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卫红/设题
一、阅读《十五从军征》(见课本),完成题目。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全诗无一“悲”字,却处处透露着悲情。请从诗歌意象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3.这首诗中的“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与《木兰诗》中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都是从军归来“出门看”,分别表现了老兵和木兰怎样的情感?
4.这首诗中哪些内容表现了战争的残酷?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见课本),完成题目。
1.这首词的情感丰富细腻,起伏中有变化。请谈谈从“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这首词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与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都是借月抒情,请说说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请简要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三、阅读《蒹葭》(见课本),完成题目。
1.诗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唏”“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重叠中又有变化,变换的词语包含怎样的意蕴?
2.这首诗每节开头两句都从秋景写起,有什么作用?
3.老师请一名同学用恰当的情感和语调朗读这首诗,你认为下面选项中哪一项最恰当?请阐述理由。
A.愉悦、轻快 B.感慨、感叹 C.痛苦、沉重 D.惆怅、舒缓
四、阅读杜甫的《春望》(见课本),完成题目。
1.请结合全诗,分析“望”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草木深”应理解为“草木葱茏”还是“乱草丛生”?请说出你的理由。
3.“白头”“白发”在古诗词中是很常见的意象。请分析这首诗中的“白头”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白发生”中的“白发”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