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乡村少年的航天梦

2025-02-14 00:00:00邱晨辉
读者·校园版 2025年3期
关键词:航天员载人航天

2024年10月29日,当宋令东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中面对众多媒体的闪光灯时,这位即将飞向太空的“90后”航天员,依然会想起中考结束后和父亲在一起的那个下午——余晖下的少年恣意想象,如果有一双翅膀,或许能够飞去更高更远的地方。

1990年,宋令东出生在山东菏泽,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他的记忆里,父母就像沙漠里的骆驼刺,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他们从未被生活的重担压垮,用爱和勤劳撑起了这个家,也给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

父亲自幼习武,练得一手好拳法,却因家庭变故回乡务农。为了让地里的棉花长势更好,夏天,父亲凌晨四五点就要下田给棉花苗掐尖。母亲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在宋令东刚一岁半的时候就离开家,前往县城卖凉皮,有时天蒙蒙亮就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

到了春节前夕,父亲会去县城和母亲一起卖年货。于是,除夕那一天成为宋令东和姐姐一年里最期待的日子。只有那天,母亲才会早点回家,一家人才能享受难得的团圆。

有一年除夕,宋令东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村口,眼巴巴地看着村外。往常这个时候,父亲会骑着自行车,载着母亲出现。

这天,直到天色暗下来,天上飘起雪花,父母的身影仍未出现。不知不觉间,眼前的世界变得白茫茫一片,迎接新年的鞭炮声开始在耳边噼里啪啦地不断响起,少年宋令东的双腿也被冻得渐渐失去了知觉。就在这时,两个“雪人”一前一后出现在视线里——雪中,父亲扛着自行车吃力地走着,母亲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后面。原来,回家路上,他们的自行车突然坏了,耽搁了时间。

这么多年过去,这幅雪中归途的画面,仍常常在宋令东的梦境中重现。他说,正是在那一刻,自己更多地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也更懂得了父母的不易。

中考结束后,宋令东随同父亲进城收废品。城市的大街小巷,留下了父子俩骑着自行车为生活而奔忙的身影。他最快乐的记忆,莫过于在一座天桥上休息时,望向远处,有一座摩天轮在空中缓缓转动。

那一刻,他想象着自己也飞向天际。

2007年,空军招收飞行学员的通知发到学校,宋令东积极报了名。当录取通知书送达家中时,大家的脸上都笑开了花,唯有母亲激动得放声大哭。从没出过远门的母亲和父亲一起,将宋令东送到了空军航空大学。

在宋令东的心里,还种着一个英雄梦。小时候,他读过一个战斗故事:一场阻击战中,一支部队被围堵在丛林中,最后只剩下一名战士。这名战士靠着对地形地貌的熟悉,顽强抵抗,多次顶住了敌人的进攻。打完最后一颗子弹,他从丛林里走了出来,敌人这才发现,原来对手只有一个人。

“这名战士像个王者一样,骄傲地站在敌人面前,身后是火红的晚霞。这个场景让我终生难忘。”宋令东说。他也梦想着当这样的英雄。

宋令东以第一名的成绩将“起落之星”收入囊中,最终成为空军航空兵某旅首位“90后”三代机飞行员。

他的微信昵称为“守望者”。飞行时,宋令东经常会看看自己飞过的地方。他觉得自己已经实现了小时候的愿望,守卫了祖国的一方蓝天。

13岁时,和同学们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完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新闻后,宋令东无比神往。后来,翱翔在蓝天之上,他也会幻想:自己还能飞得更高一些吗?

2020年9月,宋令东正式加入中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

从入队到完成考核,两年多的时间里,第三批航天员要完成基础理论、体质训练、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训练、航天专业技术等八大类上百个训练科目。

紧锣密鼓的学习、激烈的竞争、高频的选拔考试,让每名航天员都拼尽全力。入队时,宋令东成绩突出。然而,第一次任务选拔,他却榜上无名。

“从天空到太空,一字之差,自己究竟差在哪一步?”他的心情跌入谷底。

欲“问天”,先问己。

对战斗机飞行员而言,一旦驾机升空,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胜负就在一念之间,“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

多年的飞行生涯,塑造出宋令东冲劲十足的性格特质。飞行员必须勇当“孤胆英雄”,果敢善战、先发制人、抢占先机。

而载人航天工程,是“万人一杆枪”,各分系统必须发扬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才能形成共同托举起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作为载人航天事业最重要的一环,航天员是载人航天工程末端的落实者。执行任务过程中,再细微的操作都可能事关任务的成败,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宋令东决意改变自己。不管是在训练、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他都刻意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稳下来,做到不骄不躁、不徐不疾。

为了磨炼心性,他还特意学习钓鱼。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耐心等待和静心观察。

操作上,宋令东不再追求速度,而是稳中求进,各项训练成绩也稳步提升。

经历乘组选拔失利后,宋令东完成了心理上的蜕变,变得更加从容和淡定。

2023年,经全面考评,宋令东入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成为首位飞向太空的“90后”航天员。

指令长蔡旭哲评价宋令东:“思维很灵活,个人操作能力很强,操作很规范,遇到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

“在你的成长历程中,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面对记者的提问,这位阳光开朗的“90后”答案清晰:“心之所向,一苇以航。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他期待着,能像小时候在家里的土地上一样,在太空种出红薯;能走出舱外,欣赏浩瀚宇宙、满目繁星,领略祖国大美河山。

(秋水长天摘自《中国青年报》2024年10月29日)

猜你喜欢
航天员载人航天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军事文摘(2023年4期)2023-03-22 08:44:26
著名的载人深潜器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军事文摘(2022年8期)2022-05-25 13:29:16
我的航天梦
儿童时代(2022年4期)2022-04-19 11:14:10
航天梦,我的梦
军事文摘(2021年22期)2022-01-18 06:22:56
我要当航天员
来吧,少年航天员
军事文摘(2019年18期)2019-09-25 08:08:58
逐梦航天日
“联盟”MS02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太空探索(2016年12期)2016-07-18 11:13:43
载人大戏再开场
太空探索(2016年9期)2016-07-12 1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