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常伴有多种代谢异常,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是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肥胖,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又增加脂肪堆积和肥胖,产生恶性循环,不利于控制血糖,同时也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糖尿病超重或肥胖患者减轻体重可以改善血糖、血压和血脂,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甚至缓解糖尿病。但体重不是越低越好,体重过低的糖尿病患者同样面临着多种不可忽视的健康风险,比如骨密度降低、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免疫力低下、感染风险增大等。因此,只有通过合理的体重管理,才有助于血糖控制,减少降糖药物使用,改善血压、血脂甚至心血管结局。体重控制长期稳定,可实现持续获益。
体重指数(BMI)是衡量肥胖程度的一个指标,但单用BMI评估肥胖并不能反映身体脂肪的分布情况。我国人群更易形成腹型肥胖。为了全面评估超重或肥胖状况,需要从体重和体脂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一般推荐体重、体重指数、腰围、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VFA)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我国体重正常成人BMI的范围为18.5~24.0千克/米2;BMI<lt;18.5千克/米2可定义为体重过低;BMI≥24.0千克/米2可定义为超重;BMI≥28.0千克/米2可定义为肥胖;腰围≥85厘米(男)或80厘米(女)可定义为超重;腰围≥90厘米(男)或85厘米(女)可定义为肥胖。
对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减轻体重是改善健康状况的重要策略。研究表明,体重减轻5%以上,患者在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方面可获得明显益处;减重达到10%或15%,可以带来更多的健康益处。但减重目标的设定应考虑个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健康状况、年龄、体重指数等因素,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减重过程安全、有效且可持续。对大多数超重或肥胖的T2DM患者,将体重指数维持在24.0公斤体重/米2以下可作为体重管理的参考目标;但对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T2DM患者,可适当放宽BMI控制目标。减重的目标不是单纯控制BMI数值,关键在于降低体内多余的脂肪,并且循序渐进,长期维持。
超重或肥胖管理要结合患者的预期目标、肥胖并发症、年龄和体脂分布等多个因素进行个性化管理(分层管理、生活方式干预、降糖药物和手术治疗等),达到目标或达到个体最大程度的减重幅度后,还要进行长期体重管理。
生活方式干预 是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长期治疗和体重管理的基础。①饮食管理。限制能量、平衡膳食、高蛋白膳食、间歇性禁食,同时要选择健康的食物来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建议选择高纤维、高蛋白质、低脂肪、含糖量低的饮食。②运动管理。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帮助身体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建议每周约300分钟中等强度的耐力活动,或150分钟更高强度的运动,以减少内脏脂肪,并预防减重后的体重反弹。但运动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切勿过度运动、盲目运动。③生活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体重和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应避免吸烟和饮酒,保持足够的睡眠和充足的水分。④心理调节。注意缓解生活中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压力、焦虑等导致不良的饮食和运动习惯。⑤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等指标,并根据医生建议,制定个体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药物治疗 在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理想时,需重视有体重获益的降糖药物使用,具体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治疗方案。降糖药物按照减重作用不同分类。①减重作用非常强:替尔泊肽、司美格鲁肽;②减重作用较强:度拉糖肽、利拉鲁肽;③减重作用中等:除上述以外的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等)、SCLT-2抑制剂(艾塞那肽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二甲双胍;④减重几乎无影响: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阿格列汀等)、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⑤对体重起增加作用: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含“格列”的降糖药如格列本脲、非磺脲类如瑞格列奈)、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等)、胰岛素。在减重达标后仍应进行长期体重管理,以避免体重反弹。
手术治疗 代谢手术,俗称“缩胃减肥”,可以明显改善肥胖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减轻体重。但需要注意代谢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术式的选择及术后管理,并且手术治疗有一定的短期和长期风险(如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吻合口瘘、深静脉血栓等,远期并发症包括营养缺乏、内疝形成等)。
妊娠糖尿病患者 研究表明,孕期体重过度增加与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等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有关。患者应根据孕前BMI确定孕期体重管理的目标,孕朔规律产检,监测体重变化,保证体重合理增长。
1型糖尿病患者 控制并维持在理想体重范围。体重增加可能与胰岛素的使用、膳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有关。严重超重或肥胖患者应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来减少过度的体重增加。
低体重患者 糖尿病患者体重过低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应引起重视。饮食上,应合理调整总热量的摄入;运动上,宜选择强度较低的运动;降糖药物使用上,选择对体重起增加作用的药物;对某些疾病导致体重下降的患者,应针对相应疾病进行治疗,改善影响体重的根本因素。
肌少症患者 肌少症是一种以全身骨骼肌肌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疾病,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老年肌少症患者应慎用具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尽早改变吸烟、喝酒、久坐的不良生活方式,并积极治疗与肌少症相关的基础疾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干预,并联合有氧、拉伸和平衡运动以改善躯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