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接续;“航”,航行。“续航”,本义指船只的连续航行,引申为各行各业的持续发展;即在前一段航程将尽时,持续注入动力,使之再次启程,接续远航,抵达理想的终点。
深思之,它不是从零开始的“启航”,人来到全然未知的海域,缺乏既有经验的积累;也不是半途而废的“停航”,在日新月异的浪潮中迷失自我;更不是一叶扁舟的“独航”,在原子化的社会中没有得到任何外力支援。
要想让科技、经济、青春等巍巍巨轮领航而行,我们必须既要在一代代前辈凝心聚力的导航、护航下,以守正为帆,行稳致远,还要以求新求变为锚,优化细节,调整局部,灵活续航。
一方面,以守正为帆,即保持航向,让所做的努力接续到上一阶段发展的成果后,以终为始,实现成果的扩大深化。“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人迈出的每一步,都保持了上一段行走的方向,接续着先前规划的路线,才能避免触礁搁浅。例如,“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秦统一六国的发展,靠的也是守正。“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后代诸王沿袭孝公之政,在前任君王的终点上启程,持续积累国力与威势,最终一统六国。由此可见,守正让发展保持着恒定的方向,让涓滴的积累汇聚成伟力。
然而,“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我们航行的海域不是一潭死水,无风无浪,反之,当下时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巨浪澎湃。因此,一味守正求稳,会让航行动力不足。我们还要稳中求变,以创新、自新、创造为锚,为青春续航。如伏尔泰所说:“我们的本质并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创造了什么。”
新时代青年当以前辈为楷模,投入自己热爱的事业,投入各行各业,把自身炼成社会发展的能源动力。例如,防护工程学家钱七虎,潜心研究六十余载,不断突破自我原有的技术研究,为祖国“筑新盾”,为全国人民的安稳幸福保驾护航;“燃灯校长”张桂梅,打破过去的性别观念,挣脱人才培养模式的藩篱,数十年如一日地为祖国“培新苗”,为山区学子的求学梦想航程蓄力。正因有一辈辈“续航有我”的践行者,中华文明更绽新华,那我们亦可在涓涓不竭、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信念洪流中锚定人生坐标,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总之,续航的两面—求稳与求新,彼此协同。前者重全局,保持主要的航向不出偏差,使一代代人的努力积少成多;后者重细节,让人在遭遇新局面时,及时调整。实现大方向的稳定与细节处的变通,我们才能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究其本质,人的认知、见识,是来自个体的直接经验、从前辈承袭而来的间接经验,它可帮助我们更快地筛选信息、作出选择、找准方向,所以我们要选择续航,而不是自己从零开始。但是,既有的经验、航向,也困囿了人们对世界的全面认知。在日新月异的外部变化中,我们闭目塞听,也许会成为“洞穴寓言”里不自知的囚徒,成为尼采所说“眼睛就是监狱,目光所及之处就是围墙”里的目光狭隘者,成为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所说“即使我身处果壳之中,我仍以为自己是宇宙之王”里的自大者。因而,我们又要学会自新、自变,灵活调整航向,才可以打破思维定式、思维惯性。
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时代海域中,我们尽可能做到守正积累,自新优化,必能增强续航里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