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地处北纬35°20′00″—36°12′23″、东经114°52′00″—116°05′04″,黄河下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与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聊城市、泰安市,河北省邯郸市及河南省安阳市、新乡市接壤,交通四通八达,区位优势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3.3 ℃,年极端最高气温达43.1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1 ℃,无霜期一般为205 d,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454.5 h,年平均风速为2.7 m/s,常年主导风向是南风、北风,夏季多南风,冬季多北风,春秋两季风向风速多变,平均年降水量为551.8 mm。
甜瓜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香甜可口,是我国广大城乡人民普遍喜食的传统水果,目前我国甜瓜种植面积约48万hm2,利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种植甜瓜,能延长甜瓜果品的供应时间,增加甜瓜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濮阳市设施农业迅猛发展,以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甜瓜效益较高,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做出了一定贡献。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产业状况等因素,笔者简要介绍当地的大棚甜瓜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1 选地及建棚
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地块。土壤环境、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均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规定。
塑料大棚栽培甜瓜,可起到前期保温后期避雨的效果,因覆盖材料层数不同,可比露地提前成熟1~2个月。为防止后期遮阴,大棚走向一般设置为南北向,跨度为8~12 m,顶高2.8~3.2 m,肩高大于1.8 m,立柱使用水泥预制件或镀锌钢管材料,棚内可采用多层薄膜或保温材料覆盖,棚的门口和入口及上、下通风口安装有防虫网;每一预留栽培行距地面2 m处应拉一道铁丝。由于濮阳地处黄淮海平原,冬春季风力较大、温度起伏明显,为提高棚内的地温和气温,应在定植前1个月左右覆盖上棚膜,并选用强度较大的压膜绳固定大棚棚膜。
2 品种选择
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选择小众、特色、个性化的甜瓜品种,近两年来选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育的2个厚皮甜瓜品种:众天65号,登记编号GPD甜瓜(2023)410043(见图1);众天脆蜜,登记编号GPD甜瓜(2022)410135(见图2),经济效益较好。
3 育 苗
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在具有加温设备的日光温室进行育苗,也可选择在大棚内进行育苗,育苗时为了保温要在苗床上进行多层覆盖(也可委托育苗企业集中育苗)。
3.1 育苗容器及基质
育苗选用50孔或72孔的黑色聚苯乙烯(PS)标准穴盘,长×宽×高为54 cm×28 cm×8 cm,若是老旧穴盘在使用前在1000倍的高锰酸钾液中浸泡10 min消毒。育苗基质材料选用优质草炭、蛭石、珍珠岩,三者按体积比3∶1∶1混合配置,搅拌混匀过程中每m3混合基质加入1 kg氮、磷、钾含量均为15%的三元国标复合肥,0.2 kg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搅拌过程中不断加水至基质含水量达60%左右(用手捏会成团,手松开会散开),之后将拌匀的基质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备用。也可直接购买成品育苗基质使用。
3.2 浸种催芽
先将种子在200倍的杀菌剂1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生产)中浸泡30 min,之后用清水彻底洗净,再放入55 ℃左右的温水中,让水自然冷却,浸种3~6 h,捞出种子,用干毛巾或干布将种子上的水分和黏性物质揉搓掉,再用清洁湿润的毛巾或厚纱布包好,外包塑料布保湿,在28~30 ℃的恒温箱内催芽。催芽过程中为保持各处的温度、湿度一致,每隔3~4 h翻动一下种子,24~36 h后多数种子已开始萌发,刚刚露白时播种最为适宜。
3.3 播种
将露白种子播种于装有基质的穴盘中,每穴1粒,覆盖1~1.5 cm厚基质,播种后浇透水,畦面覆盖地膜以保持土壤水分和温度。
3.4 苗期管理
瓜苗出土前,要求25~30 ℃的较高温度,为提高苗床温度,增加阳光,苗床上覆盖的棚膜一定要用新膜,并保持覆盖物的清洁,夜间要盖严苗床上的棚膜并覆盖草苫、棉帘等,不通风。幼芽出土30%时,揭去覆盖在穴盘上的地膜;当70%~80%的幼苗出土后,可部分揭开苗床棚膜控制通风,使苗床内的温度控制在白天20~25 ℃、夜间15 ℃。当出现第1片真叶时,可适当提高苗床温度,以白天25~28 ℃、夜间15~20 ℃为宜。苗床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定植前1周左右揭除苗床上的棚膜,并逐渐加大育苗设施的放风口,使苗床内的温度逐渐接近定植大棚内的温度。
3.5 壮苗标准
