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题
成语“管中窥豹”,说的是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所看见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与“略见一斑”“可见一斑”连用时,比喻从所看到的一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本文题“管中窥‘豹’人”中的“管”不是竹管,而是金属波纹管;“豹”也不是奔跑的豹,而是波纹管中的构件——补偿器(又叫膨胀节或伸缩节),正常时它能吸收管道因热胀冷缩产生的长度变化,从而实现管道的柔性连接,被广泛应用于供气、供热、制冷、化工、石油等领域的各种管道系统中,以保障安全运行;非正常发生事故时,它就成了一只奔突闯祸的豹。目前全球设计、生产新型安全补偿器的主要专业生产公司江苏贝特,坐落在泰州市姜堰区民营高新技术开发区。管中窥“豹”人——就是一直“盯”着(发明、制造、推广)这只“管中‘豹’”(补偿器)的洪亮。
洪亮,江苏泰州人,江苏贝特管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发明家,中国民主建国会(下简称“民建”)会员,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机械制造、江苏大学焊接工程、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在科学技术方面,拥有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国家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等16个头衔,在补偿器行业,可谓是国内乃至世界的“首席专家”。社会职务有民建泰州市姜堰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民建泰州市委企业委员会主任、姜堰区政协常务委员、泰州市姜堰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下简称“新联会”)会长及姜堰区罗塘街道商会会长。热心公益事业,助残助弱“爱心小屋”为全国首创。
一、从打工仔到董事长
北风呼啸,冰河冻水。1965年1月,洪亮出生在江苏省泰县娄庄公社娄西大队第4生产队(今泰州市姜堰区娄庄镇娄庄村)。那个年代,贫困像一张大网笼罩着苏北平原,寒冬腊月出生的孩子,有的因热量不足而夭折,洪亮顽强地活了下来。
这里是典型的里下河水乡,家家门前流水,户户屋后系舟。夏天,河水对孩子们的诱惑太大了,几人结伴常常一起下水。小洪亮只有兄妹俩,他就跟着大的下水,经历过多次呛水,也有过沉没拍腾被人救起的危险情景。
洪亮1971年6岁上学,5年小学,2年初中,正值那个特殊年代,知识不甚重视,课堂上同学之间说笑,扔粉笔头,恶作剧,老师不敢管。2年高中,学校转入正常,1980年7月,15岁的洪亮毕业了。当他走出学校大门时,好像学了不少东西,又好像没学到多大名堂。
能写会算,在农村,洪亮就是高学历,就是响当当的人才了。大队党支部任用了他,是大队团支部书记的不二人选。但因大队主要领导关系不太融洽,洪亮如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
“荒年辰饿不煞手艺人”,洪亮不想从政,想去学一门手艺。农村吃香的传统手艺是铁匠、木匠、瓦匠、篾匠、箍桶匠,父母掰着指头数过去,铁匠学徒要抡大锤,木匠学徒要拉大锯,瓦匠砌墙小手抓不住大红砖,篾匠要劈大毛竹,箍桶匠要咬着牙紧箍,样样都要出大力气。洪亮身材单薄,力气小,一样都学不成。
“洪亮能学什么呢?”父母愁云满面。
一位“智多星”对洪亮父亲道:“改革开放了,乡亲们的日子会一年好上一年,对衣装注重了。你不如让洪亮学个缝纫,吃不愁,穿不愁。”
“哎呀,是啊,我怎么没想到?”洪亮父亲说着,在自己头上狠狠地敲了两下。
洪亮的运气真好。正在这时,泰州城东的泰东技术学校开办缝纫班,洪亮的心像轻快的小鸟飞向学校。
因为裁剪作图,洪亮知道了自己肚子里没有多少技能知识,只能借来书本补习,也由此逐渐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不到一年,自称学成的洪亮回到娄西村。所谓学成,就是会剪裁,会缝纫,能做出一般衣衫,而复杂的还得边干边学。
机遇说到就到。
乡里来了一位新任的书记陈祝生,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娄庄乡开天辟地挂出了“泰县缝拷机厂”的牌子。一问吓了一跳,这个厂引进了一位东北沈阳的工程师为技术人才,生产缝纫机、拷边机!这次招工凭关系、靠送礼根本走不通,必须凭考试成绩录用。陈书记提出,“不提高工人素质,乡镇企业永远上不去”。
乡办企业招工,每个村先推荐两个人参加考试,为此,年轻人把村部的门槛踏平了。
当工人,对农村的年轻人而言是多么向往的事啊!找关系的,送烟酒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洪亮正想着也去报个名,批不批谁能知道?村书记却大驾光临,来到他家。
“乡镇企业前程似锦,这个厂的产品是缝纫机、拷边机,钱捧在手上都不一定能买到。你学过缝纫,算是行家,希望你从大局出发,帮助乡里振兴企业。”
村书记的话热烫烫的,洪亮莫名其妙地想到“三顾茅庐”,心里想,我是洪亮,又不是诸葛亮,总不能让村书记“三顾”吧?于是不等与父母商量,洪亮声音洪亮地回答村书记:“坚决服从领导决定!”
