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标准化研究

2025-02-20 00:00:00苏静茹杨宏王晓春
中国标准化 2025年4期
关键词:物流园区物联网标准化

摘 要:物联网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物流园区作为物流活动的重要环节,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本文梳理总结了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的现状,分析当前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标准化的进展与不足,提出了物联网应用系统架构,并在此基础上给出针对性的标准化建议,以期为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的标准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园区,标准化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5.04.006

0 引 言

在物流园区中,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实现各类资源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极大地提升了物流作业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为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然而,物联网技术在物流园区的广泛应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开展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标准化研究,不仅对于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深入应用、提升物流园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构建智慧物流体系的关键环节。

1 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现状

物流园区是指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对于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物流产业主要的基础设施,物流园区的发展水平也反映出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2]。物流园区通过引入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如GPS全球定位系统、RFID射频识别、GIS地理信息系统、传感器网络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提供更准确、高效的物流服务,对物流运输、仓储管理、装卸搬运、包装加工、安防监控以及支付结算等多个环节进行全面智能化改造,实现物流链上所有资源的协同共享与优化配置、物流全流程的可视与可控,不仅可以显著提升物流作业的效率与准确性,降低运营成本,增强物流服务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各物流园区存在的信息孤岛、资源浪费等问题,全面提升物流园区的管理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具体而言,在仓储管理中,物联网技术通过RFID标签和传感器等设备,实现了对库存物品的实时监控和精准管理,有效降低了库存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在装卸搬运环节,物联网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装卸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在包装加工方面,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包装材料和包装设备,实现了对包装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优化,提高了包装质量和效率。在安防监控方面,物联网技术通过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等系统,实现了对物流园区的全方位监控和预警,有效保障了物流安全。在支付结算方面,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结算系统,实现了交易、支付与结算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结算效率和准确性。

然而,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据2022年《第六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园区信息平台服务功能数量不超过4项,信息平台存在建而不联、联而不通现象[3],信息建设自成体系,业务系统封闭运行,管理模式被动,无法应对突发事件,智能化水平低[4],而且物联网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对于部分规模较小的物流园区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此外,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和兼容性问题也亟待解决,以确保不同厂商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性。

尽管如此,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的前景依然广阔。物联网技术将在物流园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物联网系统,物流园区将进一步提升物流作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为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标准化现状

2.1 标准化技术组织

2003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复成立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9),是国内物流标准化工作最早的标准化技术组织,负责物流基础、物流技术、物流管理和物流服务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建立了物流标准体系(见图1),分为三个层级:基础类物流标准、通用类物流标准和专业类物流标准,其中物流园区标准在体系中属于“通用类物流标准”中的“通用物流设施设备标准”。

2.2 标准现状

截至目前,物流园区共发布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1项,在研标准3项,如表1所示。其中,物联网应用相关的计划项目2项,2023年,为推进智慧物流园区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更好地促进传统园区智能化升级,解决传统物流园区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下、信息孤岛等问题,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联网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8/SC 41)启动了《物联网 物流园区》系列标准研制工作。《物联网 物流园区》系列标准将主要从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系统和部署的角度给出要求及能力评估指标。

3 物流园区物联网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3.1 顶层标准缺失

目前,已发布的物流园区的标准主要是基础服务类标准,涉及传统物流园区的分类、规划、服务规范与评价等方面。数字化方面,《物流园区数字化通用技术要求》主要是从提升物流园区服务水平的角度出发,给出了物流园区数字化框架,规定了物流园区数字化总体要求、数字化过程、园区数字化运营与管理和数据管理要求。现有的国家标准中缺乏针对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的顶层设计标准,包括但不仅限于系统建设、运营部署、运维管理等方面。

3.2 难以形成技术标准共识

物联网产业链条长,涉及感知、通信、计算等多个技术领域,关联元器件、终端、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各个环节,涵盖了众多不同的行业与细分领域,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会产生特定的需求。这些特点使物联网在应用中难以依赖统一、通用的解决方案,而要针对具体场景进行个性化、精细化的定制与优化。现有的标准特别是国家标准,往往更侧重于统一性和通用性的考量,难以满足高度的定制化应用需求。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由于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还未形成标准共识,导致不同供应商提供的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在兼容性、互操作性、数据共享交换等方面存在问题,增加了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的复杂性和成本。

