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夏大豆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2025-01-24 00:00:00王小凤郭萍周雯舒畅汤洪杨通洲曾雅婷王凯邹童禹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1期
关键词:品种比较经济性状夏大豆

摘要" 为筛选适合湖南益阳市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稳产、高产和适应性好的大豆品种,以中豆41为对照,引进中豆43、南农57等11个品种,在赫山区及桃江县两处试验点进行比较试验,从各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试验点12个品种的生育期在86~100"d;农艺性状方面,株高62.6~83.0"cm,底荚高度12.5~21.3"cm,主茎节数10.0~16.3个,有效分枝0.7~3.3个;经济性状方面,单株有效荚数33.7~45.3个,单株粒数61.7~91.5粒,单株粒重15.3~23.0"g,百粒重20.1~23.6"g,完好粒率在90%~96%;12个品种平均产量在2 100.0~2 398.5"kg/hm2,其中11个引进品种的平均产量均高于对照。综合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皖豆37和冀豆1258的生育期比对照品种短1~2"d,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等经济性状均高于或与对照接近,完好粒率均在90%以上,平均产量较高,赫山试验点产量分别为2 398.5和2 322.0"kg/hm2;桃江试验点产量分别为2 398.5 和2 277.0"kg/hm2。皖豆37和冀豆1258品种生育期适中,农艺及经济性状良好、产量表现较好,较适合在益阳市地区种植示范推广。

关键词" 夏大豆;品种比较;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5)01-0013-06

DOI号"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5.01.004

Comparative experiment on introduction of summer soybean varieties in Yiyang City

Abstract" To select soybean varieties suitable for Yiyang City and areas with similar ecological conditions with stable-yield, high-yield and good adaptability. With Zhongdou 41 as the control, 11 varieties, including Zhongdou 43 and Nannong 57, were introduced and compared in Heshan District and Taojiang County, from the aspects of growth period, agronomic traits, main economic traits, and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period of 12 varieties in the two experiments was 86-100 days. In terms of agronomic traits, the plant height was 62.6-83.0 cm, the bottom pod height was 12.5-21.3 cm, the number of main stem segments was 10.0-16.3, and the effective branches were 0.7-3.3. In terms of economic traits, the effective pod number per plant was 33.7-45.3, the kernel number per plant was 61.7-91.5, the kernel weight per plant was 15.3-23.0 g, the hundred kernel weight was 20.1-23.6 g, and the complete grain rate was 90%-96%. The average yield of 12 varieties was 2 100.0-2 398.5 kg/hm2, and the average yield of 11 introduced varietie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The growth period, agronomic traits and economic traits of Wandou 37 and Jidou 1258 were 1-2 day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varieties. The economic traits such as effective pod number per plant and grain number per plant were higher than or close to that of the control varieties. The whole grain rate was above 90%, and the average yield was higher. The yield of Heshan test site was 2 398.5 kg/hm2 and 2 322.0 kg/hm2, respectively. The yield of Taojiang test site was 2 398.5 and 2 277.0 kg/hm2, respectively. The Wandou 37 and Jidou 1258 varieties have moderate growth periods, good agronomic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good yield performance, and are more suitable for planting demonstr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in Yiyang City.

Keywords" summer soybean; varieties comparison; agronomic traits; economic traits; yield

大豆作为主要的粮油作物之一[1],集菜用、油用、饲用和工业用等多用途于一体[2]。豆类作为一类养地作物[3],对土壤培肥,土壤结构改良等有一定积极作用[4-5]。为促进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人员主要针对品种筛选进行了大量试验。钟坤等[1]进行了桂北地区夏播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华夏17号、桂1505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较好,适合种植和推广。严勇亮等[3]研究表明,SC15-11、JO14和冀豆22等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在新疆南部地区试验种植。各地区积极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当地环境的优良品种,并进行种植推广。

湖南省大豆种植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其中益阳市是湘东南地区大豆主产区之一。近年来,该区域大豆生产发展较快,其中夏大豆一般在5月至6月初种植,结合当地雨水条件、土壤肥力及品种特性来选择夏大豆品种,有利于提高其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何永梅等[6]研究指出,雨水充沛地区宜选择主茎发达、秆强不倒、中大粒有限结荚习性的品种,如中豆41、油6019等。本研究以中豆41为对照,引进中豆43、南农57等11个品种在益阳市赫山区及桃江县两个试验点开展了夏大豆引种区域试验,比较其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旨在筛选出适于益阳地区作物接茬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掌握各品种特性特征,促进该地区夏大豆品种优化升级和产业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23年在益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112.2"° E,28.4"° N)和桃江县大白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111.78"° E,28.49"° N)开展。其中赫山区以平原为主,桃江以丘陵地形为主,两地土壤均呈弱酸性,地力均匀,两试验点前茬作物均为油菜。

