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世界

2025-02-16 00:00:00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5年1期
关键词:中微子强磁场水分子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

11月20日,位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 江门中微子实验的首要科学目标是解决国际中微子研究的核心问题——中微子质量顺序测量,并同步进行多项重大前沿交叉研究。根据设计,当中微子进入探测器内部,与液体闪烁体发生作用后会发出极其微弱的光,数万个光电倍增管可以将其捕捉,从而供科学家分析研究。

我国科学家在月壤中发现富含水分子的矿物

基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月球上一种富含水分子和铵的未知矿物晶体:六水氯化镁铵。这一发现标志着首次在月壤中发现了分子水,同时揭示了水分子和铵在月球上的真实存在形式。月球表面水合矿物的发现是对月球水和铵研究的重大突破,为未来月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天文学》。

我国科学家首次“看到”冰表面原子结构

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国产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看到”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并揭示其在零下153摄氏度即开始融化的奥秘。该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多位审稿人评论称,团队对冰表面进行原子级成像是重要的技术创新,这些发现可能对大气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创造世界水冷磁体技术新高峰

9月2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了42.0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稳态强磁场是开展物质科学前沿研究所需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是推动重大科学发现的“利器”。在强磁场实验环境下,物质特性会受到调控,有利于科学家发现物质新现象、研究物质新规律,为物理、化学、材料和生物等学科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我国科学家首次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德国基尔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高能粒子及辐射探测数据,结合火星大气粒子传输模拟, 首次构建了火星空间完整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质子能谱,这项研究对火星空间辐射环境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中微子强磁场水分子
多少水分子才能称“一滴水”
科教新报(2021年11期)2021-05-12 19:50:11
带电粒子在圆形边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圆形边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直边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第三类中微子振荡的发现
——2016年自然科学一等奖简介
物理通报(2017年3期)2017-03-03 03:08:25
为什么湿的纸会粘在一起?
科学之谜(2016年9期)2016-10-11 08:59:04
发现中微子振荡从而证实中微子具有质量——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物理通报(2015年11期)2016-01-12 00:44:05
强磁场对非线性光学晶体ZnGeP2 生长及性能的影响
上海金属(2015年1期)2015-11-28 06:01:14
太阳中微子之谜
飞碟探索(2015年3期)2015-09-10 07:22:44
科学家设计新实验探寻惰性中微子
环球飞行(2014年6期)2014-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