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低产林改造关键技术

2025-02-14 00:00:00余建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3期
关键词:油茶

摘要" 为提高油茶低产林的产量,推动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油茶低产林改造实践,总结了抚育改造、嫁接换冠改造和更新改造3种改造关键技术,其适用于不同类型油茶低产林的改造。抚育改造技术方面,通过疏伐、整枝和补植等技术措施,合理调控密度,科学整枝修剪、除去弱枝、徒长枝,根据林地条件选择垦复深挖方式,合理施肥,引蜂授粉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栽植品种适时采收等;嫁接换冠改造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嫁接时间和穗条,嫁接包扎严密和嫁接后保湿等;更新改造技术主要有截干更新和造林更新2种,截干更新是在距地面10~20 cm处锯断老弱油茶树的主干,保持锯口平整;造林更新包括整地、良种壮苗、种植管理和抚育管理等。本文为油茶等相关低产林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嫁接换冠;更新改造

中图分类号" S794.4;S75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5)03-0057-04

DOI号"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5.03.013

Key techniques of transforming low-yield forest of Camellia oleifera

YU Jianbin

(Rong’an County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of Dapo Township, Rong’an 545400, China)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low-yield forest of Camellia oleifera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low-yield forest of Camellia oleifera, three key techniques of care and reform, grafting and crown change, and renewal and transformation were summarized, which were suitabl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low-yield forest Camellia oleifera. In terms of nurturing and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clude reasonable control of density through thinning, pruning, and replanting, scientific pruning, removal of weak and excessively long branches, selection of deep excavation methods based on forest conditions, reasonable fertilization, bee pollination, and timely harvesting according to local climate conditions and planting varieties; the techniques of grafting and crown change includ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grafting time and spike, tight grafting dressing and moisture after grafting, etc. There are two kinds of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dry cutting regeneration and afforestation regeneration, dry cutting regeneration is to cut off the main stem of the old and weak Camellia oleifera tree at a distance of 10-20 cm from the ground, keeping the cutting edge flat; afforestation regeneration includes land preparation, good seed and seedling strengthening, planting management and tending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provides technical reference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low-yield forest of Camellia oleifera and related forest.

Keywords" Camellia oleifera; low-yield forest; care and reform; grafting and crown change; renewal and transformation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栽培历史悠久,是特色经济树种之一[1-2],与油橄榄(Canarium oleosum)、油棕(Elaeis guineensis)和椰子(Cocos nucifera)并列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3-4]。油茶低产林一般指年产油量低于150 kg/hm2,或连续3年平均产量比相同立地条件林分低30%以上的林分[5]。其成因复杂,通过分类施策,采取综合有效措施进行改造,能最大限度发挥其生产潜力。目前,关于油茶低产林改造的研究较多,覃桂玲[6]研究表明,油茶管理粗放、病虫为害严重和品种配置不合理是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邓可等[7]对低产老油茶林进行截干换冠研究,3年后截干植株能形成较好的冠形,较相同条件的低产林增产60%以上。左继林等[8]研究表明,低产林科学管理后增产效果明显,以采用隔株间伐、修剪内膛枝和复垦施肥等措施对低产林春梢的生长效应较大。甘心仪[9]采用全面垦复、施肥改造等6项措施改造油茶低产林,发现6种改造措施对于油茶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均起到促进作用。基于油茶低产林改造经验,借鉴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10-12],总结了抚育改造、嫁接换冠改造和更新改造3种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为油茶低产林改造提供参考。

1 抚育改造技术

抚育改造一般适用于立地条件好、林相整齐、林龄≤40年、林分优良品种保存率≥50%且年产茶油量75~150 kg/hm2的未老先衰油茶林,其具体抚育措施如下。

1.1 密度调控

密度对林分结构及林分生产具有显著影响[13]。袁仁根[14]研究认为,疏伐、整枝和补植等技术措施能合理调控密度,对油茶低产林的产量和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油茶低产林林分郁闭度≥0.8时,枝叶重叠严重、通透性较差,应疏伐长势较弱、结果少和花期不育的植株,疏伐后宜保留900~1 200株/hm2,使林分郁闭度在0.6~0.7;林分郁闭度小于0.6或植株间空地面积大于12 m2时,宜适当补植2年生以上优良无性系壮苗,调整后油茶林密度在1 005~1 050株/hm2。

