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波峰与浪谷

2025-01-28 00:00:00郭小聪
读者 2025年3期
关键词:明信片爱因斯坦物理学

大学时代爱因斯坦就已在权威刊物《物理学纪事》上发表论文,但毕业时照样卑微和无助。他给一位著名科学家去信求职,信却如石沉大海。他又寄去往返明信片,预先贴好邮票,假如信寄丢了,请教授只要在明信片背面写好意见投入邮筒就行,但还是杳无音信。仅仅10年后,爱因斯坦就已声名鹊起,如日中天。一次会议上,这位老教授跑到他跟前说:“那张明信片我还留着呢,我这个老头子真糊涂,现在该由我来给你当助手了。”其实,老教授做错了什么呢?伯乐自古就少有,哪个时代年轻人的人生之路不是伴随着怀才不遇的焦虑呢?

或许,最感绝望的应该是爱因斯坦。他创立相对论后又发表了数十篇原创性论文,却仍然在专利局做小职员,申请大学博士后的工作被拒绝,想做中学教员也未果,一些官僚习气阻碍了他。登门求教者惊愕地发现,这位“20世纪的哥白尼”正趴在地上生炉子,桌上是一本摊开的书,满屋子都是呛人的煤烟和婴儿的尿布味儿。对此,爱因斯坦只是淡淡地说:“我必须忍受。”

如爱因斯坦在书信中所示,他很早就意识到“追逐名利的残酷性”。大学老师曾问他为什么不选赚钱的医学、法学专业,而学物理。但人生来都有一点好奇的种子,需要用心血去培育。爱因斯坦从小就笃信宇宙万物是和谐美妙的,认为现有物理学定律未能揭示其内在统一性,所以他16岁时便有了相对论的思想萌芽。不过一般人容易迷失在人生的煎熬和诱惑中,爱因斯坦却愿意为科学探索付出代价,所以他对生活的琐碎无感,依然活得有滋有味。

你在乎什么,什么就是你的宿命。1919年日全食期间,人们通过观测星光的曲度,验证了空间是弯曲的、时间是相对的,爱因斯坦因此引起世界性轰动,街头巷尾的人都知道“尺缩效应”。有打油诗调侃道:“杰克小伙剑术精,出剑迅捷如流星。不料空间一收缩,长剑变成小铁钉。”还有漫画上侦探举着大手电筒,光线拐了两个大弯射到窃贼身上。爱因斯坦从此名满天下,却从来没有名人的架子,他纯朴、谦逊、沉思的神情深入人心,成为人类智慧与良心同在的化身。这与爱因斯坦内心的信仰有关:“我同所有活着的人是融为一体的。”作为宇宙中渺小的粒子,他认为个人生命是存在而非生存,所以应该充满“个人之外的东西”。

但再灿烂的人生也会归于平静。爱因斯坦晚景凄凉,因为量子力学异军突起,他一生钻研的统一场论屡屡受挫,事实上,圈内人已“没有多少人关注他,更没有人跟随他”。可爱因斯坦当年是何等传奇的人物啊!他26岁独步天下,成名论文仅9000字,其中甚至没有引证任何文献,就推翻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时空观,而这正是革命与改良的区别。相形之下,老年爱因斯坦的“过气”与落寞着实令人感慨,如果说英雄末路,他可谓身处深谷。

但盛名之后的失落,并没有让爱因斯坦惊慌或沮丧,他不把这看成个人的灾难,更不会利用权威的光环硬撑场面。他安详而坚定,笃信叔本华的箴言:“人能够做他想要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爱因斯坦顶多有一种临近黄昏般的“平静的忧伤”,这是“思想的悲剧”而非个人的悲剧。他去世前坦承微观量子力学对统一场论的可怕否定,却仍说:“不管怎样,我们总可以用莱辛的话聊以自慰,‘对真理的追求比安安稳稳地占有它更可贵’。”

今天,量子力学给重新认识世界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但也似乎固化了学术方向,几十年来罕见重大突破。已经有人置疑:如果居于主流的理论假说令年轻科学家因生存压力而群起逐之,失去独立研究与服从科学主流之间的平衡,就有可能延误人类活跃而多样化的思想探索。这又让人想起爱因斯坦的告诫:“哪儿的木头薄就在哪儿打钻,小心是要付出代价的。”

(普洱摘自《中华读书报》2024年5月22日,李小光图)

猜你喜欢
明信片爱因斯坦物理学
为什么爱因斯坦总是“爆炸头”
制作明信片
爱因斯坦的梦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4
美食物理学
英语文摘(2019年10期)2019-12-30 06:24:32
明信片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 07:35:00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8:57
神奇的明信片
勤奋努力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怎么庆祝生日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04: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