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牙(短篇小说)

2025-02-13 00:00:00林檎
西部 2025年1期
关键词:小妙智齿棒棒糖

林檎,九○后,毕业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从事电视新闻媒体相关工作。小说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青年作家》《西湖》《长城》《解放军文艺》等刊,有作品被《小说月报》转载。《药师变》获《鲤》“伏笔计划”首奖。现居重庆。

推荐语

与林檎曾有一面之缘。因在一线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常有机缘读到新人作品,但陌生面孔有时给我似曾相识之感,片刻惊喜常被之后的倦意所吞噬。林檎作品给我的感觉却相反,叙事之工整娴熟,不像出自新手,读过多篇后,我又忍不住猜测文字背后那个九○后理工男的形貌。不过那次短暂会面中,我忘记仔细打量林檎腼腆神情下的面目,而是一直暗中观察,他身上是不是藏有魔术师的斗篷,所以才能变出一篇又一篇鲜活而富有实感的小说。

林檎的难得在于,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各种职业生活,他均能深入其中,写出江城这个虚构的大舞台上,被特定环境所塑造的人,以及他们尚未被格式化的独特内心。小说《萌牙》便是如此,三言两语的交代,便让读者进入“乔麦”所处的校园情境,但观察她如何与孩子互动,与领导同事乃至难缠的家长周旋时,我们又忘不了她疼痛的智齿,感同身受地体会她面对孩子的无邪笑容与天真幻想时,那百味杂陈的心境。

见到林檎的那次活动,他被授予“伏笔计划”首奖,评委赞许他的小说内核“闪烁出些许契诃夫般的悲悯和隐忍”。确乎如此。这是一位对于叙事有信念感的年轻写作者,我会期待他从斗篷里掏出下一篇小说。

——栏目主持:徐晨亮

相信“文学并不比生活更高明”,日常琐隙中潜藏有当代都市生活的巨大危机和书写价值。目前创作以中短篇小说为主,计划以第一人称视角构建一系列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聚焦都市青年生活,发掘菜市场、公交站、小区保安亭里的“伟大传奇”。

乔麦过了三十岁才开始长智齿。大概在一个植物萌发的三月份。上下颌骨末端,左右磨牙后区,四颗智齿一起出来,大夫看完片子直摇头。乔麦问他什么意思,能不能拔。大夫敲了敲显示屏左下角,说这颗不行,牙根离神经管太近,搞不好整个下巴都要瘫掉。他跟乔麦解释,最多拔两颗,左还是右自己选,留下一侧好牙方便吃饭。那怎么办?乔麦没听后半句,继续问,左下那颗它要赖我一辈子?也不一定,大夫安慰她,给它点时间,让它再长长,牙冠彻底长出来也就没事了。乔麦听完点点头,她有讨价还价的习惯。吃饭用哪侧不重要,跟医生说,那就拔三颗。

早就该来的。乔麦有点后悔,智齿的矛盾在于,疼的时候有炎症不能拔,不疼的时候想不起来要拔,祸根就此驻扎,在口腔中盘踞。上午第四节课讲口语,示范完几个爆破音,乔麦撑不住了。唇齿相依,肌肉牵连,口腔稍有动作,牙根深处就是一场大爆炸,尖锐如电,或者钝痛如雷,上下左右搅在一起,直往脑仁儿里钻。下课——乔麦简直是在小朋友们“提前得解放”的欢呼声中逃出了教室,直到两小时后从口腔诊所出来,看了眼时间,离下午第一节课还有半小时。

课是讲不了了,改做卷子。试卷发下去,教室里炸开了锅。卷纸老长,抻开了比这些二年级孩子还长。懂事的已经折叠完毕开始作答,剩下那些不长心的,把试卷系在腰上,当成围裙跳转圈舞。乔麦忍不住要吼,嘴巴已张了两分,猛想起牙槽里还塞着止血棉——牙医嘱咐,一定咬够两个小时,搞不好干槽症,下半辈子有你疼的——赶紧用双手捧着下颌骨,把嘴巴合上。她敲了敲黑板,写了个“be quiet”,聪明孩子看完就不闹了,那些上课不听讲的,不明白什么意思,直到同桌竖起手指,嘟嘴“嘘”过两声,才都悻悻坐下。教室复归阒静,总算有了点课堂的样子。

