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之师——孙武

2025-01-25 00:00:00王卉
关键词:兵书吴军孙武

孙武是谁

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是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的先祖,他所著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北宋神宗时曾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被誉为“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受到了全世界的推崇,对军事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孙武本是齐国人,为躲避内乱而逃到吴国,最后成为吴国的将军,曾先后辅佐过吴王阖闾、夫差,为吴国取得一系列对外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让吴国登上了霸主之位。

孙武的一生充满了谜团,由于历史记载极少,他的生卒年份至今都无法精确判断,他的最终下落,也是一个历史之谜。目前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孙武被吴王夫差处死了,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孙武急流勇退,选择了隐居,并在隐居期间完成了他的不朽名著——《孙子兵法》。

了不起的战功

说到孙武的战功,就不得不提柏举之战。在此战中,孙武指挥吴国军队千里奔袭,直捣楚都,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了卓著战功。

公元前506年,吴楚大战开始,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率水陆大军由淮河溯水而上,开始了伐楚之战。行至半路,孙武突然决定让军队弃舟登陆,并且将行军方向由向西改为向南。此事太过奇怪,伍子胥想不明白,但他知道孙武做事一定有其原因,便向他请教:“吴军善于水战,您为何改从陆路进军呢?”

孙武答道:“兵贵神速,应当走敌人料想不到的路,打它个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迟缓,吴军优势难以发挥,而楚军必然乘机加强防备,那就很难破敌了。”伍子胥点头称是。

孙武挑选了一队精兵为前锋,迅速穿过楚国北部的几处险峻之地,直趋汉水,并深入楚国腹地,完成了对楚国的战略奇袭。

由于吴军突然出现在汉水东岸,毫无准备的楚军乱了阵脚,在吴军的突袭下溃不成军。吴、楚两军在柏举决战,楚军大败。吴军乘胜追击,攻入楚国都城郢。柏举之战以吴军的大胜宣告结束。

人生超级剧场

吴国不是我的祖国

我本是齐国人,祖父是齐国名将。所谓“将门出虎子”,我从小就对军事产生了浓厚兴趣,喜欢阅读兵法,读后还会写许多心得,了解我的人都夸我“上知黄帝谋,下晓管仲略”。少年时代,我就已经阅读过古老的军事典籍《军政》,熟悉了黄帝的作战事迹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策略。

在我生活的时代,各国之间几乎天天都在打仗,百姓流离失所,让人深深叹息。由于听得多、见得多,所以我对很多战争实例都比较了解,思考得也日渐深入,不禁想:我能不能写一本兵书呢?这样可以让这些军事经验流传于后世,给他人提供一些帮助。别看我热衷军事,但我内心深处是极度讨厌战争的,所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常胜将军并不值得夸耀,因为在他的荣耀背后,是无数士兵和百姓的流血牺牲。我想写作兵书的初衷,是用战争来制止战争,以便最后消灭战争。

如果不出意外,我原本会和我的父辈一样,成长为一名齐国将领。可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内乱,波及我的家庭,迫不得已,为了避难,我只能跟家人一起逃离祖国,开始了漂泊的生活。

在颠沛流离中,我来到了吴国,结识了同样因为一场内乱而逃到吴国的伍子胥,我们二人同病相怜,成为至交好友。伍子胥本是楚国人,在楚国大名鼎鼎,才学深深吸引了吴王阖闾,因此他很快就得到了吴王的重用。要说伍子胥真够哥们儿,自一得志,他便多次向吴王推荐我。在他的全力推荐下,我才有机会带着自己的兵书觐见吴王。我同吴王讨论了各种战争问题,把他聊得心悦诚服,封我为吴国上将军,统率吴国军队。就这样,身为齐国人的我,竟然成了一名吴国将军。

我为吴国建奇功

吴王阖闾将我的兵书一篇一篇地看完后,赞叹不已,但他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的这些理论固然令人钦佩,只是它们是否真的实用呢?你能否将其运用到实战中?能不能训练我的宫女们,来给我演示一番呢?”

这有何难!我自信地一口应承了下来。于是吴王调拨了一百多名宫女任我差遣。

我把宫女分为两队,指定吴王最宠爱的两名美姬分别为两队队长,让她们带领宫女操练。我在训练场上设置行刑的刀斧刑具,向宫女们再三申明军纪,可是这些宫女虽然嘴上答应按军纪行事,却不听从号令,没有严肃对待,只是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完全没有受训的样子。见此状况,我当即下令,将担任队长的两名美姬抓起来,依军法斩首。

吴王见我要动真格的,立即慌了神,赶紧派人前来求情。但我严肃地说:“我是听从吴王的命令来操练士兵的,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

于是,这两名美姬队长当即被斩首了,直到这时,宫女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肃性,个个吓得面无颜色,再也不敢懈怠。等我重新操练时,这支由宫女组成的队伍无论前进还是后退,或变化阵形,全都严格按照指令,俨然一支马上可以上战场的军队。吴王这才心服口服。

其后,在我和伍子胥的直接指挥下,吴军经过五次战役,以少胜多,仅仅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攻下了楚国都城郢。然而吴王阖闾不听我和伍子胥的劝阻,去攻打新即位的越王勾践,导致吴国大败,阖闾也受伤而死。没办法,我和伍子胥又帮助新继位的吴王夫差治国练兵,想方设法打败了勾践,为其父阖闾报仇雪恨。

我为两任吴王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为自己在异国他乡赢得了重要地位。

退隐江湖,专心著书

吴王夫差在打败越王勾践之后,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建议杀掉勾践。勾践又贿赂了奸臣伯嚭为他说情,最终得以回到越国,卧薪尝胆,伺机报仇。为了报仇,勾践实施了反间计,致使我的人生知己伍子胥被夫差逼死。这一事使我心灰意冷,不想再为吴王效力。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我选择了退隐江湖。

我并没有离开吴国,因为我把所有的才能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也想把我的后半生留在这个国家。远离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正好可以总结我一生的军事经验,继续完善我的兵法。于是我择居山林,潜心写作。我想把我一生的才华都留给后人,传诸后世,也希望后世最终可以不再有战争发生,永保和平!

猜你喜欢
兵书吴军孙武
不是兵书的兵书——从吴起说《左传》
《孙武专题研究》
孙子研究(2018年5期)2018-04-30 07:55:28
范蠡妖阵破吴军
范蠡妖阵破吴军
特别文摘(2016年5期)2016-05-04 21:59:19
汪雷一兰 吴军 夏兆侠 马雪
孙武何以不见名于《左传》
军事历史(1997年6期)1997-08-21 02:37:14
孙武故里今何在?
军事历史(1991年3期)1991-08-16 02:19:48
古代兵书览要
军事历史(1987年4期)1987-01-18 07:07:16
兵书琐谈(续二)
军事历史(1983年4期)1983-12-06 06:02:44
兵书琐谈
军事历史(1983年2期)1983-08-21 02: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