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檀栋:冰川科考 巅峰使命

2025-02-16 00:00:00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5年1期
关键词:冰芯科考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这片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气候变化驱动器”的广袤地域,不仅在地理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在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姚檀栋将他的科研生涯与青藏高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尤其在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开拓和发展了中国的冰芯研究。他始终坚信:“青藏科考是篇‘大文章’。揭示未知之谜,科学家永不止步”。

姚檀栋与冰川结缘在1975年。大学的第一堂课上,“中国现代冰川之父”施雅风先生讲述巴托拉冰川考察的经历启发了姚檀栋的人生志向。1990年,姚檀栋在结束了在法国、美国为期两年的博士后深造后,毅然决定返回祖国,入职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在此期间,美国专家汤姆森提出高薪挽留,但在姚檀栋的游说下,汤姆森成为他的合作伙伴,一同来到中国进行青藏高原冰芯研究。1992年,姚檀栋和汤普森等中美科学家登上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帽,钻取了目前中低纬度地区长度最长和记录时间最长的冰芯——长308.6米、年代跨距超过70万年。通过研究此冰芯,已详细恢复自末次间冰期以来各种时间尺度上的气候环境变化记录。

冰川是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的密码,而冰芯蕴藏着核心证据。海拔越高或者越古老的冰川,冰芯科学价值就越大,但也最难采集。经过多年努力,姚檀栋和科研团队在冰芯与全球变化、冰川变化与寒区环境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姚檀栋通过对整个高亚洲地区降水中稳定氧同位素比率和降水时气温关系的研究,建立了两者之间关系的定量模型,纠正了西方学者的理论模型推测,姚檀栋在“第三极”研究领域的成就赢得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2017年他获得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颁发的维加奖,是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和亚洲科学家;去年4月,姚檀栋获颁冰川学界最高荣誉——塞里格曼冰晶奖章。

如何利用高新技术带动整个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新突破,是姚檀栋不断思索的问题。2017年,姚檀栋担任队长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拉萨启动,科考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拓展科学研究和野外考察的广度和深度,填补了重要区域战略空白。

茫茫冰雪掩盖了巨大的冰裂隙,险象环生的自然环境足以吞噬掉科考队员的生命。以姚檀栋为代表的青藏科考人,战高寒、斗风雪,将知识与信仰、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留下对科学高峰的攀登步履与对生命极限的挑战身影。

猜你喜欢
冰芯科考青藏高原
《雪地勘察科考设备》
青年文学家(2024年2期)2024-03-09 06:23:59
进军“世界第三极”的科考
军事文摘(2023年18期)2023-11-03 09:45:42
“科学”号科考船完成今年首个科考
军事文摘(2023年16期)2023-09-04 07:10:44
极地冰芯气候及环境记录指标研究现状与展望
极地研究(2022年4期)2023-01-07 08:14:02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青藏高原冰芯定年方法回顾及新技术展望
冰川冻土(2022年3期)2022-09-14 07:46:10
科考延期为哪般
为了让青藏高原的天更蓝、水更绿、草原更美
甘肃林业(2019年4期)2019-10-08 07:19:52
科学家发现最古老的冰
科学24小时(2017年10期)2017-10-21 12:10:43
化石见证青藏高原的隆起
生物进化(2014年2期)2014-04-16 04: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