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2025-02-08 00:00:00吴海英
新长征 2025年1期
关键词:总书记思政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高度,把思政课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省委常委会每年专题听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汇报,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到高校讲思政课,特别是始终把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开展“五个一体化”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介绍经验,相关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部署,始终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一、胸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立足民族复兴所需、“两个大局”所需、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全过程,坚持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好思政课,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增进政治认知和政治认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他们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课程建设这一关键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其实也就几大类,要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办好思政课这门关键课程,一定要坚持守正创新,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推动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立足“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充分发挥吉林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省级智库平台作用,加强课程整体谋划,深入研究各学段教学目标、教材讲义,针对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特点设计思政课程,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目标在总体上一以贯之,在阶段性上各有侧重。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中学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及中华文化为什么“兴”等一系列重大命题,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做到道理上认同、情感上共鸣、信仰上坚定。

三、突出可感可及,牢牢把握红色资源这一实践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结合新时代学生特点,切实加强“四史”教育,挖掘吉林省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抗美援朝后援地,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三地三摇篮”红色底蕴,利用革命文物、博物馆、文化馆等红色家底,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注重“大思政课”建设,系统设计“多看看、真感触、深认知、强信念、明行动”等实践教学安排,着力开发“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持续开展“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体验式、场景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可感可及,更好地走进历史、触摸历史、感悟历史、铭记历史,进一步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现在的幸福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将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与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引导他们在历史纵深对比中增强政治观念、历史观念、奋斗观念,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四、注重以身示范,牢牢把握教师队伍这一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建好、教好思政课,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相统一”、“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要求,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大力弘扬黄大年人民教育家精神,加快推进郑德荣学院建设,加大对教师革命传统、国情社情等方面的政治学习、实践锻炼,注重用身边榜样传递师德力量,教育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文化气度和育人情怀,真正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以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大爱书写教育人生,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典范,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同时,聚焦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实践经验、教学方法等重点环节,针对性开展培训培养,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阐释能力、课堂吸引能力、解疑答惑能力,全面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五、强化关键保障,牢牢把握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思政课的宝贵经验和最大优势。推动思政课建设,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思政课建设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实现党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引领性发展。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程,定期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及时解决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务实有效措施,确保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学校书记、校长要切实担起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带头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问题苗头,早做深入细致的心理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和心理障碍,理解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隐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们阳光开朗、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柳 絮

猜你喜欢
总书记思政建设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习总书记“下团组”
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3:13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黄河之声(2018年6期)2018-05-18 00:47:57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