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江宁府+苏州府”的组合由来。明朝时,今安徽、江苏、上海同属南直隶,清朝前期改名为江南省。但到了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被拆分,江苏由此产生。当时,两江总督驻江宁府,江苏巡抚驻苏州府,江宁、苏州同为江苏省省会,江苏省的得名,即源于这两个省会的首字。
安徽省名始于清朝,由当时的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虽然康熙六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二布政使司,但安徽布政使司仍长期滞留江宁府(今南京),远程遥控自己辖区的事务,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乾隆帝才将安徽省会定于安庆。
福建,是“福州+建州”的组合。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因州西北有福山,改称福州都督府,福州之名自此始。开元二十一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置福建经略军使,治所在福州,领福、建、泉、漳、潮5州与福州都督府并存,这便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
元朝,全国创设行省制度,甘肃正式设省,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首字,治所设在张掖,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甘肃省的行政区划。虽然张掖现在不叫“甘州”,但“张掖”之名早于“甘州”。
(摘自《解放日报》一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