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辅助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天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接受单纯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和观察组(25例,接受血浆置换辅助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液指标水平、凝血功能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Plt;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水平均升高,网织红细胞(Re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lt;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缩短,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lt;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血浆置换辅助洗涤红细胞输注用于AIHA的效果较好,能有效纠正患者贫血状态,改善凝血功能,且安全性理想。
【关键词】血浆置换;洗涤红细胞输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3.0037.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3.01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多因机体免疫功能异常诱发,是患者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吸附并破坏红细胞,最终导致的溶血性贫血,患者多会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贫血相关症状[1-2]。AIHA病情复杂,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3]。目前,AIHA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输血治疗,而洗涤红细胞输注作为一种常用的输血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清除红细胞和血浆蛋白的代谢废物,但其制备时间长、保存期短、红细胞脆性大,导致部分患者的疗效并不理想[4]。近年来,有关AIHA的治疗方案不断优化,临床血液采集、制备流程也不断完善,血浆置换逐渐兴起,其能通过替代血液中的血浆而达到控制患者病情的目的[5]。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血浆置换辅助洗涤红细胞输注用于AIHA的临床价值,为优化临床干预方案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天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8.79±13.49)岁;BMI 18.00~28.00 kg/m2,平均BMI(21.93±2.07)kg/m2。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7.82±10.19)岁;BMI 17.50~28.50 kg/m2,平均BMI(22.16±1.84)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差异(均Pgt;0.05),组间可比。本研究经天水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AIHA的诊断标准[6];⑵符合输血指征[7],均接受红细胞保存液(MAP)洗涤红细胞治疗;⑶年龄gt;18岁,且临床资料完整;⑷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排除标准:⑴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⑵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⑶精神意识障碍或合并其他精神性疾病者;⑷对血浆分离器或人血红蛋白(Hb)等有过敏史者。
1.2 治疗方法 输血前准备: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6 mL,以ABO、Rh(D)血型定型检测卡(中山市生科试剂仪器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402230,规格:12卡/盒)和抗体筛选红细胞试剂盒(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国械注准20163402229,规格:5 mL/支)鉴定患者血型,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对照组患者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患者均输注洗涤红细胞2 U,红细胞均由天水市同一血站提供,输血前后均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输注时间lt;2 h/袋,放置时间lt;30 min,输注后将血袋送回输血科,保留24 h。1次/2 d,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洗涤红细胞输注方法同对照组,同时加用血浆置换:采用血液成分分离机(山东威高输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100879,型号:WG-XXB-FLJ-I)分离患者体内自身血浆,将等量健康者的血浆与患者红细胞均输入体内,900~1 500 mL/次。1次/2 d,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随访至治疗结束。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完全缓解:患者黄疸、乏力、寒战高热、头晕头痛等症状消失,Hb、网织红细胞(Ret)水平恢复正常(Hb正常值:成年男性120 ~160 g/L,成年女性:110 ~150 g/L;Ret正常值:0.5%~1.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阴性;部分缓解:上述症状基本消失,Hbgt;80 g/L,Retlt;4%,但未达正常水平;无效:上述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治疗后Hb、Ret水平均未达到上述标准[6]。⑵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2 mL,以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C-6000PLus)检测Hb、红细胞计数(RBC)、Ret水平(检测时间为治疗前后)。⑶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2 mL,抗凝后采用离心机离心10 min(转速为3 000 r/min,离心半径为8.5 cm),分离血浆,置于试管中用洁净滤纸封口,并存于-20 ℃环境中待检。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希森美康株式会社,型号:CS-5100)检测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水平。⑷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肢体发麻+紫癜+过敏反应+非溶血性发热)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行t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液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血液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RBC水平均升高,Re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T、APTT均缩短,FI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4。
3 讨论
AIHA是一种常见的溶血性贫血,随着病情进展,红细胞损伤和缺氧症状逐渐加重,输血过程中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8]。洗涤红细胞是去除90%的白细胞、血小板和全部的血浆,保留枸橼酸钠、磷酸钠及葡萄糖等有效成分的制剂,不仅为患者提供营养和能量,补充Hb,还可避免红细胞溶血的发生,提高疗效和安全性,因此,洗涤红细胞被广泛用于临床[9]。血浆置换是将有致病物质的血浆去除,采用等量的健康患者的新鲜血浆或血浆代替品回输体内,以净化血液,促进病情的改善[10-11]。既往已有研究显示,血浆置换辅助洗涤红细胞输注用于AIHA患者临床疗效显著[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这提示血浆置换辅助洗涤红细胞输注较单纯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AIHA的效果更优。分析原因为,洗涤红细胞输注主要通过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及大部分血浆等成分,减少输注血液中的免疫原性物质,进而降低输血的风险,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抗体、补体过剩和免疫异常等问题。而血浆置换通过分离和去除患者血浆中的异常成分,再补充正常血浆或血浆代用品,能有效降低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抗体、补体等致病因子水平,进而减轻对红细胞的破坏,缓解溶血症状,两者联合可发挥协同作用,提升疗效[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Hb、RBC水平均升高,Re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均缩短,FI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这提示血液置换能有效提升血液中红细胞水平,并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分析原因为,单纯输注洗涤红细胞能够直接提供红细胞,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指标水平;此外,单纯输注洗涤红细胞能够稀释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进而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而血浆置换通过输注新鲜血浆,改善内环境,并补充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改善凝血功能。另外,血浆置换可促进各种毒素的排出,改善肝脏功能,增强凝血因子活性,纠正凝血紊乱[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这提示血浆置换辅助洗涤红细胞输注安全性理想。分析原因为,血浆置换技术较成熟,可将血浆与血细胞分离,采用等量新鲜冷冻血浆进行置换,既有利于去除致病毒素,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可增强患者吞噬细胞功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因此,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研究中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纳入更多具有不同基线特征的研究对象,以全面评估血浆置换辅助洗涤红细胞输注用于AIHA的效果,并深入了解该疗法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科学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血浆置换辅助洗涤红细胞输注用于AIHA的效果较好,能有效纠正贫血状态,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且安全性理想。
参考文献
沈庆慧.成分输血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14(22): 78-80.
王立新,陈春霞,魏曾珍,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17, 30(1): 45-48.
李兴华,王恩波.大量输血对患者血液指标影响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15): 2318-2320.
张联博,李欣,田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6(1): 76-79.
孙梦霞,程莹,李飞云,等.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 2022, 28(9): 1842-1846.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7, 38(4): 265-267.
卢兴国.贫血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10-12.
高晶晶,朱雄鹏,王明泉.输注两种不同红细胞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实验室指标及疗效影响的对比[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 25(3): 921-925.
熊永萍.洗涤红细胞在反复输注红细胞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 2021, 28(11): 66-68, 75.
韩璐璐.血液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对难治性AIHA患者凝血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 2021, 42(13): 122-125.
朱艳楠,夏克明,陈祖江,等.洗涤红细胞联合血液置换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对Hb和TBIL及FIB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 2023, 23(8): 1130-1133.
黎海江,冯学冠,符晓玲,等.血液置换联合洗涤红细胞输注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J].山东医药, 2018, 58(13): 90-92.
王梦杰,张莉,戴书明.血液置换和输入洗涤红细胞联合治疗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短期水平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2, 37(9): 1215-1218.
李红梅,夏姣,杨敏.血浆置换与去白细胞红细胞输血对AIHA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J].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1, 34(8): 579-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