人一闲下,疼痛就清晰起来。麻药劲儿刚过,还有点恍惚,乔麦从衣兜掏出来一只密封袋,里头装着拔下来的三颗智齿。几个小零件跟了自己三十年,拔下来,只用五分钟。手术完毕,大夫钳起盘子里的智齿逐一展示:牙根完整,绝无残留。冒着炎症风险拔的,医生手里钳子多少有些哆嗦,毕竟没料到这个小个子女生能这么犟。他问乔麦,你要不要,不要我扔了。嘴巴里塞了止血棉,乔麦没法说话,使劲点了点头。没想到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竟如此坚硬。她还记得小时候换了牙,大人们会说下牙扔房顶,上牙藏床底下,新牙才能长得好。乔麦曾信以为真,三天两头钻床下,查看牙齿有没有被老鼠偷走,或者生根发芽。智齿总不需要这套仪式了吧,乔麦揉搓着袋子里的牙齿,三颗混在一起,上下牙都分不清。算了,她拉开讲桌底下的储物柜,想找个小盒子先把智齿装起来。打开柜门才想起那一大包糖果,有阿尔卑斯、大白兔奶糖、旺仔QQ糖,还有比运动会金牌还要大的彩虹棒棒糖,都是乔麦自掏腰包给小朋友准备的奖品,交完试卷可以自选一样。乔麦摸不清楚小朋友的口味,按自己喜好买的。她还特意给自己留了几支棒棒糖。这种超大号的她也没吃过,头一回见到是在周星驰电影里,那会儿乔麦还是个小姑娘,只能对着电视屏幕想象棒棒糖是不是个头越大,味道越甜。直到前几天在短视频里碰到购买链接,乔麦想也没想就买了一大包。可惜拔牙过后最忌大力吮吸,吃不成了。想到这儿,乔麦不自觉咽了咽口水,伤口立马不安分了。硬挺下去不是办法,乔麦拨了个电话,喊班主任过来盯着,临走前交代好分发糖果的规则,还不忘跟同事强调,别都发完了,棒棒糖给我留两个,牙好了吃。

乔麦是被年级主任第二天一早的电话叫醒的。头天晚上吃过甲硝唑,疼痛减轻不少,就是整个脑袋昏昏沉沉。反正上午没课,乔麦打完卡就溜进车库,躲后排座睡觉去了。女主任嗓音尖锐如汽车喇叭,劈头盖脸问她牙是怎么回事。乔麦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年级主任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拔了智齿。领导关怀?语气不对。私自外出问责?中午休息时间拔个牙,总不至于算旷工。好在乔麦没琢磨多久,电话那头就交了底儿,没问你,问你学生,二年级三班徐妙可,你了解完情况再来找我们吧。

挂上电话,瞌睡没了,牙也不疼了。一口气跑上三楼,班主任桃子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桃子老师怪不好意思的,她跟乔麦解释,照你说的,糖果都是依交卷顺序由着小朋友自己选的,棒棒糖个头大,大家都想要,桃子叹了一口气,谁能想到吃个棒棒糖能把牙给硌掉了?班主任后面还说了什么,乔麦一点没听到,她只听到脑子里嗡嗡响,感觉身体像上了发条,两条腿机械摆动,拖拽自己走进教室。孩子们见麦子老师进来,高兴得像一池子青蛙,英文单词没识几个,吃人嘴软的道理倒学得明白,几十张嘴巴都抹了蜜,纷纷喊着谢谢、谢谢、老师好、麦子姐姐最漂亮。有几个还从兜里掏出没吃完的大白兔,给乔麦说甜蜜要和好朋友分享。乔麦接过糖果,眼睛有点酸,她环视一周,目光落在徐妙可的空位上。就在讲台跟前,调皮蛋儿的专属座位。小妙可聪明有余,就是屁股长刺儿坐不住,班主任特意把她调到眼皮子底下。乔麦想起来了,昨天在讲桌底下收拾糖果的时候,就数这姑娘眼睛尖。乔麦冲她比了个“嘘”,说做完试卷才能吃。没想到直到乔麦离开,孩子真就一动没动。照桃子说的,徐妙可交卷的时候,她这个班主任都有点不相信,对错不论,至少每个字母都写得珠圆玉润。这孩子啥时候这么有耐心了?棒棒糖就剩俩,本来两个老师自己留着吃的,一看到小妙可两只眼睛水汪汪的,班主任就没办法了……

