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问题,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里程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走深走实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直面复杂风险挑战,改革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精神力量的强大指引。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局部体现,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联不仅以顽强军事斗争展现英勇气概,更凝结而成弥足珍贵的东北抗联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依然具有极其鲜明的现实启示,特别是从东北抗联艰辛历程中能够充分汲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从东北抗联坚如磐石的初心使命中标定新时代为谁改革的核心要义
是否能够厘定核心要义关系到改革能否沿着正确方向深化推进,新时代接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需要首先回答为谁改革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初心使命的价值追求深刻烙印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不同时期的创业奋斗中,东北抗联十四年的艰苦斗争历程也集中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追梦之路。
东北抗联勇赴国难的壮烈之举指向质朴的为民精神与崇高的民族使命。二十世纪初的数十年,在革命与战争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出的最鲜明历史符号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特别是党领导东北抗联坚持抗日斗争。东北抗联在东北坚持抗战的整个历程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与推进的,始终秉承党的抗日主张与战略决策,捍卫人民利益、挽救民族危亡,唤醒民众“不当亡国奴”的民族意识。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奔赴东北地区开展反日斗争,将领忠诚于党、战士铮铮铁骨,展现最为淳朴的为民情怀与最为厚重的民族使命。东北抗联坚持对敌斗争十四年,其间始终置身凶险复杂的军事斗争环境中,然而作为一支有坚定信仰的军队,东北抗联始终如一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与崇高理想,正是因为初心使命坚如磐石,才能熔铸弥足珍贵的东北抗联精神,才能在当下时代继续散发恒久的意义。
从东北抗联坚如磐石的初心使命中找寻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要义所在,那就是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从本质上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为民族谋复兴的崇高使命,唯有初心使命清晰才能标定新时代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时代征程的前进方向。经过长期努力,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必须要有谋定如一的决心与意志,而初心使命厘定了崇高远大的方向标,只有始终坚守初心使命,才能在民族复兴的宏阔进程中劈波斩浪、一往无前。党的各级干部要淬炼坚如磐石的初心使命,勇担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将为民情怀嵌入人生价值实现的内在标尺之中,时刻彰显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不断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由弱乱走向复兴的广阔图景从根本上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在充分彰显初心使命中得以勾勒与实现。
二、从东北抗联担当作为的奋进品格中开辟新征程深化改革的崭新风貌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持续强化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实践中就要持之以恒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尤其是要沿着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所指引的方向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力支撑。在革命战争年代东北抗联涌现了一大批对党忠诚的好干部,共同塑造了东北抗联坚贞不屈的群体形象,他们在艰苦抗联斗争中展现的担当作为奋进品格在当下依然具有深刻的借鉴启示。
艰苦卓绝的抗联生活熔铸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抗战胜利后,彭真同志曾经不无感慨地高度评价与肯定东北抗联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说在中国共产党20多年领导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长征、南方红军的3年游击战争和东北抗联的14年苦斗。东北抗联坚持抗击日伪时间最长、生存条件最为艰苦,长期失去与党中央联系,身处重重困境下依然矢志不移,涌现出许许多多坚贞不屈的优秀共产党员,无论是军事将领,还是普通战士,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对党忠诚的抗联篇章。正因其始终如一坚持对敌斗争,在艰苦的抗联生活中充分彰显了革命乐观主义,浓缩了极为宝贵的担当奋斗品格。东北抗联文化中的诸多显著符号实际内含了东北抗联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在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等抗联将领创作的抗联诗词或歌曲当中,能够找寻到鲜明的精神价值,或铿锵昂扬,或悲壮深沉,在孤悬敌后的艰难处境中,抗联将领与战士们通过一首首抗联诗歌深刻表达了奋斗不息的革命气节。漫长而艰辛的抗日军事斗争铸就了东北抗联坚持不懈奋进高昂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越是艰难越向前,抗联队伍中的每一名优秀党员干部就是党的革命事业的无畏排头兵,也是党的理论路线的坚定执行者。东北抗联时期需要党的各级干部冲锋陷阵,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党的各级干部勇于担当作为,这正是东北抗联精神之于当今时代的意义所在。