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旅农”融合助力广西乡村振兴的境遇与路径探究

2025-02-14 00:00:00赵天一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5年3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乡村振兴广西

摘要:当前,农业、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大势所趋,也是国内消费需求的热点所在。广西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广西积极探索“体旅农”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旨在通过多元化、创新性的方式推动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体旅农”融合助力广西乡村振兴的境遇,并进一步研究其实践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农”融合助力广西乡村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广西" “体旅农”" 乡村振兴"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5)-03-074-3-ZQ

1、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体旅农”融合发展境遇

1.1、政策支持与规划引领

自2020年7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积极响应规划中“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发掘乡村功能价值,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的号召。2021年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响应号召,促进体旅融合,通过普及推广户外运动项目,建设完善相关设施,拓展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自治区政府强化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导向,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了详细的乡村振兴规划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如《发展广西水上文体旅装备 拓展消费新场景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的发布明确了“体旅农”融合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为“体旅农”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规划》注重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推动产业、科技、教育、人才深度融合,推动体育、旅游和农业三大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为“体旅农”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1.2、体育资源建设

广西在体育资源建设方面,打造了特色体育项目和体育旅游品牌。整合地方特色体育资源,如壮族传统体育项目、水上运动等,广西成功举办了多项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赛事,如龙舟赛、山地自行车赛等。相关比赛不但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促进了当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了一批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和户外运动基地,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了更多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通过与旅游部门的合作,开发了体育旅游路线,将体育活动与自然风光、文化体验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了“体旅农”融合发展的内容。

1.3、消费市场前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文体旅产业的融合发展,随着消费者对健康、休闲和文化体验需求的不断增加,自治区政府注重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积极打造一批“跟着赛事去旅行”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将体育赛事与购物、餐饮、住宿、景点等旅游功能相融合,秀美的山水、丰富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农业产品的市场潜力被进一步释放。广西积极构建多元化消费场景,如水上夜游主题线路、海滩夜间集市等,还形成了多条农文旅融合精品线路及产品,涵盖了茶文旅、果文旅、稻文旅、渔文旅、林文旅和糖文旅六大主题。这些线路将农业产品与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相结合,将独特的旅游体验产品与乡村文化、农业体验相结合,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为游客提供多样化旅游体验。未来,预计其将成为广西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1.4、产业融合趋势

产业融合趋势不断推进农业、体育与旅游协同发展,加快了广西文旅创新产品的开发进程,形成了多种融合模式和业态,如“赛事+”服务”“游船+美食”“农业+文娱”等沉浸式、体验型特色产品,这些创新产品不仅丰富了旅游市场供给,还提升了广西“体旅农”融合发展模式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满意度。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还计划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农业节庆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将体育和旅游元素融入农业生产中,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新型业态,提升“体旅农”融合发展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以进一步发挥本省“体旅农”产业融合品牌影响力,推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体旅农”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2.1、产业融合规模有限

尽管广西在推动“体旅农”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但产业之间的融合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农业、体育和旅游三个产业由于主管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不够紧密,在“体旅农”融合发展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协同和联动。除此之外,广西各区域之间资源无法充分共享、优势无法互补也影响了“体旅农”融合发展的整体效果。广西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三者之间“短板理论”的影响效果明显,如交通不便、住宿条件差、餐饮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往往能够限制游客的流动和消费,无法有效促进“体旅农”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2.2、资金及人才短缺问题

“体旅农”融合发展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和市场推广,又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支撑。然而,资金及人才流向的客观规律往往是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由内地向沿海地区流动,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广西大多数农村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农业资源,然而基础设施建设层面上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旅游项目、体育项目难以落地实施,限制了“体旅农”融合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和乡村振兴的进程。在引进人才方面,目前也十分缺乏既懂农业又懂旅游和体育的复合型人才,难以匹配“体旅农”融合发展的新要求。

2.3、文化内涵挖掘层次较浅

目前广西在“体旅农”融合发展文化内涵挖掘方面确实存在层次较浅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在“体旅农”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对乡村文化、体育文化与农业文化的内涵与活力的理解与挖掘不足,三种产业之间的文化元素融合不够深入,没有充分植根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导致“体旅农”融合发展项目缺乏文化底蕴和吸引力。此外,在打造文化品牌方面,广西多数农村地区在乡村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内涵挖掘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布局,导致文化元素的融合和挖掘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形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从市场营销层面上表现为“体旅农”的品牌建设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市场推广手段多倾向于“扬长避短”而非“齐头并进”,难以打造出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不明显。

