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肺结节成“心结”

2025-02-19 00:00:00郭琳
家庭医学 2025年2期
关键词:实性误区良性

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报告中看到“肺结节”这个词。许多人一听到肺结节就会联想到肺癌,心情不由得紧张起来。其实,大部分肺结节并不是癌症。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个问题来正确认识肺结节,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什么是肺结节

在医学上,肺结节是指在肺部发现的小于3厘米的局部病变,可以通过胸部CT扫描看到。根据结节的大小进一步细分为微小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节)、小结节(直径在5毫米到1厘米之间的结节)和结节(直径在1~3厘米之间的结节)。肺结节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实性结节(表现为均匀的高密度影像)、部分实性结节(具有部分实性部分毛玻璃样影像)以及毛玻璃样结节(表现为不完全遮挡的低密度影像)。肺结节就像是肺部的“痘痘”,它们的存在可能有很多种原因,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根据结节的性质,肺结节可以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结节,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常见的良性结节包括炎性结节、肉芽肿和错构瘤。少部分结节可能是恶性的,即肺癌。恶性结节往往具有不规则的边界、较快的生长速度和其他特征,发现后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肺结节是怎么产生的

肺结节的形成有多种原因。首先,肺部感染是导致肺结节产生的常见原因之一。结核、真菌感染和某些细菌感染都可能在肺部形成结节。还有一些慢性炎症,如风湿性疾病和特发性肺纤维化,也可能导致肺结节的形成。其次,我们吸入的一些异物或尘埃,如石棉和煤粉,也可能导致肺部形成结节。肺部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也可以形成结节。

如何分辨肺结节的良恶性

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胸部CT扫描已经成为评估肺结节的金标准,可以准确地判断肺结节的大小、形态以及密度。结节的大小是评估其风险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结节越大,恶性概率越高;不规则形状、分叶状或有毛刺的结节提示恶性可能性较高;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的恶性可能性高于实性结节。

PET-CT检查和CT检查类似,但又不太一样,它使用放射性示踪剂来评估组织的代谢活动,有助于区分良恶性病变。癌细胞通常具有较高的代谢率,因此会吸收更多的示踪剂,在图像上表现为高代谢热点。但其准确性受限于结节的大小和代谢活性,比如对小于8毫米的肺结节,尤其是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PET-CT的诊断价值会受到限制。其次,某些良性病变(如感染性结节、炎症性结节)也可能显示高代谢活性,而一些低代谢的恶性肿瘤(如低级别癌症、某些亚型的肺癌),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

一般来说,对影像学检查无法确定性质的结节或高度怀疑恶性的情况,可能需要通过支气管镜或经皮穿刺进行活检,甚至可以考虑通过手术切除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如何应对体检发现的肺结节

面对肺结节,我们要保持冷静、理性对待。对临床表现无明显异常且影像学特点提示良性病变的低风险结节,可选择定期随访观察。一般来说,随访周期和频率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及患者的风险因素(如吸烟史、年龄等)来决定。常规随访包括每3~6个月或者1年进行一次胸部CT检查,观察结节是否有增长或形态学变化。如果结节影像学表现可疑或患者具有高危因素(如重度吸烟史、既往肿瘤病史等),应考虑进一步的诊断性操作,如PET-CT、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持续存在的毛玻璃样结节可能是早期肺腺癌的表现,应引起足够重视。尽管其恶性风险较高,但生长缓慢的特性允许部分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进行动态观察,定期复查CT,以监测结节的动态变化。多发肺结节的管理更加复杂,需综合考虑结节的数量、大小、分布及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评估。针对多发结节的评估应重点排除结核、转移性肿瘤等可能性,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管理策略。

肺结节的发现也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因此,心理健康同样重要。首先要通过科学的途径了解肺结节的相关知识,减少不必要的恐慌。积极面对,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医学技术和医生的专业判断。同时我们可以与家人、朋友表达自己的担忧,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如果感到焦虑或抑郁难以抑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心理疏导和治疗,缓解心理压力。

如何治疗肺结节

药物治疗通常不是肺结节首选治疗方法。但对感染性和炎症性肺结节,针对性使用药物治疗消除感染,可以减小或消除结节。影像学随访和手术干预是大多数肺结节主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目前肺结节的微创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微创手术基本上是通过胸腔镜进行的,较之传统的开胸手术,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疼痛少,住院时间短。手术方式包括楔形切除、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具体切除范围需要考虑结节的性质、大小、位置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由多学科团队(包括呼吸科、胸外科、肿瘤科等)共同讨论决定。治疗目标是尽量彻底地切除病变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功能,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无法手术或手术风险高的肺结节患者,射频消融和局部放疗是两种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射频消融通过热能或冷冻的方式消融结节,局部放疗则通过高精度放射线照射结节。

在面对肺结节时,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所有肺结节都是癌症前兆 事实上,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不会发展成癌症。仅有少部分肺结节可能是恶性的,需要进一步检查。

误区二:肺结节一定会变大 其实并不是所有肺结节都会增长。有些肺结节会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甚至有些可能会缩小或消失。

误区三:肺结节无须理会 虽然大部分肺结节是良性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定期复查和遵循医生的建议非常重要,确保结节不会发生变化或恶化。

误区四:只有吸烟者才会有肺结节 虽然吸烟是肺结节和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但非吸烟者也会出现肺结节,可能是由于感染、炎症、环境因素等引起的。

误区五:肺部肿瘤标志物(如CEA、NSE、CYFRA 21-1等)升高就是肺癌 其实这些标志物只能提供一些辅助信息,同时还受到检测技术的影响,因此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并不能独立作为诊断肺癌的依据。

误区六:发现肺结节应立即手术 手术只是其中一种治疗手段,并非所有肺结节都需要手术处理。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结节的性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肺结节:预防胜于治疗

虽然无法完全避免肺结节的发生,但采取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生的风险。①戒烟:吸烟是导致肺结节和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戒烟不仅能够减少肺结节的发生率,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不吸烟的人群要尽量远离二手烟环境,以减少吸入有害物质。②避免空气污染:尽量减少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活动,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③注意职业安全:从事高危职业(如矿工、建筑工人等)的人群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吸入有害物质。④避免感染: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⑤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护肺部健康;坚持锻炼可以增强免疫系统,改善肺功能,帮助降低患肺结节的风险。⑥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家族史者等)可以考虑每年进行一次胸部CT扫描,以便早期发现和监控肺结节。

肺结节虽然听起来让人担忧,但大多数情况下并非严重问题。通过科学的检测和诊断,我们可以明确肺结节的性质,从而制定适当的处理方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预防和管理肺结节的关键。莫让肺结节成“心结”,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面对,才能真正保护我们的肺部健康。

猜你喜欢
实性误区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22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内蒙古林业(2021年6期)2021-06-26 10:42:32
冬季洗澡的误区
海峡姐妹(2019年2期)2019-03-23 02:56:34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海峡姐妹(2018年2期)2018-04-12 07:13:37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56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8:08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华人时刊(2016年13期)2016-04-05 05:50:15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