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断断续续的测试后,美国海军的无人舰队计划可能将出现重大调整。美国“动力”网站1 月17 日称,美国海军水面作战需求总监威廉·戴利少将在美国水面海军协会年度研讨会上透露,美国海军未来需要简化无人水面舰艇的设计,从而确保能大批量和快速地建造,进而才能满足未来需要。
按照美国海军的设想,未来将分别装备大型和中型两大类型的无人水面舰艇。在2025 财年的预算请求中,美国海军定义的大型无人水面舰艇长300英尺,排水量2000吨,可配备反水面有效载荷执行作战任务,携带32个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而中型无人水面艇长200 英尺,排水量在500 吨以下,其任务将更加侧重于情报收集和侦察。最终目标是“装备134艘无人舰艇”。
目前美国海军只有两艘中型无人水面舰艇,即“海上猎手”号和“海鹰”号,主要用于无人驾驶的技术试验平台;同时美国海军在2022 年接管五角大楼的“幽灵舰队霸主计划”后,获得了“游骑兵”号、“游牧者”号、“水手”号和“先锋”号4艘大型无人水面舰艇,但目前“游牧者”号已经退役并被拍卖。特别是此前伊朗在中东海域短暂捕获两艘美国海军的无人艇后,美国国会与五角大楼都有反对者认为,当前无人水面舰艇的长期自主航行和部署能力尚不足以支持美军赋予的使命。
中国专家表示,美国海军提出的无人舰队计划,其本质是希望解决美国海军规模持续缩水的问题。当前美国海军中大批建造于冷战时期的巡洋舰和驱逐舰进入集中退役阶段,但由于美国造船能力的衰退,无法快速建造足够数量的新型舰艇进行一对一补充,导致美国海军的规模近年来持续减小。当前无人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还不足以完成复杂环境下的作战任务。
尽管乌克兰的无人艇重创了俄罗斯黑海舰队,但这种特殊背景下的无人舰艇作战模式,很难复制到更广阔的海域,特别是在充满传感器和复杂电磁环境的现代海战中,无人舰艇的实战能力还不足以让美国海军放心。
(摘自《环球时报》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