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那场雨停了

2025-02-07 00:00:00李欣泽
少男少女·校园 2025年2期
关键词:跑题报刊亭征稿启事

初中时,一个盛夏的午后,我坐在教室第三排靠窗的座位。温热的风从窗户溜进来,仿佛小时候妈妈哄我入睡的双手,轻抚着我的脸。老师讲课的声音在耳畔徘徊,却越听越不真切。

“咻!”一支粉笔飞来,我瞬间从半梦半醒中回过神来。老师指着黑板上的一个问题让我回答:“What’s your favorite job(你最喜欢的工作是什么)?”我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来。就在这时,我看到同桌的桌面上,放着一本翻开的《少男少女》杂志,页面的右下角正好是一则征稿启事。

于是,我脱口而出:“I want to be a writer(我想当一个作家)!”此言一出,全班哄堂大笑,因为我的语文成绩在班里垫底,作文更是经常跑题,写得“驴唇不对马嘴”。几个调皮的男生故意大声喊我“李作家”,我低着头,不敢再说话,羞耻感如同狂风暴雨,淋湿了我本就敏感的青春。

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路过报刊亭,又看到了那本《少男少女》杂志。我一咬牙,拿出微薄的零花钱,买下了它。我素来与文字“互不来电”,但这次我居然被《少男少女》杂志深深吸引,不知不觉,就读到了半夜。

最终,我的目光再次停留在那则征稿启事上。也许,我真的可以试试?我借着月色提起笔,写下自己想成为作家的心愿,并在文章结尾写道:“我知道自己写得不够好,但我一定会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少男少女》上!”我很想向大家证明自己,可不知是寄错了地址,还是被默默退稿,那篇文章最终石沉大海。所幸同学们都沉浸在忙碌的学业之中,没有人关注我的“作家之路”。

但我没想到的是,那个晚上伏案写作的感觉,竟会让我念念不忘——台灯的光束如阳光般铺在纸页上,笔尖则变成了会跳舞的小精灵,在笔记格子间旋转、跳跃,她们的足迹相连,勾勒出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心事。这种感觉特别奇妙。

可以说,《少男少女》杂志是我写作道路上的启蒙读物,也是我的目标和执念。每个月我都会光顾报刊亭,只为了早早买到最新一期杂志,开启一场酣畅淋漓的阅读之旅。我与作者们素未谋面,但透过那些字句,我仿佛在与他们有趣的灵魂对话。

我也常常在《少男少女》杂志中寻求青春的答案。它就像哆啦A梦的百宝箱,里面总有一篇文章能解答我当下的问题。妄自菲薄时,它教我“装饰自己的梦想”;缺乏学习动力时,“摆地摊也要上法国电影学院”的故事给予我力量。在青春期里,《少男少女》杂志曾无数次为我撑伞,陪伴我度过那段难忘的时光。

在《少男少女》杂志的影响下,课余时间,我坚持练笔,写满了好几个笔记本。终于有一天,我在本地的《教育(周刊)》上发表了一篇千字小文。然而,彼时已是智能手机时代,读报刊变成了一种“小众爱好”。印着我名字的那张报纸,始终静静地躺在教室后面的报刊架上,直到我高中毕业也没人发现。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阅读和写作早已不是我“挽尊”的方式,而是我真正的热爱与梦想。大学时,我经常泡在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国内外小说、散文、诗歌,越来越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大二那年,我加入了校记者团。除了学习新闻写作,我还学了摄影、公众号排版、视频剪辑,成了一名采编一体的全能学生记者。回望来时路,从作文“跑题大王”到校园里的“笔杆子”,我有些大胆地想:“当初同学们戏谑我的那个‘李作家’,能不能在未来成为现实呢?”

如今,我已经参加工作五年有余,仍旧保持着写作的习惯。遗憾的是,不少报刊亭已经被逐渐改造成便利店。很难在线下买到杂志的我,只好通过公众号继续阅读《少男少女》杂志。杂志里那些青春的语句依然能带给我不少澎湃与感动,我也重新鼓起勇气,向《少男少女》杂志交上了我迟到的“答卷”。

这一次,我收到了编辑老师的回复,我的文章《笑看旌旗红似花》被采用了,我青春里的执念在此刻画上了句号。透过短短的采用通知,我仿佛看到了曾经坐在教室窗边的那个女孩,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对着《少男少女》杂志上的征稿启事暗下决心。我走过去,将一本样刊放在她的桌上,拍了拍她的肩膀,对她说:“青春的那场雨停了,阳光下,你的文字发着光,照亮了曾经的愿望,也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猜你喜欢
跑题报刊亭征稿启事
孤独的报刊亭
作文跑题不可怕
Es la mente la que hace el cuerpo
报刊亭
李强平面设计作品
艺术评论(2018年5期)2018-07-23 12:48:02
征稿启事
中华奇石(2017年7期)2017-09-18 15:37:01
征稿启事
设计
我不会写作文
老爸说话爱“跑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