因为爱学习,考试后洪亮榜上有名,听说是高分。“不送礼,不靠关系,提前录用”,消息在全村传扬,洪亮所到之处,村里男女老少都投来羡慕的眼光,连洪亮的父母都觉得脸上有了光彩。春风已度玉门关,洪亮似乎体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乡村氛围。因为有学历,更因为是行家,矮子里选将军,20岁出头的洪亮被任命为泰县缝拷机厂车间主任,人称“洪主任”。
时间不长,厂里就拿出了样机,经裁缝师傅试用,都伸大拇指,市场更是看好。但因资金、原材料等因素,3年里,这个厂一直“烟着火不着”,直至最后关门。
1985年,缝拷机厂刚关门,他被分配到当年最好的企业——泰县水泥厂,心里充满亮堂堂的阳光:去控制室一定能大展身手。然而现实是厂里分配他当搬运工(拖板车)。
落差太大了!
上学,学徒,进了一个“烟着火不着”的缝拷机厂,5年了,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竟然没有改变家庭贫困的面貌。
“只要挣到钱,别人能干,我也能干!”
拖矿石进料,拉水泥出货,单薄的洪亮与大家一起拖板车,天天汗流浃背,衣衫湿透,倔强的洪亮不叫苦。每月24元,当年就是高工资了,钱领到手里,他感到踏实,生活有了奔头。
家里太穷了,除了24元,还得“找钱”。
拖板车下班早,洪亮特地买了一部载重脚踏车,下班后去姜堰采购“青货”(蔬菜),让父母第二天一早卖新鲜货。拖板车壮实了洪亮,加上年轻,天天来去20公里,他不觉得有多吃力。
洪亮有一位叔爷叫洪文余,从名字看,满腹诗书学富五车,其实也没有念多少书。但就是这位墨水不多的人,算盘打起来飞快。他胸有丘壑,在当地办厂最早,历经社会转型的风风雨雨,他的通达机械厂,始终红红火火。洪亮心里若是像被茅草堵塞时,就向叔爷求教,而叔爷的每一次指点都使洪亮茅塞顿开。洪亮从心里钦佩这位叔爷,把他当着自己的引路人。
拖板车时间一长,洪亮完全适应了,一天不拖,不出汗,身上就觉得不舒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有一天,他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具有叔爷的“特质”,能干点更大的事。
再次向叔爷求教,叔爷果断地说:“你回来干!”就这样,作为人人羡慕的乡办厂职工洪亮,1987年底成了第一个辞职者。听到风声,娄庄电器材料厂马上聘用他为供销科科长。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1988年正月初四,天气严寒,河里结了薄冰,一大早,5个人撑船去为洪亮带亲。水路十八弯,离女方家不远时,船上放鞭炮。洪亮说,那时没有手机,现在想来,放鞭炮当然是喜庆,但也是报信。“噼噼啪啪”——小鞭,后是几声“嗵——哒”——大炮仗。伴随着巨大的声响,一条一尺多长的大鲢鱼飞入船舱,逗得大伙喜笑颜开。带亲船靠岸时,又一条一尺多长的大鲢鱼跳上浮着的厚厚水花生,带亲人伸手取得,又拎起上一条,两条一模一样,引得岸上看热闹的百十号人欢呼雀跃,个个称奇。