乔麦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后槽牙的“丧牙之痛”再次苏醒。到底买了多少支棒棒糖?乔麦记不清了,她赶紧让小朋友举手统计,确定每一支棒棒糖都已安全下肚,多少松了口气。走吧,孩子这边再没什么问题了。乔麦跟班主任合计完情况,一道找领导汇报,到教研室的时候人都到齐了。除了一个分管的副校长,年级主任和学科组长都来了,对面坐了一对儿,孩子父母吧。这个班期中才分给乔麦,学生家长还认不全。她很想问徐妙可怎么样了,又忌惮领导眼色。过来路上桃子老师就跟他传达过领导指示,不要乱说话,避免谈判陷入被动。可是乔麦哪懂什么谈判,她光想着小妙可了:父母都来学校了,孩子在家谁照顾?牙掉了疼不疼?即便不疼,小女孩儿也是爱美的,张嘴讲话露一个大豁口,免不了招同学笑话。对,要给班上孩子打预防针,尤其是几个调皮男生。现在的孩子想法多,什么都要跟你对着干,糖果含在嘴里慢慢融化不行,等不及,非要咬碎。要是当初没买这东西就好了,说到底还是怪自己,都三十了,看见小孩子吃的玩意儿还流口水……

人都齐了,都讲讲吧。副校长清了清嗓子打断乔麦的思绪。她请学生家长先说,妙可爸爸也不客气,说孩子长这么大磕磕碰碰难免。牙不一样,没了就没了,后面修补还要受二道苦。铺垫了得有五分钟,总结下来就一点,赔钱。看来又是硬茬。乔麦环视一周,学科组长低头玩手机,人家只管教学,事不关己。副校长是大领导,更不会打头阵。班主任桃子如坐针毡,头一回处理这种事情,她只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乔麦。就在后者准备开口道歉的时候,年级主任把她摁住了。主任跟家长讲道理,张口就是三板斧:时间、地点、责任人。乔麦老师的做法固然欠考虑,但事情终归发生在课堂之外,学校之外。再说了,孩子我们都见过了,牙掉了不假,到底怎么掉的——不等年级主任说完家长就炸了,什么意思,爹妈还能拿孩子讹你们不成?主任倒也硬气,这种事见得多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凡事都要讲证据,从原则上来说,目前了解到的情况都还只是你们单方面说法,对不对?眼见谈不下去,副校长起身把年级主任按了下去。我也是当母亲的,你们的心情我理解。她给两位家长添满杯中水,话锋一转: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孩子掉的是乳牙还是恒牙。

整个教研室的人愣了一下。

女校长接着说,现在的小孩儿爱吃零食,换牙都比我们那时候早。我丫头就是寒假上奶奶家玩儿,就着火盆烤红薯干。红薯干黏牙,一颗后槽牙都被粘下来了。她还笑嘻嘻呢,说这次换牙不疼。校长回到这次意外,说句不好听的,派出所办案,牙齿脱落一枚或松动两枚算轻微伤,乳牙除外。乳牙掉了还可以长新牙的嘛。她给年级组定下调子,责任要勇于承担,事实更要搞清楚,调查清楚再说,你们先对接吧。

校长说还有个会,把问题扔给年级主任。这下轮到两个家长互相瞪眼睛,咱家孩子换牙了吗?男的有点不确定。当妈的马上拍他一巴掌,说刚上小学那会儿就在换了,从门牙开始,先是上边,到下学期换底下两颗。犬齿就不知道了,昨晚不是喊你辅导作业吗?当爹妈的产生分歧,几个老师插不进话。乔麦有点哭笑不得,想笑又怕大家看见,就避开一屋子的目光,双手拄着下巴朝外看。可就是朝门口了这一眼,正撞上徐妙可。孩子扒着门框,露出半个脑袋冲她抿嘴一笑,扭头就跑。乔麦刚好坐不住,也不管什么领导,前后脚追了出去。

