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球赛引发的悲剧:跟骨骨折

2025-02-07 00:00:00贺统
食品与健康 2025年1期
关键词:小张患侧康复训练

22岁的大学生小张参加校园足球比赛时,被对方球员铲球拦截。不曾想“这一脚”没有把球踢飞,反而踢到了小张的右脚。小张顿时感觉疼痛难忍,右脚脚后跟像要裂开了一样,然后倒地不起。队友想将小张扶起来,但他的右脚完全不能受力。经检查,医师诊断小张的跟骨发生了骨折且移位严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小张蒙了——踢个球而已,自己的脚后跟怎么就骨折了呢?

“大力”不一定出奇迹

但能够让跟骨发生骨折

跟骨是人体七块跗骨中最大的一块,位于足后下部,构成踵(脚后跟)。跟骨是由一薄层骨皮质包绕松质骨组成的不规则长方形结构,有六个面和四个关节面,富有一定弹性,血液循环丰富。跟骨的外型极其不规则,表面存在许多微小的突起和凹陷。

作为足的重要组成部分,跟骨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使用的重要骨骼。人站立、走路、蹦跳、跑步,都需要跟骨承受重力。同时,由于跟骨结构复杂,存在许多突起和凹陷,非常容易发生应力集中(局部应力明显增加)和损伤。高处坠落、车祸挤压等意外事件,是跟骨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

回到文章开头的病例:铲球球员的奔跑速度快、铲球力量大。同时,业余球员的动作不规范,可能存在变形。在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小张被铲球球员踢到后脚跟,继而发生跟骨骨折。

部分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根据骨折的具体部位和骨折线的方向,跟骨骨折可以分为跟骨结节纵行骨折、跟骨结节水平骨折、跟骨载距突骨折、跟骨前端骨折、接近跟距关节骨折等。临床上,前两种跟骨骨折更为常见。按照是否累及跟距关节,跟骨骨折还可分为波及跟距关节的骨折和不波及跟距关节的骨折。

治疗跟骨骨折,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没有发生位移或位移不明显的轻微跟骨骨折,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即手法复位后采用石膏固定、严格制动,促进骨折部位愈合。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服用止痛药物。如果骨折移位明显,患者则须接受手术进行复位。经过X线、CT等检查,小张属于跟骨结节水平骨折,跟距关节有明显位移,应接受手术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跟骨骨折后可能累及关节面,导致关节面塌陷。如果治疗不及时,跟骨可能无法恢复正常高度,令足弓变低,下肢出现力线偏移,这会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还可能引发足外踝长期疼痛、膝关节外翻等并发症。因此,患者不能因为不想“开刀”,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跟骨骨折是否需要

“静养一百天”?

1.骨折后不宜长期静养

对于骨折的恢复时间,民间有“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说法。认为患者最好躺平休息,静养一百天。但从现代骨科学的视角来看,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及时进行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消除患处肿胀,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

2.合理开展康复训练有助康复

跟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第二天便可进行康复训练。患者早期开展康复训练时,由于疼痛感比较明显,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训练的难度、强度和时长均应循序渐进。

(1)术后1天~2周

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消除患处肿胀,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维持足趾的活动能力。

①术后1天~1周,患者可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被动屈伸足趾。10次为1组,每天进行6组。

②术后第2周,患者可以主动进行足部背伸和跖屈动作,就是压脚背、勾脚背。10次为1组,每天进行6组。患者还可以进行股四头肌、臀部肌肉的静力收缩训练,将大腿、臀部肌肉先绷紧5秒钟,再放松5秒钟。10次为1组,每天进行6组。

(2)术后2周~6周

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是防止关节挛缩,提高关节的活动度。具体动作包括:

①踝关节内外翻训练,即患者坐在床边,双腿自然下垂,足尖分别向内、向外活动至患者能达到的最大幅度。5次为1组,每天进行6组。

②进行更大幅度的背伸和跖屈动作。10次为1组,每天进行6组。

③持拐行走。拄双拐,以健侧肢体支撑行走,患侧肢体不着地。每次行走10步左右,每天走3次。

(3)术后6周~12周

患者这一阶段应重点进行足部力量训练,恢复行走功能。

①使用弹力带进行背伸和跖屈练习。每组10次,每天进行6组。

②患者保持站姿,进行患侧肢体的正抬腿和侧抬腿练习。每组5次,每天练习3组。

③球操训练,用患足推压、滚动、翻转小皮球。每次5分钟,每天练习3次。

④患侧肢体负重行走。借助拐杖练习行走,逐步使患肢负重,逐渐增加负重重量、行走距离。每次行走100步,每天练习2次。

(4)术后12~16周

跟骨骨折可令患者的患侧肢体出现本体感觉障碍,导致患者出现平衡障碍、动作不协调,影响其运动能力。在术后12~16周,患者应加强本体感觉训练,增强肢体控制能力。具体训练动作包括:

①闭眼单脚站立,每次坚持至少5秒。随着平衡能力的改善,逐渐延长训练时间。

②重心移动练习,患者保持站立,使重心分别向身体左、右两侧移动。每次练习10分钟,每天练习3次。

③提踵训练,刚开始保持坐姿练习,逐渐过渡至站姿提踵。每组练习10次,每天练习3组。

④脱离拐杖进行步行训练。注意保持正确步态,每天慢走15分钟左右。

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在固定石膏期间,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患侧足趾关节训练、下肢肌力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待石膏拆除后,可进行更大强度、更高难度的康复训练。

做好预防免跟骨骨折

建议您谨慎参与剧烈对抗性运动,运动前应充分热身,运动过程中佩戴必要的护具,保持动作规范,以免发生意外损伤。爬山登高、进行高空作业时,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从高处坠落导致骨折。日常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意外。

猜你喜欢
小张患侧康复训练
更 正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保健与生活(2019年3期)2019-08-01 06:33:08
巧妙的奉承
故事会(2018年3期)2018-02-07 15:36:50
有缘人
喜剧世界(2017年21期)2017-12-05 13:17:33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健康博览(2016年6期)2016-05-14 09:54:10
谁逗谁
故事会(2016年4期)2016-02-19 22:03:03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