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仍然是以三大治疗手段为主,即手术、放疗和化疗。在恶性肿瘤患者群体中,约70%的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在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中,放疗的贡献占到了40%。对大多数肿瘤患者来说,放疗并不陌生。但放疗时,很多患者会产生疑虑,为什么放疗需要间隔进行,放疗5天后要休息2天.而不是连续治疗呢?下面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放疗的原理简单说,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利用放射线来破坏癌细胞的DNA,使其失去分裂与复制能力,达到缩小、消除肿瘤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肿瘤周围的正常细胞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的损伤。而间隔进行放疗,正常细胞就有时间进行修复,从而减轻放疗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正常的细胞在修复,肿瘤细胞也会趁机进行自我修复吧?但在正常情况下,正常细胞受到放射线损伤后的修复能力高于肿瘤细胞。也就是说,在进行一次放射线照射后,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都受到了损伤;但在相同的时间内,正常细胞的修复程度高于肿瘤细胞。如此反复进行,肿瘤细胞累积受到的损伤就会越来越严重,直至被杀灭,而此时正常细胞仍然可以恢复。这样就达到了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保护正常组织细胞的目的。
不同状态下的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不同。比如处于“细胞分裂期”的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敏感,处于“静止期”的肿瘤细胞对放射线不敏感。每次放疗时会选择性地杀伤那些对放射线更敏感的肿瘤细胞,而敏感性低的肿瘤细胞仍然可以存活。在间隔放疗的间歇期,部分原本对放疗不敏感的肿瘤细胞,可能会进入对放疗敏感的状态,这样下一次放疗时,这部分肿瘤细胞就会被杀伤。如此反复进行,可以达到缩小、消除肿瘤的目的。
总而言之,每周放疗5次的常规放疗方案,其实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所总结出来的合理安排,可以帮助我们在治疗肿瘤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正常的组织细胞,获得更好的放疗疗效。
放疗患者除了按计划接受放疗外,在放疗期间做好护理工作,对康复也非常重要。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清洗时应用温水及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洗,尤其是放射野位于腋窝、腹股沟等处时,应注意保持放射野皮肤干燥。建议穿着低圆领、柔软棉质衣物,避免刺激照射野皮肤。外出需打伞或者防晒,避免照射野皮肤在阳光下暴晒、日光直射及冷热刺激,也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洗护及护肤用品等。放疗过程中如果出现皮肤瘙痒,不要抓挠,以免皮肤破溃而发生感染。如果发生脱皮、溃烂等异常症状时,及时告知主管医生对症处理。
放疗开始前,可以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修复已存在的口腔健康问题。放疗期间也要做好口腔清洁和护理,每日三餐后用软毛牙刷、含氟牙膏刷牙,刷牙时请勿过度用力,避免牙龈出血。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坚持每日用温水或用漱口液至少4次,进食后漱口。如果出现明显口干,可通过少量多次饮水或雾化吸入缓解。如疼痛明显,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让医生进行干预,对症处理缓解疼痛。如果发生了食管损伤,更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口腔不洁滋生的细菌随着吞咽下侵至食管黏膜,引起感染加重症状。如果感到疼痛难忍,可以告诉医生,严格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感。
患者接受治疗时,必须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主要是优质动物蛋白如鸡、鸭、鱼、肉、鸡蛋、牛奶等,以及各种豆制品、水果、蔬菜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地调整饮食,比如吞咽困难,可以吃一些质软、稀、碎且富含营养的食物。放疗期间需要多饮水,每日饮水最好在2000毫升以上。放疗期间最好保持体重和治疗定位时一致,每周称一次体重,避免过度消瘦或者肥胖,过度消瘦会使治疗时体位松动,过度肥胖会在治疗时由于体重增加使热塑膜无法扣住,从而影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