牙掉的时候不疼,牙掉的时候是甜的。

这是徐妙可说的第一句话。乔麦又好气又好笑,这孩子脑子里只记得糖了。小妙可背着个手站在走廊尽头,缺失的犬齿在孩子的笑脸上打着一个伤心的补丁。乔麦不知道说什么好,倒是孩子先开口:他们说要找老师谈事情,让我在外边玩一会儿。外边不好玩,同学们都上课去了。他们说豁牙齿的小孩儿以后吃饭漏米粒,麦子老师,你说我的牙齿还能长出来吗?前两句乔麦都听懂了,第三个“他们”是谁?小妙可敲了敲手腕上的智能手表,就是他们,网上都这么说。网上还说豁牙有福气呢。再说了,谁说我们会变成豁牙齿?乔麦蹲下身,捏了捏孩子脸蛋儿,能告诉我牙齿是怎么掉的吗?孩子一听,嘴巴就撅了起来。她老实承认,桃子老师说最后一支棒棒糖是留给你的,可是我太想吃了。说完小妙可把藏在背后的两只手拿出来,是已经碎掉的棒棒糖,棍儿已经没了,拿原来的糖纸包着,沿裂缝拼合,恰好组成半圆,在直径那一侧的边缘,还錾着一排细碎的牙印。这是徐妙可留给麦子老师的,孩子捧出糖果,怯生生地说,一人一半好不好。乔麦忽然明白孩子的牙是怎么回事了。她接过糖纸,使劲点点头,她不知道说什么好,却看见小妙可扑哧笑起来,我就知道你会同意的。

等到乔麦把徐妙可送回教研室,年级主任这边谈判已经结束了。乔麦不在,双方很快达成一致:给学生发放棒棒糖系任课教师个人行为,事前未经报备,由此造成一切后果应由该教师负责。既然责任讲明,孩子家长没多的话,领着孩子就走了。传达完讨论结果,主任又给乔麦倒了杯水。没那么严重,她解释说,就是走个程序,打发家长尽快带小孩儿上医院,开发票回来找财务报销就成。

年级主任交待完工作就走了,班主任还有课,房间里又只剩下乔麦。空气安静下来,牙疼就开始冒尖儿。乔麦双手哆嗦使劲握拳,衣兜里的半包棒棒糖被她捏得咔嚓作响,糖块棱角分明,硌得手心生疼,相形之下,倒比腮帮子上的钝痛显得清爽。乔麦有气无处使,顾及伤口,又无法吼叫发作,只能奋力一掷,糖块碎满桌,像是撒了一片五彩星星。她捏起一粒糖屑放在舌尖,昨天拔牙之后就没吃过正餐,此刻味觉放大,一丁点儿的糖分滋润都显得香甜异常。乔麦想不明白,好心好意给孩子们准备礼物,怎么还落下不是了?正怄着气,电话又响了,闹铃声波像细铁丝,直往牙缝里钻。怎么样,疼痛好点没有?是口腔诊所回访,医生问她恢复情况。乔麦无语,怎么这两天净跟牙“杠上了”。她反问对方,人身上最硬的地方在哪?人家没听明白,脑筋急转弯吗?那答案可多了,有铁石心肠,也有刀子嘴豆腐心。乔麦摇摇头,马上反应过来隔着电话看不见。说正经的,她跟医生说,等着吧,我马上过来。

科学研究表明,牙齿成分包括钙、镁、磷和其他矿物盐,莫氏硬度在六到七之间,可承受三四十公斤的压力。其表面覆盖的牙釉质是生物体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其硬度仅稍次于钻石……不等平板电脑上的科普视频放完,乔麦先摁了暂停。她有点不相信,既然牙齿这么硬,怎么一根棒棒糖都能把它磕掉?医生愣了一下,不是喊你吃流食吗?说完拿着小手电又在牙床上检查了一圈,确定没有看花眼,才把乔麦的下巴合上。不是我是别人,乔麦说。医生一听放心了,这也正常,钻石还怕磕碰呢。他解释说,硬度和强度不是一回事。那牙掉了还能再长出来吗?乔麦接着问。什么意思,医生笑说,想念你的智齿了。不是智齿,是犬牙。那就没法了,医生摇头很坚决。万一有特例呢?乔麦不死心,世界那么大,人类那么多,特殊体质,基因突变什么的,总不能说一丁点希望都没有吧。医生听完乐了,你以为你是鲨鱼?鲨鱼的牙齿半个月就换一排,一辈子能换两万多颗。人不行,一副恒牙,十岁用到老,全世界都一样。问题就在这儿,绕了一大圈终于来到问题的核心,怎么确定掉的是恒牙还是乳牙呢。医生盯着乔麦,没听明白。乔麦说不是我,别人家小孩儿。自家孩子换没换牙爹妈能不清楚?谁知道呢,乔麦抱怨说,有时候家长的话也不能相信。医生不知道这话什么意思,不过从医学上看,这事儿也简单,他拿出一副口腔模型给乔麦科普,人自打出生,嘴巴里就备好两副牙齿,只是恒牙埋在牙床深处,隔着皮肉看不见,拍张片子就清楚了。乳牙和恒牙外观也有差别,颜色、大小、冠根分界形态什么的,一眼就能分辨。牙医说完递给乔麦一张名片:小孩儿的事情不敢耽误,种植牙、烤瓷牙、定制牙冠,我这儿各种套餐都有,还能刷医保,你可以介绍他们过来。