1.2 试验材料

中豆43、南农57等12个供试大豆品种均为长江流域早中熟类型区的夏大豆品种,品种详情如表1所示。中豆41为对照品种,该品种在益阳地区种植面积较广,适应当地气候环境且优质高产。

1.3 试验设计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5.0"m2,每小区种植15行,行长2.0"m,行距0.5"m,穴距0.2"m,种植密度19.95万株/hm2,每小区种植300株,保护行5行。

1.4 田间管理

1.4.1 赫山区 5月13日,施有机肥(有效活菌数≥0.2亿/g,氮+磷+钾≥5%,有机质≥45%)750"kg/hm2作为底肥;5月20日播种,每穴4粒;5月21日,喷施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除草;6月7日,定苗,每穴留苗2株;6月14日,人工除草;6月26日,施复合肥(氮∶磷∶钾为20∶8∶12)450"kg/hm2;7月18日,人工喷洒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以防治虫害。整个生育期灌溉2次,不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鸟、鼠、禽和畜等为害。

1.4.2 桃江县 5月20日,施有机肥(有效活菌数≥0.2亿/g,氮+磷+钾≥5%,有机质≥45%)750"kg/hm2作为底肥;5月28日播种,每穴4粒;5月29日,喷施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除草;6月18日,定苗,每穴留苗2株;6月24日,人工除草;7月5日,施复合肥(氮∶磷∶钾为20∶8∶12)450"kg/hm2;7月30日,人工喷洒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以防治虫害。整个生育期灌溉2次,不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鸟、鼠、禽和畜等为害。

1.5 测定指标和方法

观察记录各品种的生育期。于成熟期在每个小区随机取样10株,进行室内考种,测定其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叶形、花色、茸毛色、结荚习性、株型、裂荚性和落叶性等农艺性状[7];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和粒率等经济性状[8-9]。分小区单收单晒,计算其产量[10]。

1.6 数据处理

各品种数据测量3次取平均值。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2可知,12个品种生育期在86~100"d,与审定生育期相差不大。在赫山区,邯豆15的生育期与CK(中豆41)一致,均为91"d;中豆43、南农57、皖豆37、嘉豆2号、弘豆8号、冀豆1258和中豆88比CK早熟1~2"d;赣夏豆1号、临豆10号和荆油豆1号均比CK晚熟2~9"d,其中赣夏豆1号生育期最长,为100"d。在桃江县,南农57、邯豆15、嘉豆2号和临豆10号的生育期与CK一致,为89"d;中豆43、皖豆37、弘豆8号、冀豆1258和中豆88比CK早熟1~3"d;赣夏豆1号和荆油豆1号比CK晚熟3~10"d,其中赣夏豆1号生育期最长,为99"d。说明在不同种植区域,各大豆品种均能正常成熟,但生育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2.2 农艺性状

由表3可知,在赫山区试验点,12个品种株高在62.6~83.0"cm,其中,中豆88株高比CK(中豆41)低,其余品种的株高均比CK高,最高的品种为荆油豆1号。底荚高度在12.5~19.7"cm,比CK高的有南农57、嘉豆2号和荆油豆1号3个品种,其中南农57和荆油豆1号底荚高度最高(19.7"cm),其他品种的底荚高度均低于CK或与CK一致,其中临豆10号底荚高度最低(12.5"cm)。主茎节数10.3~16.3个,冀豆1258主茎节数最多(16.3个),中豆88最少(10.3个),其余品种的主茎节数均高于CK(12.3个)。有效分枝0.7~2.7个,中豆43的有效分枝最多(2.7个),其余品种的有效分枝均低于CK(2.3个),或与CK相同。

桃江试验点12个品种的株高在63.4~79.3"cm,比CK(中豆41)低的品种有4个,分别为中豆43、赣夏豆1号、嘉豆2号和临豆10号,其余品种的株高均高于CK。底荚高度在13.2~21.3"cm,比CK低的有赣夏豆1号、皖豆37、临豆10号和中豆88 4个品种,其他品种的底荚高度均高于CK,其中荆油豆1号底荚高度最高(21.3"cm)。主茎节数10.0~16.3个,冀豆1258主茎节数最多(16.3个),中豆88最少(10.0个),其余品种的主茎节数均高于CK(11.0个)。有效分枝1.3~3.3个,荆油豆1号的有效分枝最多(3.3个),高于CK(2.0个),有效分枝比CK低的有南农57、皖豆37、邯豆15、嘉豆2号和临豆10号5个品种,其余品种均比CK高或与CK相同。

