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2025-02-20 00:00:00崔筱笛
中国经贸 2025年2期
关键词:科学化预算编制精细化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对传统的财务管理做出变革,以科学化、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赋能事业单位发展。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有效降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意义

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 推进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建设,能够弥补事业单位传统财务管理的不足,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型升级。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引入先进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化的管理制度,能够剔除原本冗余的财务管理环节,优化调整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从而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确保财务管理工作适应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

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 推进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建设,促使事业单位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应进一步细化财务管理岗位职责,配置高素质的财务工作人员,将财务管理工作全面覆盖到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范围内,进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此外,财务管理科学化建设强调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在财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借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能够高效率完成基础性财务工作,从而使财务工作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决策等高层次工作中,提高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服务能力。

降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 以往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重视财务风险防范,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推进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建设,能够突出强调财务风险防控对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水平。在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下,通过实施精细化、科学化的财务内部控制措施,强化对重大经济项目、专项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的风险管控,能够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行为,有助于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利用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实施对策

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存在着财务内控乏力、资金使用效率偏低、资产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事业单位应引入科学化、精细化理念引领财务管理变革,弥补财务管理不足,强化各项财务活动管控,带动财务管理转型升级。

实施精细化财务内控 在事业单位全面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背景下,应将财务内控建设作为重点,通过财务内控建设提高本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杜绝财务管理漏洞。具体对策如下:其一,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事业单位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研本单位财务内控执行情况,找出财务内控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完善规章制度,包括会计核算制度、财务报告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监督制度、财务稽核制度等,使制度覆盖事业单位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聚力补强薄弱环节。其二,细化关键活动管控。事业单位要明确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业务的管控细则,规范关键活动的业务操作流程,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各项关键活动都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其三,强化财务监督。事业单位应落实审计监督机制,对财务活动实施常态长效审计,将高频、多发、易发财务风险点作为审查监督重点,从而堵塞财务漏洞。

事业单位审计部门还要持续跟踪检查财务管理实施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抽查财务管理阶段性工作,以保证各项财务活动都在可监控范围内,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实施精细化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要构建起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强化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把控,促使财政资金优化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具体对策如下:其一,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要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等环节制定相应的制度,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形成各部门相互协同联动的管理体系,促使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其二,细化预算编制。事业单位要组建预算编制小组,提前部署预算编制工作,由预算编制小组根据下一年度工作目标和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编制年度预算,以确保预算编制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相符。预算编制小组要做好深入调研工作,结合采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准确测算预算项目,提高预算编制质量。预算编制小组还要细化各项预算内容,精准制定预算计划,增强预算可执行性,避免出现超预算或无预算情况。其三,强化预算执行。在预算批复后,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预算,保证资金、人员各环节落实到位,做好预算执行反馈,及时沟通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更改和超支预算。其四,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执行和完成情况实施追踪问效,监督预算绩效实现过程,定期考核和评价预算绩效成果,配套实施奖优罚劣措施。

推行精细化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点,为提高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事业单位要对资产管理落实精细化措施,保证本单位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利用率。具体对策如下:其一,落实资产管理责任。事业单位要明确资产管理范围,根据相关规定对资产合理分类,明确各类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规范资产管理业务流程,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度,使各项资产都有相关人员负责。其二,建立资产台账。事业单位要对符合确认标准的资产及时建立台账,办理资产入库手续,确认资产分类。财务部门及其相关部门可以采用先进的射频识别技术、二维码技术辅助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对每一资产设置唯一对应的二维码,借助二维码可以随时查询资产相关信息,如资产购置时间、已使用年限、存放地点、折旧与残值等信息,提高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其三,做好资产清查盘点。事业单位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资产清查盘点,摸清家底,跟踪监督资产价值变动,避免出现资产管理漏洞。其四,优化资产配置。事业单位要统筹调配现有资产,将闲置资产调整给有需要的部门,避免发生盲目、重复购置资产的情况。对已经发生损坏或失去使用价值的资产要按照相关制度规范化处置,不得擅自变卖、报废资产。

创新科学化管理手段 事业单位要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创新财务管理手段,全面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借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具体对策如下:其一,开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事业单位应优选软件开发公司建立起合作关系,让软件开发公司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开发设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信息共享等功能,辅助财务部门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财务工作人员要从重复的会计核算工作中抽身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财务分析、预测、决策等工作中,助力事业单位长远发展。其二,加强财务信息收集。财务部门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整合本单位财务信息,保证原始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将原始财务信息录入到系统中进行自动核算和分析,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其三,加强财务人员培训。事业单位要组织财务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使财务人员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掌握信息化财务管理手段,确保财务人员可以熟练操作财务管理系统高效率完成财务工作,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打造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逐步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薄弱环节,从而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天津市卫生健康促进中心)

猜你喜欢
科学化预算编制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5:02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3:14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11-17 13:04:02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商周刊(2019年19期)2019-10-17 03:23:42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7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3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公民与法治(2016年7期)2016-05-17 04:11:03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