新婚燕尔,耳鬓厮磨,洪亮突然想到销售指标,心里急呀,第六天就出差了。他与新娘子陈素兰约定,一定赶在满月前回家。因为按照当地风俗,新婚满月时,洞房里要双人,不可成单。
在1988年至2005年的十多年里,除厂供销科科长和后来的总工外,洪亮先后担任泰县娄西校办五金电器厂、娄庄灯具厂、泰县海鸥电器厂、姜堰市洛克机械电子厂厂长。在这期间,洪亮抓产品创新,抓生产调度,主要精力还是在供销工作,当年他跑东北、浙江和西北。
那年头,采购原料、推销产品的人,当地统称为供销员。去扬州,古人有诗: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洪亮去扬州推销,110公里,为了省车票钱,更为了在扬州行动方便,他是带上新产品,骑车上扬州。第一次去扬州,看到路灯,洪亮稀奇极了:“想不到人世间晚上竟然有路灯照亮的地方!”跑遍扬州全城,订了一些销售合同,他又骑车去了靠近扬州的安徽天长。
都说供销员全国到处跑,游山玩水,风光无限,谁又知供销员的苦?比如,洪亮跑东北,去的时候穿得不厚,秋末说冷就冷,零下20多度,冻得要哭。火车上人挤人,一次他从哈尔滨一直站到济南,2000多公里,两天一夜,脚站肿了。后来出远差,洪亮都带上几份大报纸,预先摊在火车座位下,晚上钻进去睡觉。那种“没有人挤人”的舒坦,那种“不花钱大享受”的惬意,至今想起来,仍然令他陶醉。
只要出差,带的样品重约20斤,焦屑(炒面)3~5斤,还有瓷碗等杂物。一下车先找最便宜的旅社,安下身。晚了买不到吃的,就泡焦屑。见到要找的领导,样子要乖巧;到了人家车间,要看他们做的什么,有哪些技术,自己能不能搞;回来按每天补助1元(那时国家人员每天补助0.8元)算账,香烟、请客等等开销全在这1元里,不知道钱用到哪儿去了。当年有个供销员描绘自己“下了车像兔子,见领导像孙子,到车间像贼子,回来结账像呆子”;有个供销员会用成语,他说自己“走过千山万水,到过千家万户,说过千言万语,吃过千辛万苦”。这就是流传许多年的描绘那时供销员的“四像、四千万”。
委屈会突然降临。
有次与浙江温州的一位老板约好去取款,洪亮想到老家风土人情,说,每天上午,特别是早晨,不作兴跟人家要钱,否则人家一整天都不会顺遂,做生意可能一天都没有交易。挨到下午才去,还没开口,老板怒从心头起:“你出去!”他呆呆地站立着。见他不走,老板、老板娘还有他们的女儿,手中各有携:扫帚、竹竿、晾衣叉子,一家人追着他打。街上人见了,皆大笑,没有一个劝阻。“这是怎么啦?”遁至老远,问问一老者方知,温州地区,农历初一、十五,一整天都不能向人家讨债。
刈草刀刀有,取鱼网网空,有时意想不到网住了一条大鱼。
1988年4月,洪亮在内蒙赤峰完成了上半年的销售任务。
在河北隆化时,有一次一早,他见旅馆对面就是五交化商店,他进去想看看电炉、电炉丝之类的电器,是不是比自己推销的样子好。看来看去,只见标牌,没有实物。他就去找经理,经理听说他能供货,高兴得就差跳起来。双方立即签订了一份合同。
宜将乘勇追穷寇,他又跑了隆化其他的商场、公司、百货大楼等等,一天签下了价值3万元的合同。3万元合同是什么概念?当年他与厂里签订的责任状是一年完成1万元销售任务。就是说,在隆化,他一天完成了3年的任务!
