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体”照相馆因其以独特的拍摄技术和精美的后期处理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海马体照相馆的证件照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还因其高质量的拍摄和制作而在市场上独树一帜。
近年来,有考研单位发现使用海马体照相馆拍摄的证件照存在失真问题,这可能对考生的身份识别和考试公平性产生影响。因此,这些单位明确禁止使用海马体照相馆拍摄的证件照。这一决定无疑对海马体照相馆的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证件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关注。
《长安观察》
从来没有哪种审美标准被称之为绝对正确、理所应当,自然界尚且推崇“百花齐放才是春”,现代社会又怎么能苛求丰富的个体展现出统一的面貌?单一审美观的横行,只会绑架生活方式、放大社会焦虑。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告诫人们,“一旦拱手将自己的感官和神经系统交给别人,让人家操纵了——而这些人又想靠租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和神经从中渔利,我们实际上就没有留下任何权利了。”
“原生”版照片可能是不够完美,恰恰是这份不完美才是独一无二的,是证明我们“存在”,且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的点。多从滤镜中走出来,遏制PS的执念,或许才能够更好地接受自己、真正地欣赏自己。
《企业观察报》
证件照已成为当代年轻人展示自我形象的重要方式。年轻人越来越渴望掌控自己在外界呈现的形象,因此围绕一张小小证件照的“精心包装”背后,是他们对自我认同和表达的诉求。在这样的心态驱使下,证件照的“P图”风潮也随之而起。主打“精致证件照”服务的海马体,正是以满足这一需求而深受欢迎。然而,无论自我表达的需求多么强烈,证件照本身的严肃性不可消解。
适度“P图”固然能改善个人形象,但过度修饰后的证件照,在失去自然真实感的同时,还可能被贴上“肤色白”“大眼睛”“高鼻梁”等固化审美标签,不仅让照片变得千篇一律,更削弱了证件照的身份识别功能。要知道,就考研报名而言,证件照“真”的需求远超“美”的需求。真实的证件照即便不完美,也无碍身份核验,但“美”而不“真”的照片,却可能给审核和验证带来阻碍。
《中国新闻周刊》旗下“有意思报告”
时间倒回至六年前,以海马体为代表的新型照相馆一下子火了,拍一张“最美证件照”发朋友圈,成为不少人走出校园、步入职场的一种仪式。
海马体采取化妆、摄影、修图、取片一整套标准化流程,把拍证件照从街头小店开盲盒式体验升级到有了统一的审美标准。就这样,自2014年创立至今,十年时间,海马体成了全国最大的连锁摄影品牌,拥有657家门店。作为对比,已经有三十余年品牌历史的“金夫人”婚纱摄影,截至2020年门店数量也才417家。
“标准化”成就了海马体,也成了海马体最大的痛点。
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和声量的扩大,海马体的标准化审美开始受到质疑。在社交网络上,“网红脸”“修图太狠”“千篇一律”等评论层出不穷,曾经被认为满满“高级感”的最美证件照开始“变味儿”了。
除了证件照“美得不像真人”,经过几年的爆火,快时尚照相馆的创意写真模板也被看腻了,“不出错,难出彩”是消费者的评价。
有网友对比海马体历年圣诞照,要么把自己包装成礼物,要么就是麋鹿、小丑、天使、精灵……好几个人的新年照似乎只换个脸,衣服、背景、姿势、角度甚至妆容几乎都一样。“美是挺美的,但大家都一样就没劲了。”
然而,也有专业人士指出,个性化玩法虽好,但很难规模化。“时间、人力成本高,导致价格不会便宜;一些剧情设定对顾客的表现力要求也高。”
或许,这就是海马体们为什么明知道什么是美,却依旧坚持“流水线审美”的根本原因。
个性化时代,控制成本和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商家去平衡。
《中国企业家》
海马体其实还在不断进化,光是店型就已经细化到了家庭、国风、爱情等风格。但不得不说,技术,尤其是AI对线下摄影行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2023年以来,包括妙鸭、Remini等在内的多款AI相机应用上线,修图2分钟,只需3.9~9.9元。而海马体在一线、新一线城市证件照单张包含服化、拍摄、修图、打印照片价格则在139~169元。巨大的价格差异,让海马体会被AI应用取代的观点,甚嚣尘上。
当然,用户审美的迭代、机构要求的更新、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变迁……这一切不只是海马体的生存难题,也是“海马体们”等无数线下写真照相馆面临的课题。
目前看,海马体的几个核心指标表现还算稳定。公司方面透露,在国内大约有600家直营门店,是市占率第二的天真蓝门店数量的5倍左右。
不得不说,海马体仍然有不少拥趸。海马体还准备扩店,下沉市场是重点。
旅拍也是海马体的一个新场景。海马体此前除缦图婚纱品牌的业务外,重点拍摄都在室内,此次进入户外领域,主要来自用户的建议。
它甚至开始“一体化”。海马体旗下美妆品牌WINDCCI成立于2018年,这一业务正是来自于写真业务的延伸。
变革迅猛而残酷,13岁的海马体,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证明一个问题:我没有“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