1.2 整枝修剪

周健[15]研究认为,油茶无明显休眠期,科学整枝修剪能够保证其正常开花结果,提高产果量和出油率。在茶果采收后到春梢萌发前进行修剪,以一般修剪为主,根据林地条件、栽植品种、植株树形及长势开展修剪,除去弱枝、徒长枝,保留自然树形,修剪后树冠内膛通风透光性增加。针对不同类型枝条,提出以下修剪措施。(1)寄生枝和病虫枝。寄生枝严重影响油茶树体长势,造成落花落果;病虫枝一般有大量病原菌及虫卵,易滋生病虫害。油茶林修剪时应清除树体上的所有寄生枝和病虫枝,将剪除的枝条集中焚烧处理。(2)结果枝。结果枝是开花结果的枝条,其光合作用及花芽分化作用旺盛,可在大年时剪除生长旺盛植株的部分结果枝,防止树体营养供给过于分散,出现生理落花落果的现象;其余情况时剪除枯死及细弱的结果枝。(3)下垂枝和徒长枝。下垂枝吸收日照时间较短,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且下垂枝着生过低影响耕作,生产中根据树体高度及下垂枝长势及时剪除;徒长枝表现为生长过旺、发育不充实,幼树时宜全部剪除,长势较弱或衰老的油茶植株可适当保留。

1.3 垦复深挖

油茶低产林由于长期疏于管理,易造成土壤板结、透水透气性较差。刘小燕等[16]研究认为,垦复能改善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根系生长和油茶林产量提高。宜在冬季、初春深挖,夏季浅挖,3年深垦1次,每年浅锄1次。为保持水土,防止夏季雨水冲刷地表致地力衰退,坡度15 °以下且交通便利的林地可采用机械全垦的方式,采用旋耕机或小型钩机全垦林地,深度25 cm以上;坡度大于15 °的林地可采用穴垦的方式,以油茶树桩为圆心,将1.5~2.0 m半径内的林地全部垦复,深度20 cm以上,并清除杂灌草。

1.4 合理施肥

科学施肥有利于树体恢复长势、减少落花落果。油茶施肥抚育宜结合垦复开展,在树冠外围坡上方开环状沟,施肥沟长0.8~1.2 m、宽0.20~0.25 m、深0.15~0.20 m,施用磷肥600~800 kg/hm2、钾肥150~300 kg/hm2、氮肥225~625 kg/hm2,或油茶专用配方肥900~1 125 kg/hm2,将肥料均匀撒施穴内后回土覆盖。

1.5 引蜂授粉

赵博光等[17]研究表明,油茶授粉效率较低,一般坐果率在10%左右,存在“花多果少”的现象。为提高油茶坐果率,一方面要减少农药特别是灭生性除草剂的施用,保留生草带,保护油茶林内土栖蜂的筑巢环境;另一方面授粉不足时,可引入家养蜂或人工辅助授粉。夏剑萍等[18]研究认为,油茶为虫媒两性花,是一种有毒蜜源植物,科学管理后的家养蜂可主动采集其花粉或蜜。

1.6 适时采收

侯立英[19]研究认为,盲目提早采摘,油脂未充分转化会降低油茶籽出油率,且油脂质量较差,是造成油茶林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各油茶产区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栽植品种确定合适的采摘时间。

2 嫁接换冠改造技术

陈代云等[20]研究认为,嫁接换冠(撕皮嵌接法)是改良油茶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一般适用于立地条件较好、林相整齐、植株生长较旺盛、林龄15~30年、低劣株≥50%且年产茶油量45~75 kg/hm2的低产低效油茶林,其具体措施如下。

