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五点半,星巴就会从帐篷里一骨碌爬起来。喝杯热茶,他便裹上红黑格子的披肩,带上弓箭,抑或步枪,出发去巡逻。陪伴他的,是奥斯丁——他心爱的德牧犬,也是他得力的工作伙伴。
这是星巴最开心的时刻。草原还未醒来,而他这位“骑士”已经开始了一天的战斗。
这里是非洲肯尼亚的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相邻,它们拥有着无可争议的气质:野性。
这片土地上的动物超过了600种,大象、狮子、猎豹等保护动物引得无数人万里迢迢前来观看。
而星巴,是它们的保护神。他每天奔走在草原上,驱赶盗猎者、制止非法放牧、清理兽夹、救治受伤的动物、处置人兽冲突事件……
十几年前,星巴还只是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的公务员。无论如何,他都不敢奢望自己成为第一个勇闯非洲去保护野生动物的中国人。这可是他儿时最闪耀的梦。
8岁那年,星巴迷上了一部叫《森林大帝》的动画片。从此,他反复做着同样的梦:自己变成了一只狮子,在非洲大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奔跑。
那时候,他还叫卓强,是一个在贵州山区里奔跑的不起眼的孩子。家附近的森林是他的天然游乐场,各种小动物是他最熟悉的玩伴。他胆子很大,多数人看到就腿软的蛇,他拿在手上随意盘弄。
卓强成长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父母为他设定的人生道路就是考大学、找工作、娶妻生子,安稳生活。
上大学时,他选择了英语专业,还辅修了法语。他的QQ签名也夹带着非主流式的抒情:爱上狮子,是我一生的宿命。“疯魔”的他在写毕业论文时,还以“重返自然”为题,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大学毕业后,他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谋得一职,后来的十几年里,他去过五六十个国家,遗憾的是,他始终没有到过非洲。
落寞时,他常坐在朝天门码头,呆呆地望着长江,想象自己顺着长江通向大海,海的尽头,是他心心念念的非洲大草原。
2004年,卓强终于抓住机会,去了肯尼亚的马赛马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20多年的梦境,骤然展现在眼前:自由奔跑的羚羊、斑马、长颈鹿……竟然还有由16只狮子组成的狮群!
令他痛心的是,此次非洲之行让他了解到,他的“梦中情狮”在不断被捕杀后,已经濒临灭绝。
卓强的心事,彻底落在了那里。回国后,他拼命学习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利用一切假期前往非洲。
饶是如此,他依然被紧迫感和危机感压得喘不过气来,心底那个疯狂的想法反复煎熬着他。破釜沉舟,去非洲?靠什么过活?家人怎么办?
踌躇间,6年过去,他37岁了。
一个平常的日子,卓强毅然决然地递交了辞职报告。
他给自己起名“星巴”,在斯瓦希里语中,这是狮子的意思。
逐梦约30年,他终于奔向了自己的草原。
去非洲之前,星巴做了大量调查。他了解到,当地从未有过中国人做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工作,欧美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当地政府机构都没有中国人。这就意味着,他面临的是孤军奋战的局面。初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时,星巴走访了很多组织,想要加入他们,向他们学习经验,但没有一家愿意接纳他。
认真思考后,他决定从原始部落切入,去第一次看见狮子的地方——马赛马拉。那里的生活成本低,还能跟当地人学习如何与野生动物共处。
日复一日,星巴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热爱,终于打动了马赛人。
2011年,星巴给前来非洲考察的中国人做演讲,台下的一位听众十分认可他的想法,捐赠了1万美元,星巴当即用这笔钱成立了“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星巴的野生动物保护项目,就这样开始建立。
这一年9月,肯尼亚著名的野生动物保护人士杰克·格列维库克先生邀请星巴去马赛马拉北部的奥肯耶保护区工作,那里是非洲办得最成功的私人保护区之一,星巴欣然前往。
2012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与当地一些机构合作,共同成立奥肯耶狮子社区保护地。这是中国绿发会在海外成立的首个野生动物保护地,星巴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代表。
