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海流

  • 融合:跨学科视野下的单篇古诗教学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初步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考虑到年段学情起点,从文本特点出发,在古诗教学中巧妙融合美术、音乐、地理学科,打通学科间的壁垒,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学习体验活动中,对古诗本身的意境美、韵律美,以及古诗背后的知识性、科学性、哲理性等形成系统的认知和感受。一、融“畫”入诗,品味诗词意境顺应学生认知特点,将美术融入古诗教学,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诗词意象,直观还原诗词场景,形象演绎诗词意境,与古诗来一场美妙的邂逅。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9期2023-11-01

  • 读懂自然之书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悟出水的豁达,读“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悟出水的雄壮,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悟出水的温情。从水的身上我们感受人生的价值、做人的心态、人生的理念,愿我们像水一样拥有平静的心态,带着一颗纯净的心,在人生长河中一路高歌。——余童茜《悟水》微  点  评作者从水中悟出了人生的智慧,读出了高洁的品格。水,给她以生命的启迪。微  训  练以“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为题写一段话,写出对自然的感悟。当然也可以写我和其他自然事物有个约会。_________

    快乐作文(3.4年级) 2023年3期2023-04-21

  • 也说“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白日”是不是落日发生了争执,便让我“定夺”。于是,我把我的答案告诉他们:不是落日而是早上的太阳。学生们颇为诧异。我便解释道:“鹳雀楼在黄河的东岸。东望,群峰绵延;西望,一马平川。望不到黄河,是因为东望时被山阻隔。而太阳看不到了,黄河看不到了,是因为立足点低,所以‘欲穷千里目’,必须‘更上一层楼’。”学生们听了,个个心悦诚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白日”是不是落日?笔者对陈老师的答案“颇为诧异”,对陈老师的解释并不“心悦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2年5期2022-12-26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黄河口入海流路运用方案研究
    角洲的第9 条入海流路。 黄河口入海流路1976 年由刁口河改道至清水沟,1996 年由清水沟原河道(以下简称原河道)人工改走清8 汊。保持黄河口入海流路有序、长期使用是维持黄河口稳定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黄河口入海流路运用方案论证一直是相关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关注的课题[2],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如:王崇浩等[3]利用数学模型计算黄河口清水沟流路的使用年限,得出各入海流路组合方案下清水沟流路使用年限为53 ~77 a 的结论;王开荣等[4-5]构建黄河口

    人民黄河 2022年10期2022-10-19

  • 一切景语皆情语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你去过位于山西省的鹳雀楼就会发现,太阳依山而落时登楼远眺,虽然可以看到黄河,却无法看到黄河入海的场景,所以“黄河入海流”其实是作者在眼前景色的基础上展开的联想。诗人看到黄河滚滚不息,消失在视野的尽头,想象到了黄河奔腾入海的场景,将心中之景与眼前之景合而为一,这就是“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这首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看似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登楼的过程,实则涵义深远,耐人寻味。“上楼”可能是诗人的

    润·文摘 2022年3期2022-06-23

  • 淮君品诗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必须是一首好诗,是一首五绝里孤篇压倒全唐的经典之作,是一颗镶嵌在唐诗桂冠上璀璨了千年,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明珠。五绝讲究文约意宏。按照格律诗约句准篇的要求,四句二十字,文约之规,已无可言之处,自然只能品读其意宏之境了。起句已是黄昏,白日依山,夕阳眼看着就要落下去、淡下去、暗下去了。这是一种静、收、近、降、沉、衰、淡漠、微凉、即将结束、将要消失的气韵。二句,回身处,抑或是回望处,长河横亘,波涛滚

    青年文学家 2022年4期2022-03-17

  • 韩江入海流
    大型长卷《韩江入海流》,由陈翊雄策划创作,马光辉、杨松执行拍摄,历时半年。长卷全部素材由无人机拍摄完成,采用乌瞰视角,極显恢宏气魄。整轴长卷以时间为轴线,以地理走向为空间表达,重点突出上游的生态文化和红色文化,中游的潮州历史文化,下游的华侨文化和海文化。长卷通篇以纪实的摄影形式,采取风光与人文结合、当代与历史并举的手法,展示出韩江流域悠久的历史文化、美丽的乡野田园风光、辉煌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进一步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交相辉映的主题。《韩江入海流》大型长卷

