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025-01-24 00:00:00杨昌明
大医生 2025年3期
关键词:聚乙二醇卡韦干扰素

【摘要】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b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 )、透明质酸(HA)]、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4、 干扰素 -α(INF-α)、IL-17]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lt;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lt;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均更优(均Plt;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优化肝功能,减缓肝纤维化,并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恩替卡韦;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3.0073.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3.024

目前,临床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主要采取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方法治疗,以抑制病毒感染,改善肝功能。恩替卡韦为核苷(酸)类似物,具有安全性好、抗病毒效果较强等特点,可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增殖,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但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整体疗效有待提高[1]。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为长效干扰素,不仅可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HBV,缓解肝脏细胞炎症反应,抑制肝硬化发生、发展,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血清学应答率[2]。有研究显示,长效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具有一定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上述药物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7.13±10.34)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22±0.33)年;BMI 21~25 kg/m2,平均BMI(22.62±1.32)kg/m2;肝功能Child-Pugh分级[4]:A级14例,B级16例,C级1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6.98±10.79)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4.19±0.42)年;BMI 20~25 kg/m2,平均BMI(22.59±1.48)kg/m2;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3例,B级18例,C级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5];⑵年龄gt;18岁。排除标准:⑴存在药物过敏史者;⑵存在甲型病毒性肝炎等其他类型肝炎者;⑶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⑷存在心、肺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⑸存在凝血、免疫功能障碍者;⑹存在消化道出血等合并症者;⑺合并精神、认知功能障碍者;⑻存在恶性肿瘤者;⑼伴有肝癌等其他肝脏病变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恩替卡韦分散片(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64,规格:0.5 mg/片)口服,0.5 mg/次,1次/d。观察组: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60001,规格:180 µg(66万U)/0.5 mL、0.5 mL支(预充式)]180 µg/次,皮下注射,1次/周。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包括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抽取患者3 mL空腹静脉血,使用离心机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10 cm),取上清液,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诊断公司,型号:cobas 8 000 c 702)于治疗前后检测。⑵比较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包括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 )、透明质酸(HA),抽取患者3 mL空腹静脉血,离心方式同⑴,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于治疗前后检测。⑶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α(INF-α)、IL-17,抽取患者3 mL空腹静脉血,离心方式同⑴,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于治疗前后检测。⑷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及脱发)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ALT、AST和治疗前后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4。

3 讨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常用治疗药物为恩替卡韦,能够高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从而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此外,恩替卡韦的耐药屏障高,乙型肝炎病毒对其产生耐药性的概率相对较低,但远期疗效及预后仍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且停药后易复发[6]。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具有抗病毒、调控免疫功能等作用,可促使细胞内抗病毒蛋白合成,增强杀伤病毒的作用,同时还可增强机体免疫细胞活力而调节其免疫功能,进一步抑制HBV增殖[7-8]。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而言,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的治疗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的炎症损伤,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其次,它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可以延缓肝硬化的进展;对于部分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还可能带来明显益处。

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肝脏细胞受损,导致ALT和AST水平升高。ALT水平升高通常提示肝细胞受损,而AST水平升高则可能反映肝脏、心肌或肌肉等多种组织的损伤。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LT和AST的升高程度与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提示观察组方案可优化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分析原因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通过皮下注射进入人体后,能够有效地诱导细胞内的抗病毒活性。这种诱导作用可激活细胞内的多种抗病毒蛋白,使病毒的RNA分子发生降解,抑制HBV的复制过程,减轻对患者肝细胞的持续损伤,从而有利于改善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此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还能够与肝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的生物反应,改变相关基因的转录机制。通过这种方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可影响与肝纤维化相关的基因表达,从而降低胶原蛋白的合成。而胶原蛋白合成的减少有利于延缓患者肝纤维化的进程[9-10]。另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还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包括促进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这种免疫调节作用有利于清除体内的病毒,进一步保护肝脏免受损伤[11]。

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中,INF-α能够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反应等途径,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而IL-4、IL-17则主要参与炎症的发展,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水平通常升高,并与肝纤维化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各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提示观察组方案可缓解炎症反应。分析原因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不仅能增强人白细胞抗原在细胞膜表面的表达,还能有效地结合至受体上,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肝脏的炎症反应,减轻肝脏的损伤,缓解炎症反应,进而改善IL-4、INF-α、IL-17等炎症因子水平[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提示观察组治疗方案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安全性。分析原因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不良反应轻微,表现为腹泻、腹痛和发热等,严重不良反应少见,患者基本可耐受[14],且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使其在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这提示患者可以通过减少用药频率来达到相似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同时,这也减少因频繁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和风险。另外,可能与本研究中患者样本量相对较小有关。为了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今后应当在研究设计上加以改进,扩大样本量,提高统计分析的效力,使研究结果更稳健和可靠。

综上所述,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优化肝功能,减缓肝纤维化,并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钱建丹,赵鸿,王贵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治疗现状[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 37(12): 2909-2913.

顾琳琳,胡瑞,窦宇明,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实现临床治愈的预测因素分析[J].肝脏, 2023, 28(3): 313-319.

李尧,梁健,张春,等.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4, 27(2): 226-229.

王秋和,刘海博,蔡景治,等.欧洲肝病学会2016年肝脏血管病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 2016, 36(3): 145-149.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5, 31(12): 1941-1960.

叶青敏,王迪,史正艳.恩替卡韦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药论坛杂志, 2023, 44(7): 19-22.

王一卓,张崴琪,李红.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年随访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3, 26(5): 626-629.

张丹,江建新.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与干扰素α-2b分别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3, 26(1): 27-30.

靳蕊蕊.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分析[J].大医生, 2024, 9(4): 47-49.

康晓,俞力,王蕾,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0, 23(1): 89-93.

李宽,宁会彬,靳慧鸣,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清除率的效果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3, 39(8): 1819-1824.

李瑾,董京涛,董振博,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 27(2): 92-96.

沙尼亚·尼亚孜,柯比努尔·吐尔逊,潘珂君,等.长效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治疗耐药HBeAg阳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肝脏, 2020, 25(7): 746-748, 779.

刘秋红,张丽叶,张敏,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HBsAg、HBV-pgRNA、HBV-RNA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3, 44(2): 192-195.

猜你喜欢
聚乙二醇卡韦干扰素
陶瓷助剂聚乙二醇分子结构及热变性研究
煤炭与化工(2023年8期)2023-10-11 04:25:24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12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4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2
聚乙二醇修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生物学活性验证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
哈尔滨医药(2015年6期)2015-12-01 03:58:19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