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是北京梨主产区,目前栽培面积近1200 hm2,其中老北京果品——金把黄鸭梨近666.7 hm2,且绝大部分树龄在50年以上。由于树体高大、管理人员年龄老化、管理跟不上等,一部分果园出现树冠郁闭、结果枝外移、病虫害发生严重、树势不稳定等问题,导致果实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影响生产效益。自2013年以来,在大兴区果树产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带领下,针对部分低效梨园进行树体改造升级,结合一系列配套栽培措施,取得了产量效益双翻番的良好效果。结合多年一线学习与实践经验,笔者对该技术进行了梳理总结,以期为低产低效梨园生产提质增效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 树体改造的必要性
1.1 保护老北京果品资源
金把黄鸭梨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老北京果品,且已于2015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集中连片分布在大兴区南部,既是市民观光采摘的主要场地,也是果农的重要收入来源,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由于树体高大、管理人员年龄老化、管理跟不上等,一部分梨园出现树冠郁闭、结果枝外移、树势衰弱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树体改造,以恢复和稳定树势,保护珍贵的老北京果品资源。
1.2 促进低产低效梨园生产提质增效
低产低效梨园由于树冠郁闭、结果部位外移等,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品质及种植效益。根据前期调查,树体改造优化了枝类组成和空间分布,树冠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明显好转,改造后第四年果实产量翻番,且品质显著提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原来的11%~12%提高到13%以上。另外,通过提干、回缩等改造措施,打开行间,使小型机械进入,改造前6.7 hm2梨园人工打1次药需要10 d(3人),改造后使用弥雾机喷药,只需要4 d(2人),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图1~图3)。
2 树体改造原则
首先,因树修剪,根据树体大枝情况,改造成适宜的骨架结构,不要强做某种树形。其次,因树体大,改造任务重,要逐年进行,不能急于在1~2年内完成改造。再次,在改造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回缩、缓放、疏枝、短截及夏季修剪技术,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实施可分2~3个阶段进行。
3 树体改造方法
3.1 提干、落头开心
对于主干过低的老梨树,初步选定应保留的骨干枝,然后锯除过低的主枝,提高主干高度,解决机械无法进入的问题。对于树冠高大、冬剪后树高超过5 m的老梨树,可先选定保留的骨干枝,通过落头开心、降低树高,使光照从树冠顶端射入,解决树体过高、冠内光照不足的问题;对于树体过矮、主枝过于平面化、冬剪后树高不足3 m老梨树,可采取培育主干顶端背上枝的方法,提升树高至4 m左右,使结果枝分层错落排列,有利于通风透光。去除下部大枝必须留桩斜锯,减少对口大伤,同时保护好伤口,削平锯口涂抹“愈合剂”,加速愈合(图4)。
3.2 疏枝、回缩
疏枝和回缩主要解决树体过宽、层内过密等问题,打开冠层光路,方便在行间进行机械化操作,提高果实产量、品质和管理作业效率。
在提干落头后,按2层或3层,或主枝分散配置的结构要求,回缩伸展过长的主枝和侧枝,使过宽的树冠缩小。回缩时,对于角度过大,近于水平的主、侧枝,应抬高角度,选一个斜向上的大中枝组作为延长枝;而对于角度较小的骨干枝,则应开张角度,选择角度较大的枝条作为延长枝。回缩后,如新的枝条仍较长,还可对枝条回缩。