3、广西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农”融合发展的路径

3.1、注重体育元素挖掘

在促进“体旅农”融合发展过程中,广西应深入挖掘体育元素,把体育活动与旅游、农业相结合,营造地方特色鲜明的体育旅游产品。例如,依托广西丰富的山水资源,开发山地自行车、徒步、攀岩等户外运动项目;结合当地农业节庆活动,如稻田收割节、水果采摘节等,吸引游客参与体验。具体活动下,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提升“体旅农”融合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应加强品牌建设,整合资源,创新营销手段,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体旅农”品牌。利用数字媒体、社交平台等现代营销工具,广泛宣传广西的“体旅农”项目,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媒体关注,形成口碑效应,推动“体旅农”产业的持续发展。

为深度繁荣“体旅农”产业市场,广西应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开发多样化的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时,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体旅农”项目,通过公私合作模式(PPP)等方式,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服务升级。此外,还应加强与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合作,拓展“体旅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广西“体旅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3.2、以精品赛事振兴“体旅农”发展战略

广西以精品赛事振兴“体旅农”发展战略,这一举措促进了部分地区体育、旅游和农业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精品赛事的举办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广西旅游观光,还提升了广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精品赛事还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入广西,开发了一系列赛事旅游线路,这些线路不仅涵盖赛事举办地,还串联了周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为了满足赛事和游客的需求,广西各地积极建设和完善体育设施。这些设施不仅提升了当地的体育水平,还为游客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如马山县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持续举办生态体育旅游节、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攀岩精英挑战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等重大活动和赛事,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顶尖运动员的参与,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赛和旅游。参赛选手和游客可以沿着赛道欣赏到广西的山川美景和边关风情,同时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也促使沿线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更上一层楼,这加快了一批生态综合示范村、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乡村休闲旅游点和精品线路的建设进程,为广西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3、繁荣“体旅农”产业市场

为了实现“体旅农”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应通过延伸“体旅农”产业链形成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到旅游观光、体育活动的完整产业链,以提高“体旅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可通过“体、旅”产业横向延长价值链,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服务体验等方式,提升“农”产业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以推动“体、旅”产业引领市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从而形成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化、产业集聚化、品牌高端化等局面。例如,近年来贺州市等地致力于打造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势资源,重点面向东盟发展跨境电商业务,推动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体育活动的开展,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建设运动场地等,进一步丰富了乡村的体育元素,起到了弥补单一市场失灵、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作用,也体现了产业政策支撑的强大助推力。

3.4、政府、企业、乡镇共建“体旅农”生态乡村

在共建“体旅农”生态乡村的过程中,广西各地政府积极规划乡村旅游布局,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其中,打破区域界线,联合打造乡村旅游经典线路和区域品牌,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政府、企业、村民等各方共同努力。其中,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推动项目落地实施;企业则通过投资、运营等方式参与乡村建设和发展;村民则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农业生产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打造了一批集体育、旅游、农业于一体的生态乡村。如阳朔县作为典型代表,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措施,在共建“体旅农”生态乡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以高田镇龙村为典型的生态旅游村通过开发本村的喀斯特地貌山地资源,成了全国闻名的攀岩基地,并配套建设了漂流码头和旅游产业路,吸引了大量攀岩爱好者和户外运动者,在共建“体旅农”生态乡村方面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

4、结语

综上所述,“体旅农”融合作为推动广西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展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与资源优势。这一模式的深入发展,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为当地居民实实在在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广袤土地上,山川秀美、文化多样,为体旅农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将体育赛事、旅游体验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农民增收。今后,广西应继续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深化体旅农融合的发展路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通过科学规划,强化政策支持,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广西有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宝贵经验。同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广西的“体旅农”融合将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与民众的共同努力不可或缺,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确保体旅农融合之路越走越宽,为广西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方汪凡,王家宏.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9(04).

[2]李蓉,沈克印,张浩.体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作用机制与推进路径[J].体育教育学刊,2022,38(04).

[3]王石峰,夏江涛.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模式选择与推进思路[J].体育文化导刊,2022(11).

[4]郭子瑜,陈刚.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逻辑前提、价值意蕴与推进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2(11).

[5]谷佳奇,彭显明,梁强.体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与保障措施——以浙江省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22(11).

[6]傅钢强,耿文光,夏成前,等.我国农村体育助力农村社会发展的历程回顾、使命延续和未来展望——基于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本分析[J].体育科学,2020,40(08).

[7]郑芳,黄炜逸.乡村振兴战略下体育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基于可持续发展五要素视角[J].体育科学,2021,41(05).

[8]吴江萍,刘萍.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农”融合发展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2,43(06).

[9]刘若骞,王龙飞,范铜钢.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的内涵、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2,36(01).

[10]龙井然,杜姗姗,张景秋.文旅融合导向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机制与模式[J].经济地理,2021,41(07).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乡村振兴广西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广西广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广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民营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路径探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出版广角(2016年4期)2016-04-20 01:20:08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