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实在控制不住,去邮局挂了个长途电话告诉厂长,厂长在电话里笑得喘不过气来。挂了电话,洪亮耳边还是厂长的笑声。
多少天没有吃荤了,晚上洪亮找了个小饭馆,买了一碗肉丝汤。隆化的肉丝汤真香啊,打个巴掌也停不下来。
这一年,他发了货,收回款,等着拿大钱。谁知厂长让会计一算,那收入太高了,超出厂长的几倍!厂长要毁约,洪亮说:“今年的合同不应该毁,你要改从明年开始。”厂长眼红了,能听下去?结果还是从他的收入里减去3600元。
当年3600元又是什么概念?新工人进厂,第一年每月18元,第二至第五年每月分别21、24、24、27(元),年收入分别是216、252、288、288、324(元)。3600元相当于在厂上班新工人十多年的收入。用实物说话,当年3600元,能盖3间大瓦房另加1间大厨房!
做供销员,想到吃的苦、受的委屈,能哭一天一夜;做供销员,看着拿到手的钱,想到买回家的时髦用品,心里像有块蜂蜜慢慢化着,总是甜津津的。
钱这东西真是个怪物,没有它,寸步难行,甚至饥寒交迫;多了它,花天酒地,纵欲难耐,甚至犯罪入狱。曾经有人盘点当年发了财的供销员,许多人不能把握翻了“船”,有的成了“落汤鸡”,有的“溺水而亡”。
如今,洪亮成了名人,许多人说到洪亮,不是称赞他能赚钱,而是佩服他赚了钱后“稳得住”。稳得住的原因,当然因为他经历过贫困,经历过销售的种种艰难和委屈,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洪亮积累了一定资金后,有了更高的追求。
2005年的一天,洪亮又带着水果去看望叔爷。他把自己的家底和想法向叔爷和盘托出。叔爷听了又惊奇又欣慰,对洪亮说:“你遇上好时代了,人,有机遇就要轰轰烈烈,不要躲躲藏藏。上产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遇到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说着站起身来,拍拍洪亮的肩膀接着说:“如果我是你这个年纪,一定再大干一场!”
临别,叔爷语重心长:“好孙子啊,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后面看着你在正道往前走,如果看到你走岔了,洪家的‘家法’等着你!现在我老了,但你别忘了,我还在后面盯着你看!”
洪亮禁不住抱住叔爷热泪盈眶。
就在这一年,奋斗了25年,时值40岁的洪亮终于在工商部门注册了“江苏贝特管件有限公司”,自此,他成了一个民营公司的董事长。洪亮遇事有远见,为避免将来工厂搬迁,他申请在泰州市姜堰区的“民营高新技术开发区”建造了厂房,从偏远的乡村走进了城市。
二、从学徒工到发明家
15岁学缝纫时,看着老师在黑板上画图,洪亮知道自己肚子里墨水太少了。从那时起,他开始自学数理化,有不懂的就去请教家住附近的老师。一个秋天的晚上,洪亮在油灯(那时家中未通电)下孜孜以求,约莫1个多小时后犯困,他想,在桌上趴一会儿再学,谁知,这一趴,直到天蒙蒙亮才醒来。油尽灯灭,他鼻孔里全是黑灰。
岁月奔腾,40年仿佛一眨眼,乡里办泰县缝拷机厂时,引进的那位沈阳工程师,洪亮至今记得他的名字——金赫昆,是位朝鲜族人。金师傅真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师,他利用铁路上扳道岔的原理,将缝纫机与拷边机设计成“合二为一”,缝纫机工作时,拷边机休息,节省了材料和机械的空间,深受试用者赞扬。
洪亮经常就机械制造方面的疑问请教金师傅,金师傅有问必答,不忙时还展开讲,这让洪亮“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有一种心明眼亮的感觉。金师傅让洪亮意识到,将来是工业化大生产,没有足够的知识,根本不能驾驭精密先进的机器。在这期间,洪亮参加了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习,不懂的就问金师傅,终于自学取得大专毕业证书。现在他还坚持学习南京大学管理专业的课程。那时洪亮每天在厂里吃午饭,为了报答金师傅,他就把母亲给他用于炖蛋的两只鸡蛋送给金师傅。记得有一次在金师傅宿舍,他从口袋里往外掏两只鸡蛋时,不小心破了一只,又可惜又难堪。
如果说裁剪让洪亮知道了学习,那么,工程师金赫昆就是在洪亮的血液里注入“创新基因”的人。从那以后,凡遇到机械设计、机床使用、零件配置等等,洪亮总会想到金师傅,如果金师傅在,他会怎样改进?
