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背景下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

2025-02-20 00:00:00宋红波
中国经贸 2025年2期
关键词:业财财务部门预算编制

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我国制造业也在不断地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制造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应该重视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推进业财融合。文章针对业财融合背景下制造企业面临的预算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一系列的解决策略。

业财融合背景下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相关阐述

业财融合的内涵 业财融合是指将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进行有机融合,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制造业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自身业务存在多样性的特点,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将业务和财务工作进行结合。业财融合可以提高制造业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能力,保证企业各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这要求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业财融合管理机制,确保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及时互通,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

预算管理的内涵 预算管理是指根据企业运转情况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和规划,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预算目标的制定不能盲目进行,必须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对此企业实际经营成本与预算编制方案内容,如果存在偏差,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

实现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和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推进进度比较快。制造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型经济,必须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做好转型工作。制造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预算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有些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预算管理制度,但是,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多。

制造业企业实现业财融合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满足企业财务人员职业发展需求。财务管理涉及材料成本控制等多项不同的工作,内容繁琐,各项财务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基本的业务工作,这与其他行业的财务数据核算等存在很大差异,如果缺少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就会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基于此,制造业企业必须将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联系起来,不断加强两者的融合,保证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各项业务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业财融合的作用。

第二,满足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制造业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采用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开展工作,提高对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明确岗位职责,保证各岗位工作有序进行。在精细化财务管理方式运用的过程中,企业还应该注重资金使用的畅通化,规范开展财务部门工作,保证企业的经济收益。

业财融合优化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的作用机制

提升预算编制的精准性,优化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 制造业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编制工作时,涉及的工作内容较多,全面预算工作质量与收集到的基础数据信息质量有关,基础数据信息越准确可靠,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就越高。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的业务处理效率必须有所提升,各部门之间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一方面可以保证数据信息更加真实准确,另一方面能够及时解决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加大对预算编制数据的核验力度,按照资金使用标准把控部门资金使用情况,避免运营过程中出现资金浪费的问题。精准审核预算编制,进而优化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促进部门协同,优化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更加及时,业财融合工作的系统性更高,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任何环节都有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各部门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如果仅仅依靠单独的财务部门,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开展难度会大幅增加,基于此,各部门必须协同工作,全面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提高技术手段的科学性,优化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 业财融合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的融合效率更高,将企业内部信息进行高效整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等进行统筹规划,掌握企业实时发展动态。业财融合将关注点放在财务管理服务智能上,根据企业运营的情况不断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减少资金的浪费量。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业财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强化预算各项基础数据的收集,对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进行分析,推动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业财融合背景下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信息不畅阻碍预算管理 业财融合背景下,制造业企业财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信息交流不及时,部门之间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导致数据信息出现偏差,不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一,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涉及的数据信息都比较多,但是两个部门之间没有及时将所有数据信息进行对接,导致企业经营环节涉及数据得不到合理的财务指导。第二,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没有认识到两者融合的重要性,依然各自独立开展工作。再加上两个部门的管理目标不一致,财务部门关注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而业务部门更多关注业务的拓展。第三,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工作性质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制造业企业并没有建立对接平台,导致两者的数据信息不能及时对接。沟通机制不健全,也会影响双方的沟通效果,严重影响业财融合的推进进度。

管理制度不完善制约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工作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仍然沿用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措施,但是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侧重点是规范性和科学性。而现阶段制造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预算制度应该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出发,对预算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由于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沿用传统的预算制度,导致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共享效率降低。同一制度下,制造业企业各部门的目标不同,就会导致各部门无法协同开展工作,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业财融合背景下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实践路径

通过协同编制预算增强信息畅通性 业财融合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应该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性,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协同编制预算,不断增强信息的畅通性。编制预算涉及的工作内容比较多,工作流程复杂,要想保证编制预算工作更好地开展,制造业企业的业务部门必须与财务部门协同配合完成工作。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业务人员也应该参与其中,主要是因为业务人员更了解企业产品相关专业知识,对预算编制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业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产品成本和预算编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降低风险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同时,企业产品成本和预算编制工作开展时,财务人员也应该积极主动参与,提出提升预算编制质量的宝贵意见。财务部门要与业务部门建立预算资金考核机制,提高各项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更高。此外,结合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对项目管理信息库进行完善,细化各项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运转的监管力度,进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利用一体化流程完善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制度 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必须有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制造业企业内部的组织体系必须完善,部门的分工要明确等。从制造业企业整体发展情况出发,不断提高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全面性、协同性和统一性。全面预算制度编制时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内容,并且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制度的编制原则进行。制造业企业内部涉及的业务报销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报销流程进行优化,完善报销制度。重视制造业企业的年度考核工作,完善考核制度,不断提高考核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加快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以强化预算管理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各行各业都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业财融合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必须重视企业内部信息共享效率的提升,通过提高信息共享效率,改善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现状。结合制造业企业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工作开展的情况,建立有效的信息互通平台,保证各部门信息能够及时准确上传到信息互通平台,进而提高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效率和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业财融合的效率,当前可以使用BI、业财信息平台等。业财信息平台中需要涵盖采购、生产、项目投资以及销售等多个不同的模块,并且相应的部门需要根据模块要求准确上传信息,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和上传的及时性。管理人员需要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做好预算管理相关工作,采用动态监管的方式推动预算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管理人员要及时转变管理思维,能够接受先进的预算管理办法。

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要想在市场中占据更多份额,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要不断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结合自身发展情况,采用动态监管的方式,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监管,加强业务与财务工作的连接。同时,从业财融合的角度出发,制造业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提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明确预算管理工作的侧重点,深度剖析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强化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沟通,保证信息高效互通,避免出现信息遗漏或者错误,从而推动企业预算管理工作高效进行。

(作者单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业财财务部门预算编制
企业财务部门资金统筹管理优化策略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今日财富(2022年11期)2022-05-05 22:54:02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中国石化(2021年8期)2021-11-05 07:00:10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8:08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7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3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2期)2016-10-08 01:30:27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会计之友(2016年16期)2016-08-12 15: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