2.1 嫁接时间及削砧

油茶嫁接宜在4—5月或12月至次年2月进行。选择2~3条、粗2~4 cm通直光滑的开张形主枝作砧木,用毛巾擦去树皮表面灰尘,在离基部60~100 cm的平滑部位,用刀尖刻“H”型的嫁接口,深度以到达砧木木质部为宜,长2~3 cm,宽与接穗粗度相当,将树皮分别向上和向下拉开。每个砧木开1~2个嫁接口,纵向错开。

2.2 穗条选择及处理

换冠穗条品种应选用经过审定且适合当地栽植的油茶品种,穗条来源清晰,手续齐全。选择粗0.2~0.3 cm穗条,用单面刀片将芽正面上、下两端1 cm处削成约30 °的马耳形斜面,芽反面削成深达木质部的平滑面,形成1芽1叶的接穗,接穗保留全叶或去掉1/3~1/2的叶片。

2.3 嵌穗与包扎

将削好的接穗嵌入嫁接口内,将砧木形成层和接穗形成层贴紧并对齐,再将撕开的砧木皮部盖在接穗两端,最后用宽2.0~2.5 cm的嫁接薄膜快速绑扎,露出芽和叶片,使接穗与砧木间完全闭合,整个嫁接过程需做到“快、准、稳、紧”。

2.4 嫁接后管理

用长25~30 cm、宽20~25 cm的嫁接薄膜包扎,接芽的部位鼓起呈灯笼状,确保绑带严密,以起到保湿作用,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后20~30 d检查成活情况,对未成活的植株及时进行补接。王东雪[21]研究认为,油茶撕皮嵌接法宜进行2次断砧,首次在接穗芽膨大或萌发时,于嫁接口上部30~40 cm处锯断砧木,注意防止树冠掉落对接穗萌芽造成伤害;第2次在接穗抽梢木质化后,于嫁接口上部2~4 cm处进行,接穗抽梢充分木质化后,及时解绑。除草施肥管理参照抚育改造进行。

3 更新改造技术

更新改造一般适用于立地条件较好、林相不齐、林龄≥50年且年产茶油量≤45 kg/hm2的衰败油茶林,主要有截干更新和造林更新2种方式。

3.1 截干更新

王兰英等[22]对低产油茶树不同高度截干进行研究,认为截干复壮技术明显改善了春梢生长质量,提高了单株挂果量和产量。宜选择在11月至次年2月,植株开始萌动前截干。在距地面10~20 cm处锯断老弱油茶树的主干,保持锯口平整。为防止雨水及微生物侵蚀,可用植物伤口愈合剂涂抹锯口。选留2~3根萌芽长5~15 cm、长势较旺且分布均匀的萌条作主枝,其余萌芽全部抹除。经过2~3年除草施肥抚育,更新油茶树即可开花结果。

3.2 造林更新

3.2.1 整地 整地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油茶造林整地宜在秋、冬季进行。坡度≤15°且交通便利的林地,可采用全垦整地;坡度≥15°的林地或靠近水源的林地,宜采用带状整地或穴状整地。种植穴长×宽×深为50 cm×50 cm×50 cm,种植密度795~1 665 株/hm2,整地时心土与表土宜分开堆放,先将表土及腐殖质回填穴内,每穴施入有机肥2~3 kg作基肥,拌匀基肥后再回填心土。

3.2.2 良种壮苗 选用通过审定且适合当地推广的油茶良种,以2年生以上嫁接或扦插大杯的优质苗造林效果较好。要求苗高≥50 cm,嫁接口以上地径≥0.5 cm,冠幅≥20 cm×20 cm,分枝数≥3个,无机械损伤且根系完整。

3.2.3 种植管理 宜在2—3月,选择阴雨天气或雨后造林。先摘除表面无纺布袋,将基部基质适当打散,厘清基部盘旋根,修剪过长根系。种植时保持苗正,根茎、嫁接口与地面平齐。