苗龄30~35 d,2~3叶1心,苗高不超过10 cm,下胚轴粗壮,子叶节位离地面最好不超过3 cm,子叶完整,真叶叶片厚,深绿色,无病斑虫害,营养土块完整,根系发育良好,主根和侧根粗壮,地上和地下部分均无损伤。
4 整地施肥
4.1 整地施基肥
大棚内土壤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30~50 cm。在整个生育期内施肥要以基肥为主,后期追肥为辅,基肥施用量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而定。结合整地一般中等肥力地块每667 m2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5 m3或腐熟的畜禽粪便2000 kg左右,做畦前,于畦的底部撒施三元复合肥(15-15-15)60 kg,或硫酸钾20 kg、磷酸氢二铵40 kg。
4.2 整地做畦
定植前10~15 d,棚内浇水造墒,深翻耙细,整平,按垄距1.5~1.8 m、垄宽60 ~80 cm、垄高20~25 cm起垄,在垄上铺设2条滴灌管,滴灌管间距40 cm,覆盖地膜。为防止遮阴、便于采光,做畦方向要南北向,即南北走向大棚顺着棚方向做畦,东西走向大棚横着棚向做畦。
5 定 植
一般2月上旬至3月上旬濮阳地区的大棚内10 cm地温已稳定在15 ℃以上,应选择在晴天的上午定植。每畦沿滴灌管定植2行,大果型品种株距45~50 cm,小果型品种株距35~40 cm。
按株距用筒径10~12 cm、筒高15 cm左右的打孔器打孔,将幼苗放入穴中,封土固定,浇足定植水,并及时覆土,覆土高度略低于畦面。也可用栽苗机或移栽器定植。
6 田间管理
6.1 温度管理
定植到开花前,大棚内的气温白天要保持在30 ℃左右,夜间17~20 ℃,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0 ℃。从开花到坐瓜,大棚内的气温白天要保持在25~28 ℃,夜间15~18 ℃。坐瓜后,大棚内的气温白天要保持在28~32 ℃,夜间15~18 ℃,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5 ℃。
6.2 肥水管理
定植后要浇1次透水,在伸蔓前土壤湿度保持70%~80%,不要过度浇水。伸蔓期,结合滴灌每667 m2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5~10 kg。 开花至坐果期间控制浇水,植株只要中午不出现萎蔫迹象就不要浇水。瓜个鸡蛋大小后,结合滴灌每667 m2可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0~15 kg。此后,根据棚内土壤湿度情况灵活掌握,隔7~10 d再浇1次水,采收前7~10 d应停止浇水。生长期内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3次。
6.3 植株管理
单蔓整枝,吊蔓栽培。定植后开始绑绳,当植株5~7片叶时,把绳子系在植株的根部,把植株绕绳至生长点附近引蔓上绳。一般在主蔓第10~13节开始留3~4个子蔓结瓜;及时打掉其余侧蔓,主蔓在24~25节打顶,打杈应选择晴天上午进行。
6.4 花果管理
预留节位的雌花开放时,于上午10时前,用当天开放的雄花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用0.1%噻苯隆辅助保果,或每667 m2释放80~100头熊蜂授粉。当幼果长到鸡蛋大小时,及时定瓜,摘除多余幼瓜。幼瓜拳头大小时,及时绑瓜固定。大果型的厚皮甜瓜留1个瓜,小果型的厚皮甜瓜留1~2个瓜,薄皮甜瓜一般每株选留3~5个瓜。
7 病虫害防控
病害主要有猝倒病、蔓枯病、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果斑病、细菌性角斑病、根结线虫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美洲斑潜蝇、叶螨、白粉虱等。要遵循综合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培育壮苗,提高抗逆性;保持适宜的肥水、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通过通风和辅助加温等措施,调节棚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时拔除田间病株;清洁田园,将田间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并集中销毁;冬闲时土壤深翻30~50 cm冻土。
物理防治:大棚门口和入口及下通风口处覆盖1.5 m宽的60~80目银白色防虫网,棚内每667 m2悬挂30张25 cm×20 cm的黄板、蓝板趋避和诱杀蚜虫、白粉虱等,也可通过杀虫灯诱杀、专用诱捕器物理方法进行虫害防控。
化学防治:(1)对症下药,不同病害选择不同药剂,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病用药不同。(2)正确用药,根据药剂种类、剂型、有效成分、毒性,选择符合《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规定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注意复配药剂的防治对象。(3)适时用药,掌握病害发生规律,根据病害发生规律用药,在病害初期用药,早用早治。(4)科学施药,注意施药剂量、施药方法、精准施药、施药部位。(5)轮换用药,一个季节内同一种农药不超过3次,预防病菌产生抗药性。
8 采 收
根据授粉日期和品种熟性以及果实成熟特征确定采收期。也可将结瓜节位上的叶片叶肉部分失绿斑驳、卷须干枯作为成熟标志采收(图3)。就地销售或经短途运输再销售的应在清晨采收九成熟的瓜;供长途运输的应在午后至傍晚采收八成熟的瓜。
采收时用剪刀将果柄剪下,形成“T”字形,瓜柄应保留1~2 cm。采收后的瓜要及时运到阴凉的地方存放,及时清洁瓜面,贴上商标,严格分级,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