2003年,村里4个厂合并创办了泰县亚光波纹管厂,38岁的洪亮接触到波纹管补偿器。谁能想到,这个接触让他后来的人生大放光芒!据洪亮介绍,补偿器技术是欧美20世纪40—50年代创新开发的产品,中国引进、消化、吸收、仿制,产品性能有所提升,但安全系数不高是它的弱点。随着石油、天然气、制热、制冷等波纹管的大量使用,安全系数不高的补偿器,在生产生活中凸显,就像村庄突然出现了奔突闯祸的豹子。
“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小打小闹,可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另辟蹊径。”一次知道某地管道事故后,洪亮心血来潮。
“真是瞎操心,你算哪根葱?”洪亮的脸微微发烧了。还得请教叔爷。
叔爷听罢,问洪亮:“你是不是绝顶聪明的人?”
“不像是。”
“你笨不笨?”
“不算笨。”
“那你和我一样,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告诉你,我们这样的人,要想有一点成功的把握,只能做一件事,心无二用,盯着这件事干。”
自此,洪亮与补偿器“杠”上了。
业余时间,走路想,喝水想,吃饭想,睡觉想,洪亮痴了。
画图,画图,画图……一张,一张,一张……画来画去,兜去兜来,转了几圈,又回到原来补偿器的图纸上。
一天饭后,他发现原来的一大堆图纸烂在车间前面的泥土里,上面开出了一朵大红花,红得就像燃烧的火……他突发奇想,有了新的思路,立即绘出了完全不同的图纸,车间马上拿出了样品,经过高温、高压测试,完全成功!五六个工人一起把他抛向天空,却没能接住落下的他……一惊,原来是梦,白日做梦。
白日做梦也是梦,梦里新绘的图纸虽然模糊不清,但他记住了两个元件——杠杆和轴承!
想到金赫昆师傅。
跳出原有框框,设计、画图、修改、集思广益、拿出样品、测试……失败,失败,还是失败……重头再来,设计、画图、修改、集思广益、拿出样品、测试……初步成功!
反反复复,复复反反。
整整3年,2005年初步定型。洪亮向镇、市主管工业的领导做了详细汇报。就在这一年,根据姜堰市领导的决策和建议,“有信心有风险”的洪亮就用这个产品注册了一个公司——“江苏贝特管件有限公司”。
春花,秋月;秋月,春花。至2024年,江苏贝特管件有限公司的洪亮和他的团队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108项,是目前国内旋转补偿器行业拥有专利数最多的公司。他们申请的PCT国际发明专利在美、加、英、法、德、俄、印、西班牙、荷兰、南非、巴西、印尼等13个国家获得授权,而在美国和欧洲国家已取得了发明专利16项。这就使江苏贝特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在旋转补偿器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有力增强了我国在该产品国际标准竞争中的话语权。
洪亮介绍,旋转补偿器的直径越大,制造和检测难度越高,企业正常生产的补偿器直径不超过1米,其中的卡点就是没有相匹配的旋转补偿器模拟工作试验台。
为此,贝特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购置了6000T锻压机、激光切割机等高端设备。洪亮团队自主设计制造,反复试验,历时一年建成1.6米的旋转补偿器模拟工作试验台,为全球最大口径。在此基础上,洪亮团队还研发出行业独有的全自动气密试验机、数字化补偿器疲劳试验操作系统。依靠这些“独门绝技”,如今企业生产的补偿器最大直径达到4.5米,可以满足当前全球所有客户的规格要求。
“以‘智’提‘技’,生产出别人不能生产的产品,企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洪亮说。作为深耕补偿器行业多年的高级工程师,洪亮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多次组织科研团队和国内外专家交流探讨补偿器领域的核心技术。耐高压、高温是补偿器生产的最大技术瓶颈,传统补偿器采用保守的自然弯补偿,承受压力最高10.0Mpa、温度450℃,无法满足高压高温工况。洪亮团队迎难而上,借助智能化高端设备,优化每道工序,创建独特的编程软件工艺,能准确控制机器人活动空间,大幅度提升焊接精度。公司生产的新型耐高压高温一体化无泄漏旋转补偿器承受压力高达30.0Mpa、最高温度650℃。
洪亮主持和参与《JB/T12936—2016旋转补偿器》等8项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
他先后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代表作有《热网管道补偿新理念——免维护无推力旋转补偿器》(刊《热力工程与设备》2006年第1期),首次系统提出了新的旋转补偿器理论体系;《旋转补偿器的几种焊接方法》(刊《机械工人》2008年第3期);《BTC耐高温高压免维护旋转补偿器补偿方法最新突破》(刊《城市集中供热新技术新设备应用》论文集,2009年);《管网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性能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刊《能源与节能》2014年第11期)。
他主编和参加编写行业书籍有《机械制造基础》(高等院校教材,列三主编之二);《波纹管膨胀节安全制造使用指南》(工具书);《供热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项目》(教材)。