    摄影世界 2022年1期2022-01-21

  • 基于DSC模型的黄河入海流路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性加剧,尤其是入海流路,仅1855年以来就发生了10余次大规模改道[4-5](见图1),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显著影响[6]。研究表明:“淤积、延伸、摆动、改道”是黄河入海流路在一定水沙条件下的自然规律[7-9],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黄河入海流路的摆动改道是绝对的,而稳定则是相对的。黄河入海流路的稳定是相对于流路改道而言的,亦即其流路失稳的表现形式是以三角洲摆动顶点(宁海或渔洼)为起始位置的流路大尺度迁徙,而非单一流路范围内的局部出汊摆动和口门迁移。在自然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12-22

  • 我与黄河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画面感十足的诗句让我对黄河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五千年来,黄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她积淀的是文明印记和语言文化珍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学历史。从历史中,我知道了从旧石器时代起,我们的先辈就在黄河的怀抱里繁衍生息。此后,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他们在黄河冲击形成的平原上,不断提高适应自然的能力……语文课本上,一行又一行的文字在我面前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黄河画卷,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气;那“黄河落天走

    下一代英才 2021年10期2021-11-07

  • “只有”六首诗的王之涣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上,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儿做窝居住,因此得名。王之涣特别喜欢旅行,30多岁时到鹳雀楼去游览,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日”指的就是太阳,太阳依傍着山峦(luán),渐渐下落。有人说,太阳怎么能依着山呢?你看,太阳落山的时候,是不是离山峰很近,仿佛緊紧地依傍着一般。“黄河入海流”,想象一下,鹳雀楼在山西,离大海很远,怎么能看见黄河流进海里呢?王之涣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想像着滔滔黄河流

    好孩子画报 2021年10期2021-10-28

  • 诗词篇
    ______河入海流。2.日暮______山远,天寒______ 屋贫。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______ 橘______ 时。二、百花园(填花名)。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开。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______相映红。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_____ 。4.人闲______落,夜静春山空。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 村。三、动物园(填动物)。1. ______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_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1年8期2021-09-05

  • 唐诗里的中国力量
    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坭。师:老师为什么用这样的节奏朗读?当然是为了表达诗歌传递的意义,接下来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仔细读每一句诗歌,了解它讲了什么,你就明白了。二、 品味,感知诗歌魅力1.简介作者,理解题目的意思。《登鹳雀楼》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2.理解“白日依山尽”。师:我们来看第一句,五个字,诗人放眼望去,他看到了什么?生:一轮太阳落山了。师:太阳是怎样落山的?生:慢慢地落下去了。师:是啊,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9期2020-09-06

  • 人,自然,美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这首《鹳雀楼》可谓妇孺皆知,流传千古。据说有某权威机构进行数字化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鹳雀楼》是整个唐诗中最好的诗作之一。姑且不说这种数据的科学性有多少,我们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鹳雀楼》的确是好诗。好诗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人大概有不同的见解,自然说法多多。仅就《鹳雀楼》言,就有很多理由。比如它朗朗上口,易记易诵,便于流传;又如其词语通晓自然,好学好懂,便于理解接受;再如其寓意丰富,使人豁然开朗,心性

    名家名作 2020年1期2020-03-30

  • 登鹳雀楼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百度搜索“On the Stork Tower”即可试听。(中文大意请见P48)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上,中国、法国、印度、蒙古四国音乐人共同演奏了中英文版《登鹳雀楼》,古出新声,空灵简单,旋律美得让人想哭,将王之涣原诗与许渊冲译本中的意境挥洒地淋漓尽致,堪称经典作品“国际化”的最好例證。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是演奏带给我们的冲击,是文化带给我们的震撼,激励着我们站在古代中华文明的肩膀

    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 2019年12期2019-09-10

  • 惊!“白日依山尽”说的是日出? ——读《登鹳雀楼》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起句“白日依山尽”。可别理解错了,这里的“白日”并非夕阳,而是朝阳!鹳雀楼在山西省永济市,坐落于蒲州古城西边,与陕西大荔县隔黄河相望,东南是中条山。在鹳雀楼西面,视线越过黄河,是大荔县广阔的平原地区。试问,黄昏时分,登楼者怎么可能看到夕阳“依山”的景象?倘若把“白日”看作朝阳,诗句就说得通了。中条山呈一字长蛇状,由西南向东北蜿蜒而去,当太阳初升,正好映照在此山东面,这不正是“白日依山”吗?我们也不能将“尽”字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9年11期2019-03-23

