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加斯出版社:一间属于文学匠人的房间

2025-02-13 00:00:00刘珍妮
出版人 2025年2期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现代主义

正如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说,书籍是灵魂的镜子,而霍加斯出版社,则是打磨这些镜子的匠人。

在20世纪初的英国文坛,一个始于家庭的小型印刷作坊后来成为推动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由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与莱昂纳德·伍尔夫(Leonard Woolf)夫妇于1917年创立的霍加斯出版社(Hogarth Press),不仅见证了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黄金时代,更以其独特的出版理念重塑了20世纪的文学版图。

现代主义的摇篮

1915年,弗吉尼亚·伍尔夫正在经历严重的精神问题困扰。此前,她的第一部小说The Voyage Out(《远航》)在达克沃斯出版公司(Duckworth Publishing Company)经历了长达两年的煎熬等待后才得以出版,这漫长的审稿过程和出版商的保守态度几乎摧毁了她对写作的信心。正是这段经历让她的丈夫莱昂纳德萌生了创办出版社的想法,莱昂纳德希望通过印刷和装帧这样的手工劳动帮助妻子分散注意力,同时也为她创造一个完全自主的创作空间。当时正值19世纪末兴起的私人出版社运动(Private Press Movement)盛行,这场运动在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和埃默里·沃克(Emery Walker)的影响下蓬勃发展,他们认为书籍除了传播信息外还应被视为艺术品。这项运动中极具代表性的私人出版社就是莫里斯1891年创立的凯尔姆斯科特出版社(Kelmscott)和霍加斯出版社。

在伦敦里士满区的霍加斯宅邸,这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计划开始实施。夫妇二人购入了一台价值19英镑的二手印刷机,在餐厅里开辟出一个小天地,开启了他们的出版之路。彼时霍加斯出版社启航的条件就是一台印刷机和一间属于伍尔夫的“一个人的房间”。他们出版的第一本书是两人合著的《两个故事》(Two Stories),里面收录了弗吉尼亚的《墙上的斑点》(The Mark on the Wall)和莱昂纳德的《三个犹太人》(Three Jews)。这本由夫妇二人亲手印制的书籍,虽然只印制了百余册,但每一册都凝聚着他们对文学的热爱。随后他们向自己的朋友及潜在读者以相对便宜的价格征订预售,这个谦逊的开始预示了一个新文学时代的曙光。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这个始于“小印刷坊”的出版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化出版机构,一些畅销书的印数甚至达到数万册。1924年,出版社搬迁至塔维斯托克广场(Tavistock Square),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

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伍尔夫夫妇创立出版社并不是心血来潮的草率决定,事实上,二人的文化背景和人脉已经为出版社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布卢姆斯伯里集团(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构成了出版社最初也最重要的创作群体,这其中就包括艺术评论家罗杰·弗莱(Roger Fry),作家T.S.艾略特、E.M.福斯特(E.M.Forster)等,当然还有弗吉尼亚·伍尔夫本人。

此后,霍加斯出版社发展成为英国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重要阵地。他们确立了明确的出版方向,即出版一些常规渠道难以获取的有价值、有独特视角的图书。这一先锋的理念很快在接下来的出版业务中得以践行,并成功吸引了很多年轻作家。正是基于对文学立场的坚守和对新思潮的推动,霍加斯出版社给英国文学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到了20世纪30年代,霍加斯出版社已经成为英国最吸引新锐作家的出版社之一,但伍尔夫夫妇的眼界并没有局限于此。在推动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同时,霍加斯出版社也成为外国文学翻译作品和心理分析著作领域的重要出版阵地。除了引进了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evsky)、托尔斯泰(Tolstoy)等俄国作家的作品,他们还率先在英国系统性地出版了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著作。

1917年至1946年间,霍加斯出版社共出版了527种图书,并且发行了多个重要的丛书系列,这些系列往往邀请知名作家撰写,并且以平易近人的价格和精美的装帧令人称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24年启动的《霍加斯论文集》(Hogarth Essays),该系列直到1947年共出版了36种著作。弗吉尼亚·伍尔夫为现代主义辩护的重要论文Mr. Bennett and Mrs. Brown正是该系列的开山之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书籍的封面插画多由弗吉尼亚的姐姐瓦内莎·贝尔(Vanessa Bell)设计,并且所有由霍加斯出版社出版的伍尔夫作品封面也都是由她设计的,其中伍尔夫作品早期版本的设计至今仍堪称经典。