2018年由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厅等5厅(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技厅授牌的“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在江苏贝特管件有限公司设立,合作高校是江苏理工大学。洪亮任驻站站长、企业导师。他对华龙龙等7名研究生的《旋转补偿器外套管缩口成形数值模拟及力学性能研究》等7篇成果论文做了设计指导和修改。
2019年,洪亮获“中国企业创新发展十大新锐人物”称号,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为其授牌。
2024年11月22日,江苏贝特管件有限公司洪亮团队的科技成果“高压管道新型旋转补偿器技术及应用”,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持,由蹇锡高(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主任委员的评价委员会评价为“该产品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9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发明专利,技术水平总体达到国际先进,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在科学技术方面,洪亮拥有国家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等16个头衔,在补偿器行业,他可谓是国内乃至世界的“首席专家”。
即使已经过去8年,洪亮对2016年5月大洋彼岸的那个午后记忆犹新。
当时他随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赴美访问,在美方EJMA(美国膨胀节制造商协会)专家接待团面前,洪亮对“中国制造”的旋转补偿器进行简单介绍后,美方临时请求增加会议议程,邀请洪亮对全美本行业数十位专家,系统介绍了旋转补偿器的有关技术,得到美国同行由衷的赞许。事实证明,洪亮和江苏贝特管件有限公司的一小步,成了中国补偿器行业彻底解决“卡脖子”技术,整体突围的一大步。
“那一刻深深感觉到,我们江苏贝特在旋转补偿器领域就像一只豹子从跟跑变成领跑,我们成了这一领域的‘华为’。”洪亮回忆当时的情景难掩激动。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市场化,洪亮带领江苏贝特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隐形冠军”之路,这也是中国制造实现超车的经验总结。
2016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到江苏贝特视察调研。在车间补偿器旁,洪亮汇报说:“在我看来,中国不缺少创造,缺的是如何让创造‘落地’。贝特发明出新的补偿器,填补了行业空白,我们趁热打铁制定企业标准,完善后成为国家行业标准。从发明样品到制造产品,实现了让中国创造到中国制造,从制造产品到推广成品,形成产业和市场。”
2017年,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石油化工装备专业委员会将补偿器技术中心落户江苏贝特;2018年,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授予江苏贝特“2018年度优质供应商”牌匾;新疆天业(集团)吴彬(高级工程师)撰文称,江苏贝特的新型补偿器与传统补偿器比较,安装方便、终生免维护,安全性能好,使用期10年以上;2024年4月,工信部授予江苏贝特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贝特承担旋转补偿器国家火炬计划2项、星火计划1项,产品获“中国驰名品牌”“中国好技术”称号。
20年来,江苏贝特生产的各种新型补偿器为中石化、中石油、万华集团、北京大兴机场、冬奥会等央企和重大工程提供了安全项目保证,这类补偿器终于成为“被驯服的温和豹子”。
酒香不怕巷子深。因为洪亮和江苏贝特的发明创造和产业化成就,应邀和慕名而来的专家学者络绎不绝。清华大学倪维斗院士、东南大学苏春教授等与之洽谈“产学研”合作;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压力管道元件试验中心、中国兵器总公司、中国膨胀节协会、北京势力集团、中石油塔里木油田、江苏特检局等,或视察检查,或签订协议;美国和欧洲(英、法、德等)专家多是考察研究。洪亮说,这些活动的开展,爆发的“探索火花”,将会强有力地推动贝特的科技进步,让贝特的未来更具潜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部署。长期在“产学研用”一线实践的洪亮由衷地觉得,这话说到自己的心坎上。他说:“我国传统产业的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非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让传统产业老树开花,催生新产业、新动能。贝特的实践表明,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的出现孕育了新质生产力,直接降生了更高质量、更优性能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高附加值的技术红利。”
采访时,洪亮的手机不断有电话闯入,他干脆按下喇叭。于是我听到一个客户的心声:“洪董事长啊,你们的补偿器,我不问质量,就问我们的那批货什么时候能拿到?”