12个品种的叶形主要以卵圆为主,其中中豆43和皖豆37为椭圆形。邯豆15、弘豆8号、冀豆1258和临豆10号花色均为紫色,其余均为白色。茸毛色以灰色为主,其中弘豆8号、荆油豆1号和中豆88为棕色茸毛,所有品种均为有限结荚习性。引进品种株型全部为收敛和半收敛型,裂荚性以不裂和轻裂为主,以半落叶性品种为主,有少部分为不落叶性品种。

由此可得,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种植,其株高、底荚高度等性状可能有所差异;但其叶形、花色等性状不受种植区域影响。

2.3 经济性状

由表4可知,在赫山区试验点,冀豆1258的单株有效荚数和单株粒数最多,分别为45.3个和91.3粒,其次是皖豆37,分别为44.7个和91.2粒,其余品种均低于CK;CK和邯豆15的单株粒重最大,为19.0"g;邯豆15的百粒重最大,为23.5"g。桃江县试验点中豆88的单株有效荚数最多,为44.3个,其次为皖豆37(42.0个)、中豆43(41.7个),冀豆1258和CK相同,均为41.3个,其余品种均低于CK;皖豆37的单株粒数最多(91.5粒),其次为冀豆1258(91.4粒);其余品种均低于CK(91.3粒);邯豆15和中豆88的单株粒重高于CK,其余品种均低于CK;邯豆15和嘉豆2号的百粒重高于CK,其余品种均低于CK或与CK相同;两个地区的完好粒率均较高,在90%以上。

2.4 产量

由表5可知,赫山区试验点11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均高于CK,其中排名前3的品种分别为皖豆37、弘豆8号和冀豆1258;产量分别为2 398.5、2 358.0和2 322.0"kg/hm2,较CK分别增长13.8%、11.9%和10.2%。桃江县试验点中11个品种平均产量均高于CK或与CK相同,其中排名前3的品种分别为皖豆37、邯豆15和冀豆1258;产量分别为2 398.5、2 368.5和2 277.0"kg/hm2,较CK分别增长14.2%、12.8%和8.4%。综上,参试品种均有较好的丰产性,产量均高于CK,其中皖豆37和冀豆1258在两地的产量排名均靠前。

3 结论与讨论

大豆的性状及产量受土壤类型、土壤pH等多种因素影响,种植区域的不同其性状表现也会有所差异[11]。本研究在益阳地区两试验点开展大豆品种比较试验,综合评价其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发现不同试验点的大豆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综合两个试验点的结果,赣夏豆1号生育期在两个试验点的生育期均100"d左右,生育期偏长,不符合当地复种需求;嘉豆2号与临豆10号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较少且小区产量较低,建议淘汰;弘豆8号及中豆88的生育期、经济性状及产量数据均相对较好,计划下年度继续进行品种试验。其中,冀豆1258和皖豆37在两试验点的生育期适宜,与对照品种相差1~2"d,株高等农艺性状与对照接近,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明显高于对照且完好粒率均在90%以上,平均产量排名前3。因此,冀豆1258和皖豆37在益阳地区的适应性及丰产性较好,较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 钟坤,何雪丹,蒋明健,等. 桂北地区夏播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2020(3):106-108.

[2] 赵阳红. 2022年阜南县大豆品种比较试验[J]. 南方农业,2023,17(4):28-31.

[3] 严勇亮,张恒,曲可佳,等. 大豆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J]. 新疆农业科学,2023,60(7):1653-1662.

[4] 陈红霖,田静,朱振东,等. 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3):493-503.

[5] 郑慧,孙乌日娜,陈木兰,等. 兴安盟地区新引进大豆品种比较试验[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1):22-24,48.

[6] 何永梅,吴琴. 南方夏大豆播种要点[J]. 湖南农业,2024(5):10.

[7] 郑慧,孙乌日娜,陈木兰,等. 兴安盟地区新引进大豆品种比较试验[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1):22-24,48.

[8] 周学超,赵亚波,魏云山,等. 赤峰地区大豆品种比较试验[J]. 北方农业学报,2016,44(1):28-30,37.

[9] 乔娜,王彦琪. 宁夏大豆引种品比试验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15,2(7):26-28.

[10] 赵阳红. 2022年阜南县大豆品种比较试验[J]. 南方农业,2023,17(4):28-31.

[11] 谭玉萍,王志强,刘若轩. 东北黑土区小流域大豆产量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60(4):529-540.

猜你喜欢
品种比较经济性状夏大豆
不同年份气象因子对夏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种子科技(2024年4期)2024-03-28 12:00:58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广东蚕业(2022年2期)2022-11-23 02:38:56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西部论丛(2020年6期)2020-08-16 10:41:32
吉林地区设施番茄有机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大豆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硼肥施用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科技(2016年6期)2016-03-11 15:30:22
宁南山区不同甜荞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研究
里下河稻区优质机插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2014年苏中地区水稻大区品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