处理层内的重叠枝、交叉枝。处理方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该处枝条密集,可保留一个位置较好、侧生枝较多的,将另一个疏除;如果疏除一枝后空间过大,则可保留一枝、回缩一枝,或一枝轻回缩、一枝重回缩,或一枝留向左的带头枝回缩、一枝留向右的带头枝回缩。
疏除或回缩主枝间的大枝,以利侧光照射。疏除中心干上的大枝时,一次不可过多,以2~3个为宜,如果应疏除的大枝多,可2~3年进行。第二年修剪时,除继续疏除过多的大枝外,还应处理大枝秃裸部位及剪锯口附近隐芽。
3.3 控旺、促弱
控旺的原则是减少修剪量、增加全树生长点数,分散每个生长点的生长势;同时,还可通过增加结果量来减缓生长势。对于全树生长较旺的植株,树冠外围的长枝,除骨干枝和大型枝组的延长枝保留并予以缓放外,其余一年枝均应疏除,使骨干枝和大型枝组单轴延伸。全树的一年生中枝、短枝全部缓放;对于过密的或延伸过长的枝组,暂不疏除或回缩。在骨干枝背上发生的直立枝,除疏剪部分过旺枝、过密枝外,可改变角度(拧枝、别枝)予以长放。剪锯口附近萌发的徒长枝,应通过夏季修剪控制数量和长势。对于内膛徒长(主要表现是骨干枝背上发生较多徒长枝)外围生长正常的树,一是利用背上强枝换头,抬高骨干枝的角度,增强骨干枝生长势;二是对骨干枝延长枝,在饱满芽处短截,以增加分枝及加强骨干枝向外生长的势力;三是疏除骨干枝背上的直立大徒长枝。按照以上方法处理,经过1~2年,树势就可缓和并趋于稳定(图5、图6)。
对于树势衰弱、萌发新梢少、枝条细弱的老弱树,冬季修剪时要清除病虫枝,剪留壮枝、壮芽,集中养分,抬高枝条生长角度,尽可能保留和利用萌蘖枝、徒长枝。结合生长季细致疏花疏果、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促进树势尽快恢复。
对于旺树与弱树枝条,也可按枝条长势进行管理。(1)壮枝不用管理。(2)旺枝:芽质饱满,只发枝不结果,采用分道环切、基部促发牵制枝等手法来减弱它的长势;过粗的枝,可在芽前深刻达木质部或刻两道,促使转化为壮枝。(3)虚旺枝:芽不饱满,只发枝不结果。抑顶促萌自然成花,隔4~6个芽转枝,促使转化为壮枝。(4)弱枝:无需专门管理,通过控制偏旺的枝条,促使养分流向自己,转化成壮枝。
4 树体改造配套技术
4.1 水分管理
4.1.1 按需灌溉 根据北京地区降雨情况,一般每年需要浇水2~3次,分别在春季萌芽前、花后1个月左右及冬季封冻水。通过土壤含水量判断和生长需要决定是否浇水。建议通过安装微喷带或滴灌等节水设施进行节水灌溉,每亩用水量为80~100米3。
4.1.2 无需灌溉的几种情况 (1)土壤虽然干旱,但新梢未停长的梨树;(2)叶色黑绿的梨树。(1)(2)两类树一旦浇水会引起二次生长,影响花芽分化。(3)叶片厚硬,果实较大,负载量低的梨树。此类树正处于稳定阶段,如果盲目浇水,破坏了稳定,引起二次生长,破坏了花芽正常分化(表1)。
4.2 土肥管理
根据调查,大兴区梨园土壤普遍有机质含量较低,在0.6%~1.8%,较优质丰产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要求(3.0%以上)有较大差距。需要科学增施有机肥,优化化肥使用方法,提高梨园土壤肥力。同时结合人工种草、自然生草等措施有效培养梨园地力。魏善庄镇梨园的调查数据显示,人工种植二月兰结合有机肥使用,5年后可以使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到4%左右。
4.3 病虫害防控
树体改造期间,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生产优质安全梨果为目标,科学有效地防控病虫害。
4.3.1 生物防治 行间实行生草制或种植绿肥植物,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中的有益生物或微生物数量。吸引天敌,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图7),用于防治害虫的天敌昆虫有瓢虫、食蚜蝇、草蛉、捕食螨、蜘蛛等。
4.3.2 物理防控 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刮树皮,涂抹石硫合剂、安置诱虫灯和诱虫板或树干缠胶带等方法诱杀害虫,防治蛾类、梨木虱等。
4.3.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集中在休眠期和病虫害侵染期。推荐使用符合有机栽培或无公害栽培的药剂,如石硫合剂、苦参碱、矿物油等,避免破坏果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