三、从小家庭到大社会
洪亮生有两女一子,想到自己因为那个特殊年代,接受的教育不完整,系统性不够,以致后来的“补学”十分困难和艰辛,他要让子女接受完整的教育。一年一年,他把关心小家庭和关注大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2012年,47岁的洪亮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是泰州市姜堰区的第一个民建会员。自此,他兼任姜堰区政协常委、民建姜堰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民建泰州市委会企业委员会主任、姜堰区新联会会长及罗塘商会会长。
一个企业的董事长,还兼这么多社会职务,难道有三头六臂?
原来,他有了儿子洪磊的助力和接力。
洪磊(1992年9月生)曾在江苏省姜堰中学读高中,2010年以全校理科第二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去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回国在上海等地工作历练5年后,于2019年回到江苏贝特任总经理。洪磊现为机械制造专业工程师,加入了九三学社。现任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补偿器技术中心副主任、全国管路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泰州市姜堰区欧美同学会会长等。
有了儿子洪磊的助力和接力,洪亮多少年来从心里热爱的社会工作、公益事业如虎添翼。
参政议政。他常常结合工作实际,在车间、部门、本地、外地、甚至外国调查研究,作为区政协常委,近年来洪亮所在的基层委员会提交《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等政协提案10多份,有7份被评为“优秀提案”。他自己动手并组织民建会员提交社情民意信息100多篇,其中30多篇被全国政协、省政协、省民建、市政协等采用,1篇获省领导批示,1人被民建中央表彰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2人被民建省委表彰为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洪亮注重参政议政人才培养,他采取“结对子”、牵头举办参政议政沙龙等方法,“在碰撞和交流中拓展思路,激发履职活力”。
组织建设。洪亮注重学习中共党史,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他把公司新办公楼第二层(整层)1100平方米布置为“民建会员之家”。设有展示区、会议厅、交流室、档案室、培训场、活动区等,成为组织建设的阵地、履行职能的平台、展示形象的窗口。“全省优秀民建会员之家”牌匾,不禁让人想起饱满的风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家、律师、琴棋书画艺术工作者、新媒体工作者等被称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初步统计,泰州市姜堰区有7万多人。因为洪亮任泰州市姜堰区新联会会长,泰州市委、姜堰区委统战部就常利用贝特公司的会场优势组织活动。大家献计献策,动起来,做起来,为社会事业加油助力。
助残解忧。贝特与民建会员企业一起,在姜堰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建成“天力铁芯·爱心果园”,种植3万余元果树,助力残疾人增收。10多年来,洪亮以罗塘街道商会会长的身份,组织发动几百家会员企业拿出适合的岗位,通过专场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帮助300多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洪亮被泰州市政府聘请为“泰州市首届残疾人创业导师”,在助残创业中,洪亮对20多位残疾人进行“创业指导”,其中有两位被评为泰州市残疾人创业标兵。姜堰区三水街道桥头村的薛爱中患小儿麻痹症,但精于服装技艺,在上海等地打工多年后,2016年与妻回乡创业,以外贸单为主,企业发展平稳。受新冠疫情影响,他们的业务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洪亮很快来到薛爱中面前,了解后建议,除了做服装加工外,还得创立自己的品牌。姜堰本地企业众多,工作服数量大,可以考虑为主攻方向,还可实施个性化定制。