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体新词语角度探析汉语新词语对语言文化传承的影响

2025-02-20 00:00:00褚贺迪赵越
青年文学家 2025年2期
关键词:新旧现代汉语词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交媒体和新闻媒体的迅猛发展,汉语中的新词语层出不穷。这些新词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也在悄然改变着语言文化的传承方式。新词语的出现多是为了描述社会发展的新现象、新技术、新事物等,其印迹在日常用语中逐渐印刻下来。本文将从媒体新词语角度出发,探析汉语新词语对语言文化传承的影响,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现代汉语的变迁与发展,继而推动汉语教学和研究的进步。

一、汉语媒体新词语的定义与分类

(一)定义

汉语媒体新词语是指在汉语媒体中新出现的词语,通常是为了表达新的事物、新的概念、新的观念而创造的。这些新词语对于沟通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能准确地传达出当下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变化。

(二)分类

媒体新词语是当代社会生活的一种折射,清晰地展现了社会的动态变迁。媒体新词语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大的传播范围,在此基础上,新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词语也在不断增多,而教育、环境保护、体育、医药等领域的词语并没有那么多。近十年来,媒体新词语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失衡现象。因为媒体新词语在生活、政治、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接下来的研究将专注于媒体新词语的分析。

1.生活领域

日常生活中共出现了2004个媒体新词语,它们占媒体新词语总数的47.35%,居于首位,如“点赞”“给力”“翻墙”“互怼”“比心”等。另外,如“给力”“雷人”“心塞”“杠精”“杯具”“点赞”“萌萌哒”等词语均为网友所创,后在网络流传,渐成媒体新词语。生活中的新情况、新现象的不断产生,要求语言表现形式必须是全新的,每个新词语都能真实地反映实际生活。在网络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更多创意型网络用户为了全社会的利益而加入了社会语言使用行列,语言被赋予新的生命。

2.时政领域

时政领域中共出现了632个媒体新词语,它们占媒体新词语总数的14.93%,位居第二,如“亲清”“一促两稳”“四力”“金砖+”“冬梦”“融湾”等词语。时事类新词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为中心,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进行了反映。目前,网络的强势传播使各类社会矛盾、热点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几年,时政领域术语数量有了显著增长,反映了人们对国家政策制定、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

3.经济领域

经济领域中共有521个媒体新词语被记录下来,这些词语占媒体新词语总数的12.31%,位居第三,如“婴儿底”“砍头息”“矿圈”“土储债”“裸融”等。话中的新词语,透露了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在过去的几年中,“共享经济”逐步受到了许多创业者的青睐,紧随其后的是被誉为“微经济”的经济策略。“共享充电宝”“共享农场”“共享书店”和“共享电动汽车”等多款产品相继亮相,这完全契合了当前时代的发展方向。随着“割韭菜”“婴儿底”和“快炒族”这些新词语的涌现,人们对金钱的认知已经发生了显著的转变,这不仅体现在储蓄上,也体现在投资和理财上,这都揭示了人们日渐增长的生活观念。在当前的国家金融环境下,也出现了众多新的金融词语,而在这些词语中,“币圈”在最近几年中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在“比特币”之后,市场上又出现了如“知乎币”“量子币”“门罗币”和“亚欧币”等一系列令人目不暇接的理财产品。

4.科技领域

科技领域中共出现了288个媒体新词语,这些词语占媒体新词语总数的6.81%,排在第四位,如“云空调”“冰屏”“云整合”“定损宝”“脑语者”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介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兴起,也标志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2016年,科技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智能+”理念的普及,涌现出一大批人工智能产品,如阿尔法围棋公司打败了世界围棋大师,大量的智能产品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便利。新媒体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衍生出新兴的科技产品。中国对科技的投入在不断增长,相关的技术产量也会在将来持续增长。其结果是,科技类媒体新词语数目将会有所增长。

5.其他

媒体新词语的生成不仅源自上述几个主要领域,还涉及文化、教育、医药、体育、环保和反腐等多个方面。尽管这些领域的媒体新词语数量相对较少,但它们各自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具体为:文化领域5.74%,教育领域4.04%,医药领域1.84%,体育领域0.83%,环保领域1.96%,反腐领域4.18%。例如,文化领域中出现了诸如“神剧”“熟肉”“融梗”“毁遗”“微文化”和“超级剧集”等新词语。