此外,出版社还推出了《霍加斯文学讲座》(Hogarth Lectures on Literature)、《梅特恩斯战争与和平讲座》(Merttens Lectures on War and Peace)、《霍加斯现代诗人》(Hogarth Living Poets)等多个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系列。

重新起航

随着出版社规模的扩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工作量的激增严重影响了伍尔夫夫妇的创作生活。其间也有出版社抛出橄榄枝,但他们害怕一旦与大型商业出版社合并,霍加斯就会失去初心和话语权。然而,当工作压力与创作需求的矛盾无法调和时,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改变。1938年,弗吉尼亚·伍尔夫退出了出版社的经营,将股份转让。1946年,在伍尔夫去世5年后,霍加斯出版社并入查托·温德斯出版社(Chatto amp; Windus)(查托·温德斯出版社1987年被兰登书屋收购)。2011年,作为企鹅兰登集团(Penguin Random House)的一部分,霍加斯出版社在英美两地重新启航,专注于当代小说的出版。这次新生标志着出版社在保持其文学传统和初心的同时,也在积极拥抱变化。今天的霍加斯出版社继续秉承其创始人的理想,专注于发掘那些深度关注世界、带来新颖国际视角的作家。

近10年来,在霍加斯出版社诸多的出版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13年启动的“莎士比亚重述项目” (Shakespeare Retold Project)。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邀请了8位国际知名作家,将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重新诠释为当代小说。“是什么吸引我参与莎士比亚项目?答案很简单:莎士比亚!”布克奖得主霍华德·雅各布森(Howard Jacobson)的这番热情洋溢的话,体现了莎士比亚作品在其逝世400周年后依然有旺盛生命力,而霍加斯出版社邀请新锐作家重述经典故事的想法也完全重映了这个出版品牌的初心和眼界。重述莎士比亚的项目并不是单纯的改写或复述,而是作者以自己的创作灵感,借由莎士比亚故事的内核,创作出一个全新的故事。

雅各布森选择了《威尼斯商人》这部颇具争议的作品,将其改编为《夏洛克是我的名字》(Shylock Is My Name)。作为一位犹太裔作家,他认为这部常被视为带有反犹太色彩的喜剧其实“比人们通常评价的要有趣得多”。著名作家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则将《冬天的故事》搬进了当代伦敦的投资银行,创作出了畅销书《时间之间》(The Gap of Time)。温特森表示,她非常喜欢原剧作传达的精髓:“莎士比亚在他后期的作品中总是展现出改变的机会。在他的故事中,突然间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事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事情有了新的希望。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动人的内核。”

这一重述计划汇集了当代文坛的顶尖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重新诠释了《暴风雨》,安妮·泰勒(Anne Tyler)接手了《驯悍记》,特蕾西·雪佛兰(Tracy Chevalier)则选择挑战以新的方式重述《奥赛罗》。乔·内斯博(Jo Nesbø)选择的经典剧目是《麦克白》,爱德华·圣奥宾(Edward St.Aubyn)选择了《李尔王》,而吉莲·弗林(Gillian Flynn)选择重新诠释《哈姆雷特》。这些作品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出版,得到了德国克瑙斯出版社(Knaus Verlag)等出版机构的支持。霍加斯出版社副总监贝基·哈迪(Becky Hardie)表示,“几乎所有被邀请的作家都希望参与其中”,这充分展现了项目的吸引力。

今天的霍加斯出版社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创新。他们延续了伍尔夫夫妇对文学品质的执着追求,同时也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市场和技术带来的机遇。一个世纪过去,当我们回望这家始于里士满宅邸的小出版社,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对文学理想的执着。在这个数字阅读甚至不阅读的时代,霍加斯出版社提醒着我们:出版事业从来都不仅仅关乎书籍,更关乎理想、勇气和对艺术的无限热爱。正如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说,书籍是灵魂的镜子——而霍加斯出版社,则是打磨这些镜子的匠人。■

猜你喜欢
弗吉尼亚伍尔夫现代主义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6:03
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的成长主题解读
短篇小说(2014年12期)2014-02-27 08:33:01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
短篇小说(2014年11期)2014-02-27 08:32:43
伍尔夫《黛洛维夫人》的意识流技巧
弗吉尼亚就是爱
现代主义复兴
流行色(2009年11期)2009-12-09 05: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