3.3 安全标准亟待完善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园区的广泛应用确实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敏感信息处理,如运输路线、货物状态、客户信息等。然而目前,针对种类多、功能差异大的物联网设备,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制度设计及相应的标准、认证体系支撑,物联网垂直应用的安全标准尚不完善,当前的安全基础标准并未充分覆盖物流领域,导致数据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存在泄露和非法访问的风险。同时,园区也难以形成统一的安全防护体系,增加了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

4 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标准化建议

4.1 加强标准顶层设计

加强物流园区物联网标准化工作的统筹布局与规划,提高标准供给能力。按照《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部署,加快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关键环节,如设计、选型、部署、交付、验收、运维等方面的系列标准规划和研制应用,结合物流园区数字化转型需求,构建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围绕物流园区的各个环节,如仓储、配送、信息处理、安全管理等,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物联网基础设施部署、应用标准,促进物流园区智能化升级。

其中,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系统建设是物流园区内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核心,同时也是标准化的顶层设计基石。该系统在构建时,需综合考虑其组成要素,确保各功能模块的协同运作。图2给出了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系统架构,由感知控制、应用平台、用户交互界面、通信网络、系统安全等5个部分组成,支撑物流园区物联网技术的有效实施与高效运行。

4.2 加强标准供给

以满足物流园区数字化转型需求为目标,在系统兼容性、互操作性,以及数据交互等方面加强物联网基础技术标准供给,解决物流园区信息孤岛及信息壁垒问题。除了技术标准外,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还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包括但不仅限于数据管理、安全管理、运维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标准。管理标准的研制可以解决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的混乱和无序,提高物流园区整体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4.3 加快评价标准研制

制定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能力评价体系,在建设发展的大潮中为保证高质量物流园区的建成,高标准的物流园区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5],对于解决园区企业自身认识不足、服务能力层次不齐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明确物联网技术在物流园区应用的具体要求和最佳实践,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投入与创新能力,提升物流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促进服务能力的标准化与提升。全面、客观地反映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水平,为园区的持续改进和数字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持,使物流园区有效地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服务质量的整体跃升。

4.4 加大安全标准研制力度

《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明确指出安全可信是物联网重点标准方向,截至目前,物联网安全标准还未融入物联网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建设、验收、运营维护以及废弃等物联网系统建设全生命周期。而且在物流领域还未出台相应的物联网安全标准保障物流园区物联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建议基于现有的物联网安全基础标准,加快推动物流园区建议包括数据加解密、访问控制、安全协议等的安全机制及标准,满足物流园区智能化发展的安全保护需求。

5 结 语

物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物流园区的各个环节,为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物联网应用标准滞后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联网技术在物流园区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为了推动物流园区大规模应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统一的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系统架构至关重要,同时加强标准顶层设计和标准供给,加快评价标准、安全标准的研制力度,也是推动物流园区物联网应用深入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流术语:GB/T 18354—202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1.

[2]潘文军.基于现代服务理念的物流园区转型升级研究[J].物流科技,2021,44(5):70-75.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中物联发布第六次全国物流园区调查报告[ E B / O L ] . ( 2 0 2 2 -12-16)[2024-10-25].http://www.chinawuliu.com.cn/lhhzq/202212/16/595027.shtml.

[4]方鹏飞,严实,郑宇昕.物流园区智能化创新技术与系统[J].物流科技,2023,46(24):40-45.

[5]王珂,张汀汀,尚猛,等.政府在物流园区规划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5):26-27.

作者简介

苏静茹,通信作者,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物联网领域标准化研究工作。

杨宏,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物联网、量子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标准化研究、国际国内标准化研究和检测技术研究工作。

王晓春,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物联网产业研究和标准化工作。

(责任编辑:张瑞洋)

猜你喜欢
物流园区物联网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智能仓储与物流运输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
环球时报(2016-08-01)2016-08-01 07:04:45
物流园区的突围之路
中国储运(2015年8期)2015-11-21 06:49:34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一张图带你读懂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 看看全国物流园区都有哪些“新”变化
基于AHP-TOPSIS的物流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