典。浙江画院副院长池沙鸿、理论与评论工作室主任陈青洋和专职画师罗小珊的作品参加了此次展览。胡雪岩小像138cm×69cm池沙鸿李渔182cm×97cm陈青洋弘一大师像180cm×97cm罗小珊

    中国画画刊 2017年2期2017-02-02

  • 苏州国画院 ——“吴门画派”的新气象——苏州国画院院长刘佳答主持人问
    佳主持人:苏州国画院在当下地域文化建构中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刘佳:苏州国画院在近年的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苏州文化名片的作用,在文化发展一系列“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活动中,苏州国画院成为了“新吴门画派”的代名词、主力军。苏州是具有2500余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苏州的传统地域文化独具江南意味,悠久深厚。明代的“吴门画派”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画家群体和绘画流派,自明代中叶诞生之后,不断发展、演变,至今盛而不衰,影响深远。近年苏州国画院逐渐

    中国画画刊 2017年2期2017-02-02

  • 程丽娟瓷画艺术作品
    江西余干,中国国画院江西分院院士,中国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景德镇粉彩陶瓷研究院理事。自幼跟随彩绘名师范自魁先生潜心学艺,专攻花卉、翎毛。由于勤奋好学,得到范自魁大师的独门真传。调色、填色艺术日臻成熟精进,成为景德镇陶瓷美术界稀缺的调色、填色人才之一。其工笔画作品描绘细腻逼真,色彩典丽淡雅,真实自然,画面气韵生动显真趣,意韵新美悠远,得到陶瓷艺术界人士好评。代表作三尺六瓷板画《富贵长春》于2009年7月被中国国画院收藏;三尺六瓷板画《双骄》被中国

    景德镇陶瓷 2016年2期2016-06-08

  • 和谐淡雅 古意新风
    毕业,现为陕西国画院专职画家。2007年12月,作品入展中国美协举办2007年度中国画作品展。2007年10月,书法作品参加第十二届西安碑林国际临书展。2007年8月,国画作品获得中国美协主办“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最高奖——优秀奖;同年10月,陕西国画院举办“乔建业山水画展”。2007年7月,获得陕西省书法临摹展优秀奖(本展最高奖)。2007年4月,在西安美术学院举办个展。2006年7月,《溪山清远图》入展陕西省建党85周年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2005

    新西部 2009年2期200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