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创:荒漠之境 拯救濒危野骆驼

2025-02-16 00:00:00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5年1期
关键词:野骆驼跟踪器中蒙

从测绘遥感跨界到濒危物种保护,借助科技力量还给野骆驼一个安静祥和的家园,这是一种“科技向善”的中国力量。

——刘少创

拯救濒危

野骆驼,中国一级保护动物,极旱荒漠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分别将其列为加以保护物种和极度濒危物种,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和蒙古西南部戈壁沙漠地带,现存数量仅1000峰左右。

2011年,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遥感科学家刘少创在罗布泊深处参加“嫦娥三号”月面巡视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外场试验时,首次看到野骆驼,由此开启了运用遥感技术跨界守护濒危野骆驼的历程。

由于数量极少,而且分散于20万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想要监测野骆驼栖息地难度极大。此前,科学家只能依靠蹄印和粪便以及红外相机获取的照片进行研究分析。而遥感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多尺度动态监测的优势,利用卫星定位对野骆驼进行跟踪,并利用遥感技术对其栖息地的变化状况进行观测,相比依赖人类观察效率更高、范围更大,也更可持续。为此,刘少创开始带领课题组自筹经费,利用自身资源进行科研观测。

2012年5月,刘少创在野骆驼保护区管理局协助下,给野骆驼安装了中国境内第一个跟踪器。随后深入库姆塔格沙漠,寻找到几十峰野骆驼,并分别为不同群中的5峰野骆驼安装了GPS卫星跟踪器。

此后十多年间,他带领团队驻扎茫茫沙漠,定期追踪野骆驼;实时检测野骆驼的水源地情况,遇到冰冻或干旱缺水,第一时间进行水源引流;在水源地附近给狼群设下牢笼,给狼带上追踪器收集狼群活动区域信息,对野骆驼提供精准保护。并以卫星跟踪数据为基础,建立了野骆驼生境适宜度模型,为制定更加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发现,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野骆驼活动区域正在缩小,中蒙境内的野骆驼分别有向海拔较高的阿尔金山和较寒冷高纬度地区移动的迹象。

因此,他呼吁扩大新疆、甘肃等地的野骆驼保护区面积,建立范围广、保护力度强的野骆驼国家公园;打开中蒙边界的铁丝网,成立一个中蒙跨国的自然保护区,如果野骆驼生存的空间变大了,生存的机会就会更大。

2024年2月,刘少创凭借“运用创新技术拯救濒临灭绝的野骆驼”项目获得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他表示,从测绘遥感跨界到濒危物种保护,并不是为了“尝鲜”,而是借助科技力量还给野骆驼一个安静祥和的家园,这是一种“科技向善”的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野骆驼跟踪器中蒙
远方的野骆驼
光伏跟踪器阵列跟踪精度的测算方法研究
太阳能(2022年3期)2022-03-29 05:15:50
浅析一种风光储一体化跟踪器
太阳能(2020年3期)2020-04-08 03:27:10
万岁!中蒙友谊(男女声四重唱)
草原歌声(2019年3期)2019-10-17 02:20:06
超长待机的自行车位置跟踪器
双向多轨迹判定方法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研究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罗布泊又见野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