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狸应该不知道,自己只是在努力搬砖养家的时候,居然就收获了好几个响当当的头衔——生态系统工程师、杰出的水坝工程师、优秀的森林消防员。
作为一种半水栖动物,河狸身上带有大量适应水栖生活的特征,比如防水和保暖性能超强的皮毛,长有蹼的脚,可以自主关闭的鼻孔,以及独一无二、可以被视作标志性特征的桨状的尾巴。
为了躲避狼和熊等捕食者,河狸使用树枝、木头、石头和泥浆等材料修筑水坝,围出一个池塘,人称“河狸坝”。然后在池塘中间或岸边搭建小屋。小屋很难进入,因为入口在水下。
河狸也被认为是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在搭建家园的同时,河狸也放慢水流,储存水源,扩散河水,从而创造出一片土壤相对肥沃的湿地,造福了附卫近的许多生物,青蛙和蝾螈在河狸的池塘里繁殖,幼年鳟鱼和鲑鱼把池塘当作自己的“育儿所”,水鸟在河狸的池塘觅食甚至在它们的小屋上筑巢。建造水坝带来的水位上涨淹死了周围的树木,啄木鸟正好捡了个便宜。
现在,河狸似乎又多了一个身份——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盟友。
防火
2020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发生山火的时候,和没有河狸坝的小河相比,有河狸坝的小河受到野火的影响明显更小。
研究人员指出,在森林火灾发生时,河狸在保护河岸植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狸筑坝的河流储存了很多水,附近的植被保持了足够的水分,和干燥的植物相比,它们更难被点燃。于是,森林大火烧到河狸家园附近就减速了,或者停止向前蔓延。
在被大火扫荡的山林里,河狸的家变成了一个宝贵的绿洲,为鱼类、鸟类、爬行动物、小型哺乳动物等许多野生动物提供了临时避难所。
抗洪
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除了高温干旱,还有洪涝灾害。在遇到强降雨时,没有河狸坝的河流会形成非常强的水流。而在有河狸坝的地方,水流被拦截了,其中还有一部分能被周围的土地吸收储存。
河狸坝其实是可穿透的结构,水坝内部有空隙。水经过时不会倾泻而下,而是被缓慢地释放,这让下游的水流更容易被管理,从而降低洪水风险。据估计,河狸减少了60%的洪水量。
净水
河狸坝还是一个天然过滤器。在水流入下游之前,河狸坝能过滤掉许多沉积物和污染物。
一项历时八年的研究发现,有河狸迁入的地区,蓄水量增加,河流温度下降。对于一些对水温敏感的动物而言,全球变暖是致命的威胁。例如虹鳟幼鱼需要不超过25℃的水域,但在夏天,水流的温度经常会超过这个限度。
在当地迁入了河狸之后,许多虹鳟获救了。有了河狸,这里的水温就很少超过25℃。而在没有河狸的溪流,水温则上升了0.8℃。
此外,河狸创造的湿地也更加凉爽,因为水变成水蒸气时需要吸热。还有一些研究指出,河狸的池塘能储存大量的碳。
(摘自《天下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