  • 读诗与识法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白日”如点由上落下,“黄河”如线自西往东,那简直就大彻大悟了。③十四年前,我曾与几位女中学生讨论过唐代张祜的《宫词》。诗曰“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当时,她们正在为这首诗是写宫女的哀怨,还是作者对宫女的同情争执不休,我发表了我的意见。我认为,这么成功地写出宫女哀怨正是成功地表现作者对宫女的深切同情。这首小诗,可以让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例如“故国三千里”是写空间之远大,“深宫二十年”是写时间之久长,这是“时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8年23期2018-11-14

  • 米可闯关(四)
    山尽,( )河入海流。5.千里莺啼绿映( ),水村山郭酒旗风。6.( )杨烟外晓寒轻,( )杏枝头春意闹。7.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 )。8.日照香炉生( )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第四关:将下面词语的序号填入相应的解释语句的括号中。①大言 ②谗言 ③流言 ④恶言 ⑤戏言⑥格言1.( )没有根据的话 2.( )阴险狠毒的话3.( )诽谤挑拨的话 4.( )随便说并不当真的话5.( )教育鞭策的话 6.( )张扬夸张的话(参考答案本期内找)

    快乐语文 2018年17期2018-08-20

  • 二年级的收获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指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说明只有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才能看得更长远。练一练:请用“更上一层楼”造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世界(小学版) 2017年5期2017-06-08

  • 登鹳雀楼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师:谁能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的意思?生:如果想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师:“欲穷千里目”,仅仅可以理解为看得更远吗?生:还可以理解为实现更多夢想,结识更多朋友,取得更好成绩……师:那“更上一层楼”又该如何理解呢?生:不停进步、不停努力、不停奋斗……师:这就是象征。我们提到太阳,往往会认为它象征着光明、希望、温暖;提到荆棘,往往认为它意味着困难、挫折。在写作文时,我们就可以用象征法结尾。例如我们写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16年29期2017-04-15

  • 有幸遇到这样一个女人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她念完后又一脸平静地坐回自己的位置,而我在一旁一边整理着考生报名表一边偷瞄她。那一年我正在读研,后来回想,我对她应该是一见钟情吧。那次考场相遇六个月之后,她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又过了两个月,我们正式开始恋爱。我们谈的校园恋爱很标准,就像两个小孩子过家家。我虽然26岁,也在大学教书,可在爱情这件事上,我恐怕是受她影响较多,也是不成熟多过装腔作势的老到。孙莉不爱说话不爱动,我刚好相反,每天都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我喜欢热闹,喜欢跟老师

    爱你 2016年15期2016-11-25

  • 课间操蹦擦擦
    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听吧,开始了。每一层圈的行进方向都不同,从上往下看,就像失足坠进了一个巨大的红色漩涡,当你将要迷失自己时,铿锵有力的声音又将你拽回现实,我现在还记得那舞步:左左,右右,前后,前前前。现在想想当时的滑稽样,真好笑。到了三四五年级就不再去小操场做可笑的小兔舞了,而是去大操场做操。记得四年级时,我们是拿彩带做道具的,当时,三年级用串铃,四年级用彩带,五年级用小皮球,六年级用扇子。当音乐响起时,那场面可热闹了,铃铛响的样子,彩带呼啦呼啦摇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15年9期2015-09-29

  • 黄河现行入海流路相对稳定行河近40年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产生了黄河河口入海流路“十年一改道”的直观评价。自1976年5月伊始黄河入海流路进入清水沟时期,截至2014年12月,已累计行河38.6年 (若除去1976—1999年全日断流天数894天,实际行河为36.1年)。清水沟流路由此成为1855年以来实际行河历时最长的一条入海流路。那么,如何看待黄河现行入海流路亦即清水沟流路相对稳定行河近40年的客观原因,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事关21世纪黄河河口综合治理方向的重大命题,必须给予明确把握和科学认识。一、现行