摸清情况,乔麦给家长去了电话,徐妙可接的。听出是麦子老师的声音,隔着电话都能听到孩子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小妙可说她拿爸爸的手机打游戏呢,正到关卡,电话响了。孩子在电话那头模仿出夸张的哭腔,这下完了,我得从头开始了。小孩子扯起来没完没了,乔麦让她喊爸爸接电话,话没说完,就有男声回复,她爸爸就在旁边。男人说,没事儿你直接讲吧,我开个免提。乔麦知道对面是在准备录音,就拿出学校的处理建议书念了一遍,总结下来就一件事,带孩子拍X光片。拍片子干吗?孩子父亲没听明白,说,不就掉颗牙吗?乔麦现学现用,解释说片子上可以看见牙床里还有没有新牙,拍完你们也放心。可是拍片子有辐射,说是一年不能超过多少回来着。他说,孩子开学才做的体检,今年已经拍过一回。你还没听明白?他们就是为了少赔钱。原来孩子她妈一直听着电话。乔麦一惊,心率都蹦了上来。她赶紧解释,搞清楚乳牙还是恒牙,才好确定赔偿标准。电话那头“切”了一声,那还不好办吗,你们就按贵的那个处理吧。孩子母亲掐断了通话。

家长不配合,牙齿的事情一时搁置。不过一通通打电话下来,好歹同意让孩子先回来上课。几天没见小伙伴,小妙可兴奋异常。二年级小孩,换牙的不多,徐妙可一时成了珍稀动物。一到课间,大家都要围过来参观,看稀奇、看笑话的居多,有些好奇的,还要上手去摸。个别机灵鬼意识到自己很快也要过换牙这一关,就问她疼不疼,好积累经验。徐妙可一时成了班上的明星,开心得不得了。乔麦看着孩子们叽叽喳喳,感觉有点好笑,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学校和家长纠缠不清的利益和责任,在孩子那里倒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要是他们永远长不大就好了——这堂课永远不下,自己也就永远不用走出这间教室。相比黑板上的英文字母,讲台外的世界太难掌握了。当初面试的时候,年级主任问她为什么选择江城外国语小学,乔麦没心眼儿,直说高中压力大,初中生叛逆期,不好管。几个面试官哄堂大笑,我们看你就是个小孩儿。乔麦高兴地点点头,她一直相信,和小孩儿待在一起,就能阻止全世界的成长,直到三颗智齿刺破这个春天。你说它们也没个日历或者手表,怎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冒出来?她曾这么问过牙医。医生摇摇头说,具体原理不知道,大概也是一种生物钟。就像你晚上到点儿就要犯困,早上起来血压高,不光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每个人出生那一刻,生物钟就拧上了发条,身体每个零件上都有刻度,骨头有骨龄,牙齿有牙龄。知道为什么叫智齿吗?它们从牙床里钻出来,你也就长大了。可是长大是什么意思呢?是从任课老师变成副班主任,从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到八章七十六条《学校学生安全岗位责任书》?乔麦问得医生头也大了,我不比你大几岁,他摊手说道,我也不知道长大是怎么回事儿,大概跟变老是一个意思吧。身份证上出生年月能改,时间改不了,你知道时间的定义是什么吗?我在小视频上看的,说是跟微观世界深处,某些原子的振荡频率有关,不受任何事物影响,哪怕宇宙爆炸……