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号角,事业越是向前发展,越需要以奋斗姿态与扎实业绩持续开拓新局面。深入勾勒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图景,就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具备开拓进取的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坚持问题导向,时刻准备直面事业发展进程中一系列复杂现实问题,以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奋进者形象,剖析问题成因,提出解决对策,为促使那些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与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决策科学化提供有效方案。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宏大工程,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流程与各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领域全方位谋划改革策略,既有前瞻性部署更有务实性举措。重大改革举措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键要看党的各级干部是否能以突出业绩担当作为。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就要扎实提升与淬炼各级干部的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以忠诚、干净、担当的硬标准时刻严格要求干部,并以此衡量干部综合素养,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三、从东北抗联攻坚克难的斗争历程中找寻新阶段何以改革的内生动力
如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这是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需要持久回答的重大课题。改革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直面现实境况与问题,需要高度的智慧与勇气、科学的方法与路径、强大的本领与技能。百年党史就是一部艰辛斗争的历史,东北抗联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斗争图谱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十四年的东北抗联苦斗历程定格下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新阶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需要在持续增强斗争本领中开拓事业发展广阔前景。
在东北抗联的整体演进历程中,抗联队伍需要克服复杂多变的考验与挑战,自始至终面临着三重困境:与党中央失联的孤立无援考验、日伪残酷政策的极限压迫考验、恶劣自然环境的艰难生存考验。尽管如此,东北抗联始终能够以顽强斗争意志直面艰险困苦,在东北战场上、在克服艰险考验中始终高擎党的抗日大旗、践行党的抗战策略。例如,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注重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来提升部队战斗力,抗联一路军在政治部内部设置宣传队,专职承担宣传任务,具体工作任务有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教唱抗联歌曲,此外魏拯民等一路军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撰写文章、编写教材,组织士兵认真阅读学习《救国时报》等时政类报纸,广大士兵在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得以锻造政治本领,不断夯实巩固抗日救国的政治信念。又如,杨靖宇游击战略战术的灵活运用,抗联一路军的各支部队在杨靖宇的领导下采取半路伏击战术、远程奔袭战术、化妆偷袭战术、诱敌深入战术等多种军事战术,依据敌我态势实际对比情形,灵活组织与实施具体战役,抗联一路军全体将士在实战中不断练就过硬军事斗争本领。再如,为突破日伪军的严密封锁,东北抗联积极探索创造适合游击战争需要的密营生存方式,既种类多样又隐藏遮蔽,当时抗联将士们在行军作战中受到军事生活的启发思考,逐渐创建包括马架子式、地窨子式以及利用山洞修筑的天然式的各类密营,修建这些密营正是东北抗联野外生存本领的集中展现。总之,东北抗联将士正是凭借着坚定的政治本领、过硬的军事本领、极强的生存本领始终如一地坚守敌后战场,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谱写出顽强英勇的抗联篇章。
东北抗联将士所展现出的顽强斗争本领,对于当前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新阶段,如何继续推动改革进程,扎实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综合素养与本领正是动力所在、解题所在。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一系列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挑战还会接踵而至,各种“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还会不期而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度只会越来越大。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项全新伟大的事业,每向前推进一步,面临的风险挑战也会随之增加,唯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才能在日益复杂的世界局势中谋得先机、占据主动。对于东北全面振兴、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而言,更需要学习东北抗联所展现出的顽强斗争意志,唯有不断斗争、方能突破困局。当前,吉林乃至东北全面振兴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冲破旧有体制机制障碍、重塑全新创业发展环境,特别是要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增强斗争本领,持之以恒锻造契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综合执政本领,以斗争本领牵引其他本领,成为具备高度政治能力和高超执政本领的优秀执政骨干,为改革不断实现新突破提供强大本领支撑。
(作者: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专职副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雷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