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

2025-02-16 00:00:00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5年1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模型

随着大模型的崛起,AI技术已成功跨越界限,广泛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以惊人的速度重塑着世界。

在国内,各大科技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大模型: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大模型、科大讯飞——“讯飞星火”大模型、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等,它们各自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有的专注于文本到图像、视频的创新生成,有的则深耕于长语言文本的处理与优化,展现出多样化的应用潜力,共同推动着AI技术的繁荣发展。

《新华社》

“百模大战”打响,并非言过其实。目前,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的大模型已达190多个,注册用户超6亿。今年来,各家大模型全面降价,甚至一降到底免费调用。“不要去卷模型了,卷应用吧”,某知名企业多次表达这一观点,映射出大模型赛道竞争已进入卷生态、拼“获客”新阶段。

“应用为王”,这一理念在大模型技术发展与落地中尤为重要。业内人士普遍认同,大模型真正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要为用户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随着“人工智能+”行动向纵深推进,期待在多方协作下,大模型技术乘着“飞轮效应”之风,既赋能千行百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又在不断落地应用中反哺技术迭代与性能提升,开辟大模型应用新的境界。

《人民融媒体》

去年以来,人工智能大模型浪潮持续涌动。国内外一大批创新企业和高校院所加大研究力度,纷纷推出各自的大模型产品。数据显示,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超100个。

过去一年,国产大模型取得了长足进步,大量高质量模型百花齐放,助力中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头羊之一。“大模型之所以能对产业界产生重大影响,是因为其通用的理解推理能力以及智能和潜力。”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说,随着国产大模型逐步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最擅长的场景优势、数据优势将发挥出来,大模型将真正成为赋能千行百业的新质生产力。

《央广网》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蓬勃发展,新应用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大模型滥用和恶意使用等现象,如何统筹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大模型是否安全决定了其能否被人类信任。据统计,截至2024年7月,我国完成备案并上线、能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已达190多个,各行各业正在积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化升级浪潮。北京市网信办副主任潘锋表示:“针对大模型内在的安全,要建立健全大模型从研发、上线、到运行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完善人工智能安全的服务生态,增强人工智能的便利性、稳定性、可靠性,提升人民群众的感觉度和幸福度。”

《环球网》

人工智能(AI)技术在经历几年的高速发展后,终于在2024年开始取得井喷式爆发的成果应用。无论是今年年初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带来的巨大冲击,还是全球多地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AI机器人开始在各行各业投入使用,或者是今年年底“美众议院提交1547页预算被AI精简到116页”的牛刀小试,都展现出AI技术正在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与此同时,AI发展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加深全球范围的技术鸿沟、挑战传统社会的伦理价值观、泄露个人隐私和构成新的网络安全,以及AI对于能源的巨大消耗、全球可用训练数据的“紧缺”等,也日益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成为AI未来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财经》

如果说算力、算法和数据等,正在影响着国内大模型的国际竞争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那么大模型价格战,则显示国内企业沿用的还是流量经济战略,追求的还是规模经济,其市场竞争策略就是在企业战略资源的配置上,强调通过高强度的烧钱来尽快获取市场份额,实现赢者通吃。

这种流量经济的打法在归纳逻辑的自动化生态下确实奏效,但在AI时代并不一定奏效,尤其是在诸如卷积神经网络等机器自学习为主的人工智能下,硅基智能体愈发带有类人意识,正逐渐从数字孪生向数字原生迈进,硅基智能体也开始用演绎逻辑替代归纳逻辑。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大模型价格战遮盖了国内企业在算力、算法、数据质量、认知和企业敏感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改进空间。回归产品和服务战略,强化创新意识,中国经济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真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模型
一半模型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p150Glued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及分布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与就业
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数读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