收回涣散的视线,焦点落在教室后墙的挂钟上,虽然没有秒针,乔麦依然能感受到时间正在不可阻挡地前进。上课已经五分钟,再闹下去知识点就讲不完了。乔麦清清嗓子,喊了一声“小嘴巴”,孩子们回答“闭起来”,随即转过身来,折叠小臂,端放在课桌上。这堂课讲“我们的五官”,乔麦让孩子们走上讲台,认领角色,通过Cosplay学习单词。小孩儿就喜欢热闹,有的在脑瓜上粘两只大象耳朵,呼扇着双臂,说我是“ear”,我的本领是“hear”;有的戴了个猪拱嘴,学着动画片里的小猪佩奇哼哼唧唧:我是“nose”,我的本领是“smell”。徐妙可拿到嘴巴,我是“mouth”,“mouth”里面有“teeth”,问题就出在“teeth”这个单词上了,摩擦音,牙齿漏风,发不出来。乔麦跟她说不要急,舌面放平,轻咬舌尖,缓送气流——孩子试了好几回,到底引来哄堂大笑。刚才还被小伙伴簇拥的班级明星这会儿立刻成了“显眼包”,马上有调皮的男生跳出来,把牙齿涂黑,模仿徐妙可“teeth、teeth”地叫。大家一起哄,当事人更加不敢发声,小妙可把嘴巴闭得紧紧的,两个脸蛋儿涨得通红,到底憋不住,哇一声哭出来。可是马上想到自己缺掉的牙齿,赶紧双手捂住嘴巴,生怕再次暴露嘴巴里那个丑陋的补丁。孩子返校第一堂英语课怎么会变成这样?看着小妙可立在座位上孤立无援的样子,乔麦真想变成一只传声虫钻进孩子嘴巴里,替她发声。她当机立断,把几个捣蛋鬼吆回座位,喊大家自行朗读,自己领着徐妙可上教师休息室。

抽屉里有奶糖,乔麦给自己买的,拔了牙没食欲,没课的时候就吃两颗。她心有余悸,再三叮嘱过后,还是给徐妙可拿了两颗。含在嘴里慢慢化,千万不能咬。小妙可点头如捣蒜,一口气撕开两颗,一股脑塞进嘴巴,老师不让她咬,她就使劲吮吸,咕噜咕噜,用力过猛,连带鼻涕眼泪一道下肚。小孩子真好,翻脸快,恢复也快,两颗糖就能拯救全世界。将要吃完,徐妙可张大嘴巴让乔麦检查,奶糖融成豆大的两颗,圆溜溜的,证明没被咬过。乔麦点点头,她不关心糖,视线却落在孩子的犬牙上。有点同病相怜的感觉了。乔麦凑近了看,像个牙医那样仔细检查,她竭力想要在牙床上找出恒齿的新芽。看了半天,什么也没有。

没事儿,孩子反过来安慰乔麦,牙齿没了还会长出来的。你怎么知道的?因为它以前就掉过,晚上睡一觉,第二天就又长出来了。乔麦不敢相信,你是说这颗牙以前掉过一回?孩子点点头,一副认真的模样。完了,乔麦心头一沉,那就是说这回掉的肯定是恒牙了。她不愿面对这个结果,继续推理,照说二年级换牙也正常,不过一口牙二十多颗,丁点儿大的孩子,能分清左右就了不起了,哪能确定掉的是哪一颗?徐妙可颇有点不服气,她拿过办公桌上的纸笔开始画图,先是一张笑脸,然后添上大嘴巴,拉一条横线分割上下唇,纵线打格子代表牙齿,她边画边讲解,我对着妈妈的镜子看的,从中间往右数第三颗。她把标好数字的示意图拿起来,张大嘴巴让乔麦对照,你数数看是不是?

这事儿能听孩子的?年级主任一口驳回乔麦的结论,小孩儿最爱撒谎。有回午休,我给他们小胳膊上贴了块创可贴,醒来问怎么受的伤,个个儿说法不一样,还都有鼻子有眼。等你把创可贴扯下来,马上改口说伤口又好了。倒也不一定是故意,小孩子有时候分不清想象与现实,他们的话哪能当医疗诊断?话又说回来,你也不想这孩子一辈子豁牙齿吧。主任指明工作方向,早拍片子早放心,做通父母工作才是重点。