    中国水利 2015年17期2015-01-26

  • 孩童吟诗是最动听乐曲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无限风光,到后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恢宏气势,都承载了我们儿时的梦想。如果没有这些,现在孩子的血液里会不会少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退休语文教师马玉兰:教室里传出孩子们齐诵古诗的声音是最动听的乐曲,教学生古诗是享受,孩子们摇着小脑袋吟诗也是享受,希望这样温馨的场景不要消失。教育工作者吕湘:小学生学习古诗,对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语感和写作能力大有好处。建议家庭、社区多举办一些国学学习活动,让孩子从小继承优秀传统文

    教育 2014年29期2014-11-15

  • “鹳”字浅析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晓晓: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文文:没错,今天咱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鹳”字。你看看这个用甲骨文写的象形字像什么?endprint文文(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晓晓: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文文:没错,今天咱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鹳”字。你看看这个用甲骨文写的象形字像什么?endprint文文(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小学生作文·小学中高年级适用 2014年6期2014-09-21

  • 芦苇白,黄河黄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问:“咦,黄河呢?”“在码头,咱们走吧!”“呀,这水怎么这么黄呢?”我又问,“黄河水肯定是黄的,可这水也太浑浊不堪了吧?”“这水里混着许多从黄河源头开始一路积累起来的泥沙。”爸爸解释道,“所以水才会变成土黄色的。”听了这话,我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用手舀起水来,果然能看见很多泥沙,再把水倒回去,手上会觉得黏糊糊的,十分难受。母亲河的水,还是那么黄。那绵延百里的芦苇,还是那样的白。大自然的神来之笔,不知又会画出怎样的奇迹?河水虽黄,但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14年2期2014-03-06

  • 公鸡缓臭屁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趁机解释:“依”字和“入”字是动词,在前两句第三个字的位置。可是到了三、四句,动词跑到每句的第二个字“穷”和“上”了,是不是有上了一层楼的感觉呀?他们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只反复朗诵念着他们觉得好玩儿极了的一句,并且放声大笑:“公——鸡——缓——臭、屁!”那是闽南语,意思是:王之涣作品。孩子们不要诗,他们要笑。你不能让他们笑,就不要给他们诗。诗,等他们老了,就回味过来了。我觉得幼儿园教对了,也并非因为那是“王之涣

    视野 2012年7期2012-11-24

  • 黄河入海流路的不同运用模式及其影响效应
    郑州)一、黄河入海流路运用模式及其运行方案概述基于不同的河口治理战略,产生了不同的黄河入海流路运用模式及其运行方案。概括起来,黄河入海流路的运用模式可分为独流入海和多流入海两大类。1.独流入海模式所谓独流入海模式是指在现行清水沟流路达到改道控制条件后,再按相关规划安排改走其他备用流路(如刁口河流路等)。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黄河一直呈独流入海的态势。实施独流入海模式的主要根据是:淤积—延伸—摆动—改道是黄河河口在一定水沙条件下的自然规律,流路改道是河口入海流

    中国水利 2011年20期2011-02-14

  • 以“白日与黄河”勾勒出的壮美画卷
    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高所望见的景色,写出了黄河在黄昏之时的壮阔与雄浑。遥望一轮落日向着远方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视流经脚下的黄河,只见它奔腾激越,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在诗笔之下了;且在落日这个“点”与黄河那条“线”的对比之下,使画面又有了一种特别的美感。

    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教师版 2008年6期2008-08-23

  • 唐诗谜
    (打一字)黄河入海流(打县名、人名各一)欲穷千里目(打叶剑英诗篇目一)更上一层楼(打一字)3、床前明月光(打一字)疑是地上霜(打马名一)举头望明月(秋千格,打动词一)低头思故乡(打中药名一)4、朝辞白帝彩云间(摘顶格,打一物)千里江陵一日还(打秦腔演员一)两岸猿声啼不住(打物理名词一)轻舟已过万重山(打《聊斋志异》篇名一)5、清明时节雨纷纷(打一字)路上行人欲断魂(打电影片名二)借问酒家何处有(打机件名一)牧童遥指杏花村(打《诗经》一句)6、少小离家老大回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3期198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