另外,也可凭借自己残疾人的身份,打造爱心品牌。接受洪亮指导,薛爱中的企业有了明显的起色。姜堰区三水街道的唐小刚因工伤手部致残,2016年创办公司,专门制作、加工车船阀门,年销售额超过300万元。因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公司艰难。洪亮考察后认为,只有研发属于自己的产品,企业才能够长远地走下去。在创业导师洪亮的提示下,唐小刚设计出残疾人辅助行动工具产品,洪亮表示,如果有机会,贝特可以与唐小刚共同研发同类产品。在平时的调研中,洪亮了解到,残疾人持有的残疾证,从申报到批准要一年以上时间,这段时间,他们生活有诸多不便,且享受不了相关福利,即“生活有需要,政策够不到”。为此,自2022年以来,洪亮在罗塘街道,全资投入建立以企业冠名的“江苏贝特爱心小屋”,免费提供残疾人及困难群体辅具。实践以来已有300多人次的残疾人和居民享受此项便民服务,社会反响良好。此举获评“江苏省残联2023创新创优项目”,被中国残联认定为全国首创,2024年11月引来《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洪亮还将在全区推广“爱心小屋”。
助学助困。2015年公司有职工提出,寒暑假期间,孩子在家无人关照,上班心神不宁。洪亮与公司工会组织商量决定,让这些孩子来公司教室学习,请原来受到公司资助的大学生辅导。每天免费供应午餐,并安排到蒋垛苏维埃纪念馆参观学习等。这一举措让职工从心里感激和热爱自己的“贝特”。公司先后帮扶困难和伤病员工40多人,累计金额80多万元。帮扶困难学生、困难个体30多人,捐助40多万元,其中绝大多数学生考上大学,一名女生2024年考入北京大学。公司多次组织义卖义捐活动,捐助50多个困难家庭,累计捐助100多万元。组织对口捐助“民建宝宝”,常态化慰问孤寡老人、老红军战士、抗战老兵等。多年来他一直为困难家庭送年货和年夜饭,每年约50份。他还运用提案、社情民意、协商议事、聘请公益律师等方式,阻止“校园贷”等危害学生权益事件的发生。
助村振兴。洪亮组织民建会员响应河北省丰宁帮扶工作、江苏省宿迁花园村梨树认养及民建泰州市委开展的相关服务活动。洪亮联系本地娄庄镇先进、新龙、马赛3村,摸清服务需求后,购买货车帮助马赛解决农产品运输困难,疫情期间组织会员帮扶该村销售滞销农产品。为先进、新龙两村做强特色产业、创建田园乡村献计出力,也做出了成效。组织捐资修路、护坡等基础工程,常态化开展“健康乡村行”活动,组织民建会员举办“健康讲座”。
做这些事的时候,他们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常做常新。2024年,洪亮带头并组织会员企业家捐赠9万多元,助农助企,助学助残,擦亮民建“思源工程”服务品牌。
洪亮长期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多次获得省、市、区表彰,2023年11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2023中国关心下一代爱心行高质量发展公益盛典”仪式上,洪亮被中国关工委、教育部等12部委联合授予“2023中国关心下一代杰出爱心人物”称号。贝特公司被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关心下一代爱心行组委会评为“2023中国关心下一代爱心行先进单位”。
因为管中窥“豹”(发明、制造新型补偿器)的成功,洪亮向上,向善,从打工仔到董事长,从学徒工到发明家,从小家庭到大社会,人生的变化不可谓不大。采访快要结束时,不待我发问,洪亮站起身来感慨万千,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人生啊,就像游泳,没有不呛水的,如果因此不再下水,从此就失去了奋斗的乐趣;如果能游,但不按航道,容易误入旋涡等险处,受伤甚至丧命;只有不断搏击风浪,有耐力,才有可能到达无比壮阔、威武雄壮的潮头。所有到达潮头的人,难道不应该从根本上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能够参加这一场游泳?答案其实很简单,也很明了,因为我生逢一个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
作者简介:
高泰东,江苏泰州人,1966年夏高三毕业巧遇高考废停,1977年冬参加恢复的高考入学。研究员,作家,曾获江苏省政府、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责任编辑: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