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2025-02-20 00:00:00彭羽
中国经贸 2025年2期
关键词:融资监管金融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型企业相比,一直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影响着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而随着数字金融的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对此,文章结合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立足数字金融背景,分析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的影响,进而明确其中的优势与弊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如何发挥数字金融作用,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约有1023.8万户,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价值达到60%,可以说,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且从目前国内发展趋势来看,一些中小型企业数量以及规模的扩大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社会就业,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但是受市场金融环境的影响,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融资难的问题尤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的攻坚时刻,保证中小企业稳定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稳步提升。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就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现状看,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对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产生很大制约。纵观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模式,主要以银行作为主要借贷机构,并且倾向选择风险低的项目进行投资。可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缺乏足够的抵押品,并且各类信息还不够透明,这对中小企业贷款带来极大困难,容易深陷融资困境。在我国学术界,针对数字金融是否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的研究也一直备受关注,部分研究学者认为数字金融可以在降低风险、减少成本的条件下,实现对金融机构、企业信息的深入分析,并利用信用评级模型,快速识别业务风险,以此科学调配信贷资源。但也有学者认为数字金融的出现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应,使得企业不再依赖银行贷款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促使企业融资更加多元化。纵观多数研究人员的讨论,基本集中在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方面,而且主要研究对象也为大型企业。但从数字金融发展现状看,中小企业才是其影响的重点对象,可以说,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金融是基石也是助力器,是推动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数字金融的诞生对传统融资模式造成了冲击并使其被改变。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和发展,为数字金融提供了良好发展空间,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并简化了传统信贷流程,很好地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并且在互联网平台基础上,采取贷款、众筹等新型的数字金融服务形式,可以更好助力中小企业融资,满足中小企业发展中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这对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而言,将起到较大的助推作用。

积极影响 第一,有助于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数字金融的不断发展为中小企业获得更多资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渠道,使企业外源融资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立足数字金融的发展背景,各类新型融资模式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比如支付宝、互联网借贷平台、互联网众筹、京东金融等。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此类全新的融资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时间、地域等因素的局限,可以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由于融资门槛低,而且融资渠道有了更多选择,在实际操作中流程得到极大简化,为更多中小企业获取信贷资金提供了可能。此外,数字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金融市场竞争局面,促使银行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关系,使银行信贷资金倾向中小企业,助力其发展。

第二,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分析中小企业融资贵的问题不难发现,与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存在直接联系。因为供需双方无法获得对称的信贷信息,进而导致原本由资金供给方负责的贷前、贷中、贷后相关工作,直接转移给了中小企业,其中包含了信息搜集成本、监督成本、执行成本等,导致中小企业需要负担高额利息,最终呈现出融资贵现象。数字金融发展下,利用相关技术可汇总分析中小企业网络平台交易记录以评估其资信。因中小企业担保品不足,大数据技术可筛选有价值网络痕迹,替代担保品,为其贷款提供担保。这既有助于了解企业信用状况,又能解决担保难题,促进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推动其发展,也体现了数字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积极作用和创新途径。如此一来,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切实地降低中小企业因为缺乏担保品而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使其负担减轻;而且还能够为银行等提供融资的一方降低在信息搜集方面的花费。而且可以依托数字金融服务系统,简化信贷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由此可见,数字金融的发展可以在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中发挥作用。

第三,提高融资信息透明程度。从以往传统信贷流程看,主要由人工进行信贷信息的审查、核对,可事实上,由于人工审核中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极易造成信息错误。相比之下,数字金融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掌握中小企业实际状况,提高融资信息透明程度,更好助力中小企业自身持续性发展。除此之外,对于金融服务机构而言,也可以根据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全面推行精细化服务,利用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贷款产品为其提供贷款服务,以此实现个性化服务,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同样具有选择权,按照自身发展需求选择相关的贷款产品。随着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不断提升,各种类型的数字金融在融资形式上正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银行通过网络进行贷款审核这种方式之外,还促进了像微粒贷、蚂蚁花呗、借呗等这样的新的贷款形式的发展。这样的情况为中小企业在进行贷款投资方面拓展了途径,也增加了可供选择的方式,有助于激活中小企业发展动力。

面临的挑战 第一,大数据技术发展问题。数字金融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开发应用大数据技术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对企业产生一定负担,而且多数企业都将面临是否能够承担这一沉没成本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外部性问题,有必要加大力度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大数据技术对金融系统的影响,同时采取何种有效方式补偿中小企业,在目前数字金融背景下,这是中小企业持续性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第二,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事实上,在我国,数字金融还处于发展探索的初期阶段,再加上大量融资平台不断涌现,其中不乏一些金融主体为了达到“吸金”“吸客”的目的而违规操作,导致数字金融的融资风险增加。究其原因,与缺乏健全的监管体系存在直接关联,再加上监管主体不明、缺乏明确的监管法律法规,而且在监管内容、监管方法方面模糊不清,导致一些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存在漏洞,给一些中小企业违法违规操作提供了可乘之机。

第三,各类风险较高。虽然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但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较多问题,比如存在很大的融资风险、网络潜在较多风险等。可见,数字金融数据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虽然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技术等各类技术很大程度上对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发展起到积极影响,但其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也要提高重视。如果管控不当,容易导致网络信息泄露风险。而且,一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市场信用程度,通过随意篡改、伪造交易数据来获得信任,导致遭受黑客攻击等风险,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小企业对数字金融安全可持续发展保持观望甚至迟疑的态度。

促进数字金融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对策

提升数字金融技术水平 为了切实发挥数字金融作用,必须提高数据风险管控能力,确保融资平台、中小企业各类信息安全性。对此,金融机构方面应当从技术、人才出发,加大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高能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确保实现对数字金融平台的优化、维护、发展,提高抵御网络黑客恶意攻击的能力,有效降低平台运营风险,进而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服务。

搭建完善的征信平台 搭建企业征信平台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统一且开放的系统,将大数据技术整理分析的信息得到有效利用,全面了解融资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更好地降低征信成本。而且通过中小企业征信平台,任何数字金融机构都可以了解中小企业具体经营状况,从而保证融资双方各类信息相互对称,最大程度上降低金融机构搜索了解中小企业信息过程中耗费的成本,为授信机构、平台、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在数字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方面,首先必须结合数字金融发展需求,同时参考国内外已有经验。其中首要任务就是明确监管机构,确立某一专门机构作为唯一的监管主体,明确监管责任,保证有序推进监管体系建设与应用。依托监管机构,需要明确金融监管内容,提高监管规范性,不但要明确进出条件和要求,而且要更加严格地监管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经营范围、资本管理等内容,这样可以有效规避各项业务开展中存在的操作风险,进而提升数字金融服务的标准水平,使其更加规范。其次,确立相关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使得相关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的各项工作开展能够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政府有关机构、立法部门应当积极发挥自身作用,着重推进并完善有关数字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保障数字金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数字金融在多个方面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其服务广、操作便捷、手续简单,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成本、解决了融资难题,同时存在融资与监管风险。为了数字金融的提升安全性,相关部门应健全监管体系、建立征信平台,持续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服务,实现双赢的局面,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财金中小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融资监管金融
融资统计(1月10日~1月16日)
融资统计(8月2日~8月8日)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8期)2020-09-11 07:47:40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6期)2020-07-25 01:31:00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梦
监管
P2P金融解读
监管和扶持并行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2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