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他最亲密的伙伴是马赛人,但最大的阻碍,也来自马赛人——他们中的很多人,以捕杀狮子为荣。
古老的马赛人至今仍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特性,他们逐水草而居,牛羊是他们最主要的财产。他们本无意与狮子为敌,但若狮子攻击了自家牛羊,马赛人就会要狮子偿命,这也是当地狮子的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之一。
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曾提议给牧民们补偿,但从人性的角度讲,这等于变相鼓励他们饲养牲畜和非法放牧,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棘手。
左思右想后,星巴带领团队帮助当地人修建防狮围栏。晚上把牛羊圈养起来,狮子进不去,自然就无法攻击牛羊,马赛人也能够安心睡觉。盗猎者却依旧虎视眈眈,要想改变他们,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跟马赛人同吃同住的两年里,星巴对部落的生活了如指掌,他懂得当地人的困顿,理解他们的需求,且真心希望帮到他们。
从长远打算,星巴聚集了各方力量,帮助他们修缮校舍、修建饮水设施、资助当地学校、支持妇女投入工作。只有人们的生活好起来,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与理念普及了,这片土地上的动物与人类才会真正和谐共处。
自从星巴加入奥肯耶保护区,短短5年的时间里,保护区的面积从37平方千米扩大到了73平方千米。盗猎现象越来越少,狮子、猎豹、斑鬣狗、角马、长颈鹿、羚羊的数量全都翻番,成群的大象、斑马和犀牛也前来“落户”。
2017年12月29日,由星巴主演的纪录片《狮子之心》在美国历史频道亚洲区播出,他终于凭实力赢得众人的尊重。
2019年,星巴暂别非洲。经过多年系统化的运营,这里的工作足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他开始马不停蹄地走访国内的野生动物栖息地,游走在各处寂静的深山老林里。
许多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会使用红外相机拍摄动物,然后再通过分析视频来研究动物习性,但星巴一直坚持观察活生生的动物。
因为只有亲自接触,才能观察到它们的粪便和食物残渣,知道它们的感官敏锐到何种程度,测量到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安全距离究竟是多少,而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大量的走访,让星巴不仅关注到野生动物面临的威胁,同时也看到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不足;自然保护地面积较小,形状过于狭长,分布过于零散;从业人员的整体年龄偏大,专业水平不理想,薪水太低……
星巴在全国各地讲课,团结众人的力量做公益,让野生动物保护的理念走进校园,深入孩子们的课堂。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也能建立起非洲那样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让孩子们不用走那么远,就能去大自然和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
星巴曾在巡逻中遇见离群的长颈鹿,走近一看,它的腹部竟插着锋利的金属长矛。经过艰难的救治后,长颈鹿终于站了起来。回归自然的那一刻,它不住地回头看着工作人员。
2011年,星巴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雄狮,它的右脸和一条腿严重受伤,他根据经验判断,它活不过3天。心急如焚的星巴赶紧联系兽医,为了防止它再次遭受攻击,星巴与同事时刻守护在雄狮周围。幸运的是,它最终被治愈了。
在日后的巡逻中,星巴还巧遇过这只狮子,它一直望着他们的巡逻车,它记得他们。
由于星巴跟狮子走得近,大象总以为他们是一伙的。有一次,星巴把车停在草原上,几只狮子在车前睡觉,突然,另外三面都有大象冲过来,他被包抄了!在车前睡觉的狮子反应神速,立马起身给星巴让路,它们还往不同的方向跑,以分散大象的注意力。
惊险一刻,幸得狮子救命,星巴很骄傲:“狮子和普通游客的安全距离一般是10米到20米,而它们跟我的安全距离是1米。”
靠这么近,他和狮子会聊天吗?会聊什么呢?
星巴一定会告诉它们,那个8岁的小男孩逐梦草原的故事吧。
(江山美如画摘自微信公众号“最华人”,本刊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