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柰李果实套袋时间对品质的影响

2025-02-05 00:00:00李丰黄远太陈敏健
果农之友 2025年1期
关键词:套袋

摘 要:试验地位于炎陵县船形乡同睦村柰李园,地势平坦,土壤排水性好,光照充足。该园种植了5年树龄的柰李,株行距为4.5 m×5.0 m,总面积0.7 hm2。在2022年及2023年的5月20日至6月30日期间,分5个时间段进行套袋处理。果实采摘后,观察了果实着色和煤烟病侵染情况,并测量了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表明,套袋时间越晚,单果质量越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但煤烟病侵染也越严重。选择在6月10—20日进行柰李套袋为最适宜时期。

关键词:柰李;套袋;果实着色;可溶性固形物;煤烟病

湖南省炎陵县柰李栽培面积1000 hm2,2005年推广套袋技术,解决病虫导致的商品率下降问题。因套袋时间不统一,果实品质各异。为探索套袋时间对果实品质及煤烟病防控的影响,笔者开展了本试验,旨在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探索柰李提质增效路径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柰李树品种为油柰,丰产性好,5株,树形均为“1+4+X”(1为主干,4为主枝,X为结果枝组和结果枝)主轴延伸形。

果袋为外黄内黑单层“绿果林”牌木浆纸果袋(四川省绿果林公司制袋厂生产,规格125 mm×160 mm)。

天平为T-200型电子天平(江苏迅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测糖仪为手持糖量计WZS-20(上海仪电物理光学有限公司生产)。

其他材料有“人”字梯、果筐等。

1.2 试验方法

1.2.1 取样 除去基地四周2排柰李树,再按五点取样法选取5株树龄、长势基本一致的柰李,即设5个小区。

1.2.2 处理 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在5月20日、5月30日、6月10日、6月20日、6月30日进行套袋,均在上午操作并注明日期。每小区设4个重复,选定120个柰果作为试验对象,其中100个套袋,20个不套袋作为对照。共有2400只柰果套袋,100只不套袋对照。

1.2.3 栽培管理 套袋方法和套袋期间的栽培管理一致。

2 结果与分析

果实七八成熟时采摘,观察果实着色和煤烟病侵染情况,测定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1 套袋时间对果实着色的影响

各套袋时间段处理的果实着色金黄,外观靓丽,果形正常。对照果实保持青色,着色不均。试验显示,外黄内黑单层避光果袋可使柰李在袋内保持25 d以上,具有转色增质效果。对比情况如图1、图2所示。

2.2 套袋时间对单果质量的影响

试验表明:套袋时间影响柰李单果质量,越早套袋,单果质量越小;越迟套袋,单果质量越大。对比数据显示,套袋与未套袋的果实质量存在差异。套袋后的柰李果实被果袋裹住,不见光,同时果袋也会遮挡阳光,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降低光合产物的有效积聚(表1)。

2.3 套袋时间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果实在袋内的时间越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如2022年5月20日套袋的13.5%,而6月30日套袋的达到15.2%,与未套袋的相比分别低2.3和0.6百分点。由此可见,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长短与光合产物积累呈正相关,光照时间越长,柰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表2)。

2.4 套袋时间对煤烟病防控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可以明显降低煤烟病对果实的侵染。如2022年5月20日和2023年5月20日套袋的,感染率均为0;2022年和2023年6月30日套袋的,套袋果面感染率分别为15%和12.5%。可见,套袋可以隔挡或减轻危害,套袋时间越早,危害越轻(表3)。

3 综合评价

柰李品质包括单果质量、总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1]。生产实际中,果实大小、外观和甜度是采摘和营销的标准。套袋时间长短影响品质,套袋过早果实偏小、甜度低但外观好;套袋过迟果实大小相似、甜度高但外观差。

4 生产建议

4.1 严格按标准生产、分级

柰李栽培应依据炎陵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炎陵县绿色食品柰李生产技术规范》进行[2]。果品分级则遵循其《炎陵县柰李果品分级标准》。炎陵柰李果品分级标准如下:

(1)特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浓甜浓香,果形周正,颜色金黄均匀,单果质量≥100 g,成熟度八成,果面洁净无果斑。

(2)一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甜香,果形周正,颜色金黄均匀,单果质量≥85 g,成熟度八成,果面洁净,少许果斑,无其他缺陷。

4.2 选择最适期进行套袋

炎陵县柰李果实采摘上市期正常是7月25日前后,选择在6月10—20日对柰李套袋,在栽培管理好的情况下,果实单果质量≥10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均可达到特级果标准,且煤烟病污染果面是极少的,完全可实现生产优质果目的(图3)。

4.3 预防套袋发生的“黑心”果

因柰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成熟时遇高温,套袋易导致果实“黑心”。外观完好,但果肉近核处向外出现褐腐病变,影响口感和消费。建议加强管理和增施有机肥,推迟套袋,选用单层果袋,或采取剪留透气孔、成熟前撕烂袋底等措施。

4.4 配套栽培措施

炎陵县属湘东南,多雨水,枝条生长迅速,树冠易郁闭,蚜虫频发。蚜虫分泌的蜜露在叶片和果实表面滋生繁殖腐生菌,形成黑色霉层,影响果实外观。为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目标,套袋前期应加强蚜虫防控,同时做好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果等工作,并防控其他病虫害[3]。

5 结 语

综上所述,结合湘南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柰李煤烟病在湘南地区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炎陵县及周边县市提高柰李品质的套袋最适宜时间为6月10—20日。

参考文献

[1] 谢董妍,李潇,徐静,等. 不同产地黄桃营养品质评价 [J].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 (1):25-28.

[2] 炎陵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炎陵柰李果品分级标准[S].湖南炎陵:炎陵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9-06-30.

[3] 黄远太.炎陵柰李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2019(3):14.

猜你喜欢
套袋
套袋与不套袋对‘宫崎短枝’苹果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特产研究(2024年1期)2024-03-12 05:40:10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不套袋与套袋栽培的红富士苹果品质比较
梨树套袋技术
电脑迷(2020年5期)2020-06-09 09:37:06
优质苹果套袋前八项配套技术措施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5-25 06:58:24
富士苹果不套袋与套袋密度对果树冠层光学特性的影响
盛花后45天套袋对苹果品质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梨果套袋需注意
农家参谋(2017年7期)2017-03-25 13:01:54
套袋
商业文化(2017年26期)2017-03-20 03:26:48
套袋对粤引早脆梨果实品质影响的比较(内文第31~36页)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