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服务管理离退休人员的模式也应推陈出新,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求。本文针对航天研究所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堵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增效路径,以期为解决新时代精准服务管理离退休人员的痛点提供参考方向和增效路径。
关键词:精准服务;离退休;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4.023
0"引言
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是新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1]。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广大老干部怀有深厚感情,2021年12月在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讲话时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老干部工作部门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老干部制度,用心用情、尊老爱老,精细精准、竭诚服务,更好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2]。
1"精准服务管理离退休人员的现实意义
1.1"是社会需求
离退休人群规模的扩大,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离退休人员呈现“更高年龄期”“更高发病期”的后“双高期”显著特点,并且要求更长的社会服务时间[3]。梯次性的年龄层使离退休人员管理问题不断列入日程,服务管理需求量大增,尤其是社会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尚需适应和实践,急需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满足老同志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
1.2"是群众期盼
离退休人员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目前,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一些离退休人员常年处于“空巢”状态,权益保障难以实现,感情上更是缺少沟通和陪伴。老同志对文体旅游、数字技术、电子商务、智能交通和直播带货等新鲜事物无法适应,这就需要我们以“坐不住、等不及、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继续做好各项精准服务。
1.3"是现实需要
实现“精准服务管理”既是落实国家尊老爱老的重要途径,也是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以某航天研究所为例,现有717名离退休人员,其中90岁以上人员36名,85岁以上人员近183名,80岁以上人员324名,80岁以上人员数量较10年前同期增长超过40%。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20年全国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全部实施社会化管理。面对退休人员管理面临的新形势,航天科技集团党组提出了“三个永远”的总要求,即“历史功勋永远不忘、感情纽带永远不断、关心关爱永远不变”。研究所上级党委也提出了“合理待遇不降、关爱帮扶力度不减、感情纽带不断”的“三个定心丸”原则。作为国资企业下属单位应该带头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弘扬养老助老社会风尚。
2"新时代服务管理离退休人员的困境
近年来,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实践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不断走向深层次、广泛性,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效果上都取得了一定进步。当前,大部分航天企业都成立了离退休办公室,且为离退休员工的退休生活和企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对照新时代群众的期盼和国家的要求,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还有一定差距。
2.1"对工作的认识不够
部分人认为服务离退休人员只要生活上的困难及时帮助、待遇上按规定落实就可以了,对新时代离退休人员的心理需求和生活状态认识不够。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加,离退休人员普遍缺乏沟通和情感关爱。同时,当前离退休人员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和1949年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一辈离退休人员相比,他们更注重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兼得。
2.2"管理人员队伍综合素质较弱
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少、业务能力弱,在离退休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和方式的多样性上存在欠缺都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专职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在网络运用的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因为对岗位角色认知不到位,导致和老同志沟通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难以解决当前离退休同志缺乏关心关爱的现状,对现有离退休人员信息和需求掌握不及时。
2.3"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移动互联网平台建设不够完善,一些经验和资源未能得到科学地使用和配置。一是离退办公室人员与老同志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不顺畅,过往传统方式往往采用电话沟通,但一些老同志由于高龄缘故听力、记忆力下降,存在听不清、电话内容也记不住等情况。二是不同工作岗位的数据无法共享,不同岗位掌握的数据难以同步。
3"离退休服务管理的增效路径
3.1"完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信息化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精准度的有力武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要合理利用、充分利用。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从基础信息、健康数据、活动项目等多维度创新推进离退休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二是用好离退休人员数据库,提升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建立了以“一微(微信公众号)、一群(离退休联络小组微信群)、一系统(离退休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矩阵,实现了数据共享,有效提升了离退休管理服务的工作效率和与离退休人员信息沟通的精准性。
三是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信息化手段的过程应用,建立适应性强的离退休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
(1)软件平台调研。通过对主流数据库软件平台进行了解,从功能实现、成本控制等角度,选择了微软Office组件Access作为数据库平台软件,自行建设数据库。
(2)数据库表单(字段)设计。通过对现有Excel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需求,设计了离退休人员数据库表单和关键字段。
(3)系统界面设计、功能设计。根据数据表单及查询项目设计系统界面,尽量做到“界面美观、功能便捷”。
(4)数据整理录入。将现有数据库分类整理,整合同类数据,修正错误数据;采集全所退休人员证件照;格式化数据并录入系统。基础数据信息涵盖个人离退休档案、人员照片、健康状况和联络小组信息等。
(5)系统功能设计。部署至办公环境,使用便捷,通过姓名快捷查询,非常迅速、便捷;可以按照类别(离休干部,退休,街道退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老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党、退休副局级以上干部)、健康状况(良好、一般、重病、不能自理、老年痴呆、耳聋、慢性病等)、年龄、政治面貌、离退休时间、联络组等高级筛选,方便组织活动时分组分类;开展数据分析,对退休时间、年龄、性别等,快捷生成柱状图等统计图表。
3.2"加强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
实现精准服务管理离退休人员需要管理者有较强的素质,不仅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系统,同时还能够把正能量的新鲜事物积极融入服务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深刻认识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的重要意义。相关专职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掌握上级的规定,拥有工作热情,还要提高心理保健和紧急救护等知识,了解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点,进一步增强切实提高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质量的自觉性,探索更多实效、创新的管理路径和方法,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职工做政策的维护者、支持者和推动者,为高质量发展落实贡献智慧和力量。
3.3"健全完善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体系
3.3.1"分类分级创新形式开展服务管理
建立学习与文体活动制度,开设羽毛球、乒乓球、棋牌、书画等活动阵地,丰富文体活动场所,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提高离退休人员参与度。积极融入社区,鼓励离退休人员参加社区文体活动,和同伴沟通,促进心情愉悦。以建党百年、喜迎党的二十大等为契机,以参观国家改革发展成就展、院史馆、举办书画展、红歌会等形式,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庆祝互动,让离退休人员感受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变化。
3.3.2"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作用
找准离退休干部发力的结合点,搭建有效平台,在离退休人员中试行了“联络小组”制度,将全部离退休人员共划分为39个联络小组,设立8名离退休党员骨干担任联络组片区大组长,协助离退休工作部门参与到对39个联络小组的管理工作中,形成“网格化”的离退休人员管理模式。经过近3年的志愿服务实践[4],联络小组在上级精神传达、离退休人员信息搜集、困难帮扶慰问和文体活动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3.3"落实政治待遇
虽然离退休人员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但是仍然有为组织建言献策的意愿和权利,组织也需要他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而不是仅满足于逢年过节发慰问品、过生日时送上祝福。离退休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权威解读的政策规定和组织动态,更好地参与民主建设。研究所通过组织离退休人员观看全国两会、参加专题报告会、开展研讨等形式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及时了解所内及国家大事,维护和谐稳定。
4"结语
本文以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实践为基础,探索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精准服务管理质量,推动离退休人员“精准服务”及离退休困难人员“一人一策”的落地,进一步提升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精准度和老同志的满意度,确保离退休人员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怀的有效措施,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习近平对全国老干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用心用情精准服务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不平凡的业绩[EB/OL].新华社,20211221(01).
[3]协同推进健康中国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力做好新时代老龄健康工作[J].健康中国观察,2023,(11).
[4]李磊,李连友.习近平关于老年志愿服务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理论内涵及现实意义[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2):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