乔麦不知道事情是从哪一步开始变复杂的。从主任办公室出来,她立在教室门口,甚至有点不敢进去。乔麦还记得上回在办公室,徐妙可张大嘴巴让她检查,她拍了拍孩子的脑袋,不知道说什么好。她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讲解乳牙和恒牙的区别,不知道怎么解释为什么上一次牙掉了能长出来,这次就不行。现在的小孩儿都聪明,见老师不说话,马上明白了什么似的,是不是吃糖把牙齿吃掉了很没用?乔麦眼睛一下子酸了。每个人都会掉牙齿,我也会啊。她慌忙拿出自己的智齿,你看。徐妙可见到稀奇玩意儿,止住哭腔,反倒哇的一声叫出来,你也是吃糖吃掉的吗?乔麦想了想说,差不多吧,我是啃骨头啃掉的。徐妙可嘻嘻嘻笑起来,那我们是“半斤八两”。不知道这成语在哪学的,只见小妙可接过智齿小心触碰。能把牙齿送给我吗?她问老师。你要这个干吗?乔麦有点意外。现在不能告诉你。乔麦想了想,点点头。孩子没说话,把塑料袋捏在手心就跑了——麦子老师来啦。徐妙可眼睛尖,隔着老远就看见了站在门口的英语老师。乔麦早就听说徐妙可是他们班上的哨兵,因为座位正对门口,可以及时预警。在她的督促下,同学们纷纷回到座位,个别不服的还要被她“狮子吼”。徐妙可变回了班上那个“大姐大”。天大的事情在他们中间也就三分钟热度,除了乔麦,已经没人注意到这个孩子缺了一颗牙齿。麦子老师你快进来啊。看着孩子热情地冲自己挥手,乔麦感觉自己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东西。临进教室,她给妙可妈妈发了信息:按你们说的来,我个人赔偿。

没了智齿,时间似乎过得更慢,挨过一个星期,总算到了拆线的日子。拆线没有麻醉,当初拔牙的痛苦总归躲不掉,好在大夫手快,感觉被蚊子叮过几口就完事儿了。恢复得不错,医生说,凝血块都没有脱落,牙窝里正在形成新的骨肉。正常饮食没问题了,不过下颌骨彻底填充愈合还需要几个月。那剩下那颗呢?乔麦问,什么时候可以拔?不是我不想挣你钱,牙医说,至少要等到它完全萌出,牙根远离神经管再说。你这么嫌弃它吗?也许它感应到自己三个兄弟都走了,再不敢歪三扭四,从此以后立正站好也不是没有可能。人类的牙床有极强可塑性,还记得你上次问我那事儿吗,恒齿掉了也不是没有重新萌发的可能性,只要存在残留的牙根……算了吧,乔麦摆摆手打断对话,就当我给你介绍生意,你给人家打个折,权当是给我回扣了。

作出认赔的决定之后,事情反而简单了。压力来到孩子家长那里,乔麦问了好几次,什么时候带徐妙可补牙,对方支支吾吾,一直没个准话。有乔麦兜底,年级主任说话也硬气不少,她看出孩子父母想要现金赔偿,一点不松口,只认医院诊断书和发票。你放心,她安慰乔麦,家长比我们急,这么拖下去,新牙都长出来了,到时候他们还怎么讹钱?

口水官司乔麦不感兴趣,她一直惦记的是徐妙可。自从孩子从她那儿带走三颗智齿,中间隔了个户外实践活动,两人得有小半个月没见。今天下午返校,乔麦特意跟隔壁数学老师换了校门勤务值班,她想第一时间见到徐妙可。校车缓缓驶入,不等停好,孩子们已经在座位上跳起来。大家都戴着小红帽,在带车老师的指引下鱼贯而出,看过去就像一列行走的蘑菇。二年级三班大老远就看见了她们的麦子老师,徐妙可跑在最前面,乔麦赶紧迎上几步,生怕他们哪个绊一跤再把门牙磕掉。半大的孩子最缠人,爹亲娘亲不如老师亲,即便是平时最讨厌被点名回答问题的那几个,此刻见了麦子老师也都高兴得蹦上了天。他们给乔麦带了礼物回来,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亲手制作的,陶土杯、叶脉书签、稻草小玩偶,看着这些小玩意儿,徐妙可倒是有点瞧不上。她踮着脚凑到乔麦耳边,我的礼物不在这儿。说完拽着乔麦就跑。两人绕过教学楼又穿越操场,最后来到校园角落里的一处花坛。小妙可蹲下来左看看右看看,最后盯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土包。我在图画书上看的,孩子指着小土包说,掉下来的牙齿包好,埋在一个秘密的地方,谁也找不到,除了牙仙子。牙仙子会把牙齿拿走,说不定哪天晚上,趁你睡觉的时候,重新种在你的嘴巴里。