最近几年,媒体新词语在运动方面出现的次数最少,医疗、环保紧随其后。虽然涉及这方面的文章很少,但与其有关的故事到处都是。

媒体新词语这一概念的形成,与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息息相关。媒体新词语作为人类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之一,无论人们对此持何种看法,它始终是一种存在过的语言现象。这些新词语从各个行业中涌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通过媒体新词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在经济、科技以及反腐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二、新词语对现代汉语的丰富作用及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新词语对现代汉语的丰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们带来了更多的表达方式和交流方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新词语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我们应该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在使用新词语的同时保持良好的语言习惯,努力寻求新旧之间的平衡,让现代汉语既丰富多彩又不失传统精神。

(一)新词语对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的丰富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新词语不断涌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这些新词语往往源于生活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例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系列与互联网相关的词语得以出现,如“微博”“微信”“网购”等,这些词语不仅准确地表达了新出现的事物和现象,还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此外,新词语的出现也使得现代汉语更加生动活泼,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二)新词语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然而,新词语的涌现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方面,随着新词语的不断出现和流行,传统的汉语表达方式逐渐被新词语所取代。这导致一些传统文化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被遗忘。另一方面,一些新词语的流行也可能对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一些网络词语或流行语往往带有浅薄、低俗或不规范的倾向,这与传统文化中对言辞的崇尚和严谨要求形成了对比。

(三)平衡新词语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面对新词语对现代汉语丰富性的提升以及其可能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社会各界应当积极探寻一种既能促进语言发展又能妥善保护文化遗产的平衡方式。这不仅要求大家广泛接纳并合理利用新兴词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与活力,同时也需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精髓与文化价值,使之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扬光大,并为当下社会所接受和传承。同时,在使用各类新词、网络热词及流行语时,公众尤其是媒体从业者应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性与责任感,谨慎对待每一条信息的传播,避免因过度追求新颖而忽视了语言表达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防止这些现象对我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或损害。构建一个既开放包容又尊重历史根基的语言环境,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在传承中平衡汉语媒体新旧词语的使用

平衡媒体新旧词语的使用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旧词语的传统价值和新词语的实用性,适当地引入和使用,这样既能保留汉语的文化传统,又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汉语的繁荣与发展。

(一)加强语言教育和文化研究

加强对汉语的传统与现代内涵、媒体新旧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的教育培养,将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更多的词语资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语言教育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新旧词语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运用新的科技词语,如“智能手机”“云计算”等,来描述日常生活或者职业领域的变化。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媒体旧词语,如《论语》中的经典词句,从而丰富他们对汉语语境的理解和运用。

(二)注重语言规范与标准化建设

在新旧词语的引入和使用上,相关部门要进行科学的规范和标准化管理,避免媒体词语的滥用和混淆,防止语言的过度灵活导致混乱和误解。例如,电子商务领域中出现的新词语,如“购物车”“在线支付”等,这些媒体词语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需要规范它们的使用,以避免产生歧义。此外,相关部门可以制定标准化的语言规范,对媒体新旧词语的使用进行指导,以确保汉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三)加强跨学科研究与交流

媒体新旧词语的使用会受到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影响和制约。跨学科的研究和交流,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媒体新旧词语的特点和使用规则,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例如,在跨学科的合作中,语言学家可以从语言结构和语义角度研究媒体新旧词语的变化规律,社会学家可以研究媒体新旧词语在社会变迁中的背景和影响,文化学家可以探讨媒体新旧词语对于文化认同的影响等。通过这样的跨学科研究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新旧词语的使用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汉语。

本文从媒体新词语的角度,探讨了汉语新词语对语言文化传承的影响。新词语不仅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还对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传承的过程中,平衡汉语媒体新旧词语的使用相当重要。为此,今后我们需要加强语言教育和文化研究,注重语言规范与标准化建设,并加强跨学科研究与交流。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得以保留,并且进一步推动汉语言文化的创新发展,让汉语成为一种丰富而有活力的语言,持续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遗产。

本文系辽宁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共享研究”(项目编号:lsbkjg2024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辽宁师范大学2024年度教师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培养资助工程项目“高校品牌党支部建设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融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60200124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24年辽宁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省级立项项目“星语心愿—孤独症儿童多维关怀体系公众号平台的建设”(项目编号:S202410165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24年度辽宁师范大学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项目“教育强国视角下高校党支部助力孤独症儿童语言多维关怀体系构建”(项目编号:JSZDBKSXM2024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旧现代汉语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耕读事 新旧人
海峡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 08:08:06
新旧全球化
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文史春秋(2017年9期)2017-12-19 12:32:24
艺术没有新旧之分,只有好坏之别
艺术品鉴(2017年11期)2017-04-23 05:18:02
词语欣赏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