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室内车内环境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的探讨

2025-02-20 00:00:00龚强路少中李国秋林婷婷苗培贞李连江刘晓燕王茂华
中国标准化 2025年3期
关键词:微生物真菌细菌

关键词:室内空气质量,车内空气质量,微生物,细菌,真菌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5.03.018

0 引言

近些年来,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导致的危害事件频频出现,除了对人身体造成严重影响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之外,还给旅游、餐饮、客运、零售行业等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如2003年出现的非典疫情(SARS冠状病毒)、2004年的禽流感疫情(甲型流感病毒)、2019年新冠疫情(新型冠状病毒)等。

微生物污染作为室内车内空气质量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亦是当前学者研究重点,它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室内空气中的每个角落,习惯称其为微生物气溶胶,室内最容易导致人体健康出问题的就是通常提到的微生物气溶胶,这类污染物来源丰富、种类繁多、影响颇深,其具有来源多相性、种类多样性、活性易变性、播散三维性等特性[1]。室内空气质量领域目前主要关注细菌、真菌、病毒等几个方面。最为常见的空气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和真菌,室内其时空分布比大气中微生物分布更加复杂,微小环境中各种因素对空气微生物的影响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主要附着于颗粒物上[2-3],通常会导致呼吸道疾病、传染性疾病、癌症、眼睛刺激、病态建筑综合症和过敏等症状[4]。长期暴露于空气细菌和真菌会给人们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目前,社会大众对室内车内微生物污染问题关注度较低,了解室内车内微生物污染空气限量要求、来源和危害表现等信息,并科学合理控制微生物污染,有利于室内车内空气质量,进而保障自身身体健康,同时还可提升公共卫生防疫水平。

1 室内车内空气质量微生物指标限量值标准

我国关于室内车内空气质量微生物指标现行标准包含2类:一类是限量值标准和其对应的检测方法,对于室内空气质量主要包括GB 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5 ]和GB/ T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6],对室内空气质量细菌总数进行了要求;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相关标准主要包括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7]和GB/T 17729—2023《长途客车内空气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8],其中GB/T 17729—2023对在用长途客车菌落总数提出要求,乘用车暂无相关要求;对于集中空调系统送风质量WS 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9],提出了4个指标的要求如表1所示。第二类是对于突发性病毒类别,如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结果仅需要报出“检出”或“未检出”[10]。

由表1可知,我国现行空气质量标准中,对于室内和车内空气质量微生物指标并没有对某种特定的细菌或真菌种类进行明确的限值要求,仅在集中空调系统送风质量中对“β-溶血性链球菌”和“嗜肺军团菌”要求不得检出。然而,“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指标仅为指示性指标,由于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不能代表实际空气中漂浮的细菌或真菌,也不能说明空气中是否有致病菌的存在,仅反映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的整体情况和污染程度。

2 室内车内微生物污染空气来源及危害表现

室内车内微生物污染空气主要关注细菌、真菌、病毒等几个方面。

2.1 细菌污染

细菌一般为单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属原核生物,其形状多样化,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13]。

结合室内空气质量微生物指标限量标准和当前学者研究重点,笔者分别汇总了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链球菌、军团菌等其归属、分布属性、传播途径、危害表现方面的信息,详见表2。

2.2 真菌污染

真菌是一种具有真正的细胞核的真核生物,包括霉菌、酵母、蕈菌以及其他人类所熟知的菌菇类[21]。如2005年实验发现烟曲霉是导致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主要因素[22]。宋凌浩等[23]研究发现空气中存在大量微生物的地区,儿童更易鼻粘膜充血,患过敏性鼻炎。

结合室内空气质量微生物指标限量标准和当前学者研究重点,笔者分别汇总了白色念珠菌、黑曲霉、青霉菌等其归属、分布属性、危害表现方面的信息,详见表3。

2.3 病毒

病毒是一类形态极小,非细胞生命形态,多数常见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一种核酸(DNA或RNA)组成,其必须寄生在活的细胞内完成生命活动,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30]。

以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为列,病毒寄生在人体内,部分在人活动中存在于物表、空气中,在室内环境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不同的病毒其危害表现伴随人体的身体差异,存在不同表现,随着病毒的迭代,毒性也会发生变化,总体呈现毒性减弱趋势。

3 结语与建议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室内空气质量中的微生物气溶胶理解不断深入,未来宜调整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有害的微生物具体指标限量值,加强微生物危害的宣贯,提升大众对室内车内微生物污染问题关注度,切实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在了解常见有害微生物分布属性和危害表现等情况下,本文给出如下建议以正确面对微生物污染问题。

(1)对于室内环境微生物污染总体上来说,细菌和真菌在潮湿、有营养的地方繁殖生长,在室内厨房、卫生间、洗衣机、中央空调、冰箱等区域或设施应定期清理。

(2)对于车内空气质量微生物污染,重点关注空调循环系统,定期更换滤芯;对于人员流动较大,长途客车、出租车、专用校车做好消毒处理,定时通风换气。

(3)室内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中现有的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限量值,仅从侧面反馈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并不能作为某一细菌、真菌的限量值规定,不代表满足限量值要求,就不会遭受微生物危害。

(4)充分对待空气微生物的双面性,一方面某些细菌、真菌可能带来室内空气污染,引发某些疾病,另一方面我们确离不开它,如发酵食品、生物污水处理、辅助消化等功效。

作者简介

龚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室内车内环境监测。

王茂华,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认证认可。

(责任编辑:袁文静)

猜你喜欢
微生物真菌细菌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细菌大作战
学生天地(2020年10期)2020-08-25 09:14:34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科学(2020年2期)2020-08-24 07:56:56
真菌造房子
细菌大作战
生物沥浸污泥深度脱水处理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浅谈微生物对污水的生物处理
红树林微生物来源生物碱的开发利用
科技视界(2016年9期)2016-04-26 12:23:48
微生物对垃圾渗滤液中胡敏酸降解和形成的影响
科技视界(2016年7期)2016-04-01 09:39:11
细菌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