3.2.4 抚育管理 造林后3年,每年进行除草抚育3次以上,施肥抚育2次。在4—5月、7—8月和10月分别进行3次除草抚育。采用铲蔸割草的抚育方式,先除净树冠下部的杂灌草,再用割草机割除林地内其他杂灌草。施肥抚育宜结合除草抚育进行,在2—3月和7月进行施肥抚育,在树冠滴水线处挖长×宽×深为100 cm×20 cm×20 cm的半环形施肥沟,以施用1.0~1.5 kg/株油茶幼林专用肥为主,施肥后回土覆盖。油茶造林4年后,植株根系、冠幅扩展,抗性增强。为降低抚育管护成本,宜根据林地杂草生长情况每年进行除草抚育2~3次,割除林地内所有杂灌草,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深垦。

4 结语

油茶是极具特色的经济树种之一,其相关产业是林区群众促产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对于增加食用油料供给和保障粮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油茶抚育改造、嫁接换冠改造和更新改造3种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抚育改造措施包括通过疏伐、整枝和补植等技术措施能合理调控密度,科学整枝修剪、除去弱枝、徒长枝,根据林地条件选择垦复深挖方式,合理施肥,引蜂授粉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栽植品种适时采收等;嫁接换冠改造措施包括选择合适嫁接时间及穗条、包扎严密、嫁接后注意保湿等;更新改造措施包括截干更新和造林更新。本文为油茶低产林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金凤,谭新建,吴喜昌,等.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 世界林业研究,2020,33(6):80-85.

[2] 庄瑞林. 中国油茶[M]. 2版.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 丁小飞,陈清波,汪建亚,等. 湖北省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湖北林业科技,2022,51(1):70-72.

[4] 陈永忠. 我国油茶科技进展与未来核心技术[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43(7):1-22.

[5] 朱志辉. 油茶低产林改造嫁接换冠与修剪试验研究[D].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3.

[6] 覃桂玲. 广西油茶林低产原因及其改造管理技术[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4):119-120.

[7] 邓可,卢永成,许俊波,等. 老龄丛生油茶树截干更新技术应用[J]. 贵州林业科技,2023,51(4):57-60.

[8] 左继林,王波,周文才,等. 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对春梢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23,51(10):107-110.

[9] 甘心仪. 广西隆林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对比试验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10] 谢源. 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广西科学院学报,2023,39(2):142-145.

[11] 肖国鑫. 潮汕地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低产林改造对策[J]. 经济林研究,2010,28(2):114-117.

[12] 刘安运. 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0):84-86.

[13] 陈祥伟 胡海波. 林学概论[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14] 袁仁根. 天柱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初步研究[D]. 贵阳:贵州大学,2009.

[15] 周健. 低产油茶林整形修剪[J]. 安徽林业,2009,35(1):44.

[16] 刘小燕,王毅,叶苗.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2023(1):34-36.

[17] 赵博光,徐光辉,肖智勇,等. 油茶熊蜂授粉试验初报[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2(1):175-180.

[18] 夏剑萍,徐红梅,查玉平,等. 油茶家养蜂授粉研究与应用现状[J]. 湖北林业科技,2023,52(1):59-62.

[19] 侯立英. 油茶优良新品种丰产栽培技术[J]. 广西林业,2010(8):44-45.

[20] 陈代云,陆荣民,龙美,等. 油茶嫁接换冠后园艺化管理技术探讨[J]. 林业科技情报,2023,55(1):9-12.

[21] 王东雪. 油茶大树嫁接换种技术[J]. 广西林业,2018(2):44-45.

[22] 王兰英,黄贤斌,魏本柱,等. 不同截干处理对油茶低产林更新改造特征的影响[J]. 南方林业科学,2020,48(5):18-23.

(责任编辑:吴思文)

猜你喜欢
油茶
打油茶
轻音乐(2024年1期)2024-01-22 12:06:40
油茶花开茶子红
油茶种植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50
油茶价值观的转变是发展油茶产业的一个关键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06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56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55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中国西部(2017年4期)2017-04-26 03:49:43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0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源流(2017年1期)2017-03-07 21:46:10
油茶新品种‘红羽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