这就是我的礼物。徐妙可认真地说,麦子老师你放心,我把我们的牙齿种在操场花坛里了,要不了多久,我们的牙齿就都可以长出来了。等等,惊讶之余,乔麦发现了问题,为什么说“我们”?因为我种了四颗牙齿,孩子伏在乔麦耳边悄声说,麦子老师三颗,妙可一颗。就是吃糖掉下来的那颗。

孩子说完就跑了,乔麦愣在那里,目送那只小红帽远去,直到她混入操场上的孩子堆里。牙仙子的故事她听过,只不过是西方童话,不知道能不能管这边儿小孩的牙齿。哪怕自己的三颗智齿陪着徐妙可的犬牙一起长出来呢。想到这个念头,乔麦自己都笑了。她蹲在花坛边沿儿,仔细端详那个小土包,不知怎么回事,牙医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牙床、下颌骨、人类牙齿的解剖特征……久病成良医,乔麦感觉自己下学期都能开门选修课,口腔生理与健康。孩子刚才说话的时候她就想到了,争论已久的谜底或许就在此地,如果这里真的藏着那颗牙齿的话。可是挖出牙齿会不会触怒牙仙子?牙仙子可能正蹲在什么地方盯着自己。回头上徐妙可梦里告状事小,万一因此撤销了魔法,孩子的新牙再长不出?乔麦瞬间感觉自己像一个盗贼,一个叛徒,也许一直以来,希望孩子长出新牙,也不过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内疚。想到这里,乔麦反倒释然,对啊,她对自己说,你都三十了,还好意思拿牙仙子做挡箭牌?刨开泥土,果真找到一只小荷包。乔麦长舒一口气,她打开荷包,犹如打开自己命运的审判——

除了一小撮泥土,里面什么也没有。

补牙的日子终究还是到了。上医院之前,孩子家长先跑了一趟学校,没别的意思,他们解释,徐妙可有话要跟乔麦老师说。乔麦一听就明白了,她不知道怎么跟小妙可坦白自己在荷包里的发现,牙齿已经被牙仙子取走了?她无法说服自己蟋蟀和地鼠就是牙仙子。两个人大手牵小手,一路无话,来到花坛旁边。

我知道图画书是骗人的。乔麦早该想到的,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明白。我假装相信它也没有什么坏处对不对。徐妙可接着问她,补牙疼吗?其实牙掉的时候有点疼,我哭了一会儿。只有一会儿,徐妙可强调,哭完了糖还是甜的。等我补完牙,再给我一支棒棒糖好吗?

全世界的孩子都一样,话一说完,掉头就跑。乔麦回头,正迎上树枝头升起的太阳,晨光和落日色温一致,乔麦一时有点迷糊,时间仿佛回到徐妙可带她来看种牙地的那个下午,乔麦转身确认,就在自己重新埋好小荷包的地方,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两朵橘色小花。为什么是两朵?话一出口,乔麦才为自己的反应感到奇怪。难道种下四颗牙还真能开出四朵花不成。乔麦说不清自己还在期待什么,她只能冲着孩子跑开的方向使劲挥手——

妙可不要怕。这是乔麦原本要说的话,可就在她发出第一个音调的时候,下颌骨末端,左侧磨牙后区,一股钻心的疼痛刺破牙床。乔麦愣了一下,她好像想起什么,又不敢相信,她把食指伸进嘴巴。没错,就是它,牙床深处,最后那枚智齿发芽了。

麦子老师你要说什么,怎么你们大人也吃手指。

乔麦笑了,她没有说话,索性点点头,含着手指模仿起小朋友吃棒棒糖的样子来。阳光刺眼,看不清孩子的面容细节,只听见笑声传来,于是乔麦看见,在那笑容深处,在那颗犬齿的缺口里,正闪着一枚倔强的星光。

栏目责编:李颖超

猜你喜欢
小妙智齿棒棒糖
中医治疗失眠小妙招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4
写作小妙招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我陪妈妈拔智齿
夏季省电小妙招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52
棒棒糖
幼儿园(2017年12期)2017-07-25 21:17:46
拔不拔智齿,牙片说了算
拔不拔智齿,牙片说了算
棒棒糖的求助信
摔倒后,地上还有根棒棒糖
海峡姐妹(2016年5期)2016-02-27 15: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