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易标准体系研究

2025-01-23 00:00:00刘菖
中国标准化 2025年1期
关键词:网络交易标准体系电子商务

摘 要:网络交易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现有标准的特点、关联关系和供给情况,构建完善、科学、系统的网络交易标准体系,借助标准化手段指导网络交易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全面掌握我国网络交易标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网络交易领域标准化的现状,提出了网络交易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开展了标准体系要素分析,构建起网络交易标准体系,以期为网络交易标准化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网络交易,电子商务,标准体系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5.01.011

0 引 言

网络交易是指借助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活动,近年来我国网络交易蓬勃发展,网络交易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468,273亿元,比上年增长9.4%,网上零售额154,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3]。2024年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57,669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9.53%[4]。网络交易以其便利、快捷、丰富的特点,继续引领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网络交易迅猛发展的同时,问题也及其突出。2023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网购投诉举报1261.1万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56.1%。“三无”产品、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问题不断,大数据杀熟、实时变化交易条件、“标低高结”、隐瞒优惠门槛条件、非会员优惠大于会员等问题愈发严重。为了保障网络交易的健康发展,规范市场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一系列电子商务和网络交易标准,从标准化的角度规范了平台建设、网络交易行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等内容。本文从标准化的视角,提出网络交易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方法,探讨构建网络交易标准体系,分析现有网络交易、电子商务领域标准化需求。

1 网络交易领域标准化现状

1.1 国内标准研究现状

网络交易、电子商务标准化的研究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主要体现在:

(1)标准体系方面,陈晶晶等人[ 5 ]研究了“十四五”电子商务标准体系规划方法;彭冕莉等人[6]从通用基础、业务、支撑技术、监督管理等方面构建了广东省电子商务标准体系;谢秋琪等人[7]构建了直播网络交易监测技术的标准体系;李慧杰等人[8]从基础要素、贸易业务、监管与服务、贸易安全等角度构建了数字贸易标准体系;陶学明等人[9]构建了直播电商服务标准体系基本框架;叶如意等人[10]探讨了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构成以及标准化支撑。

(2)标准技术方面,宋丽红等人[11]提出跨境电商独立站评价指标体系标准的核心技术内容;刘东华[12]研究了标准化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高亮[13]探讨了电子商务标准化与信息安全的相互影响。

(3)标准化建设和贡献方面,张鑫等人[14]梳理电子商务标准化现状,并分析标准化工作需求;朱培武等人[15]分析了直播电商行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潘瑶[16]分析了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现状,探讨我国在推进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宋明顺等人[17]探讨了非洲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利用ISO/TC321标准来推动自身发展,并为全球工业进步做出贡献;刁瑞强[18]阐述了源数据标准化对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意义;章建方等人[19]介绍了数字贸易国际标准化情况和发展趋势。

(4)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内开展网络交易、电子商务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委员会主要以电子业务(SAC/TC 83)、电子商务质量管理(SAC/TC 563)两个标委会为主[16]。

1.2 国际和国外标准研究现状

世界三大国际标准组织中,电子商务标准化工作主要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主[16 ],ISO/ TC321是ISO中主要负责电子商务交易保障以及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过程领域标准工作的技术委员会,是中国电商领域设立的第一个国际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电子商务交易保障 词汇》(ISO32110:2023)、《电子商务交易保障 原则与框架》(ISO 32111:2023),《电子商务交易保障 评价要素与指标选择》(ISO/FDIS 32112:2024),《电子商务交易保障 电子商务供应链中产品质量保障及可追溯性信息共享指南》(ISO/FDIS 32120:2024)等标准。与电子商务质量管理相关的标准主要包括:《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度 电子商务交易企业对消费者指南》(ISO 10008:2022)、《电子商务供应链中产品质量保障及可追溯性信息共享指南》(ISO/WD 32120)、《电子商务交易保障 评价要素与指标选择》(ISO/WD 32112)、《电子商务交易保障 在线争议解决指南》(ISO/WD 32122)、《在线消费者评论收集、审核和发布》(ISO 20488:2018)、《共享经济 数字平台资源供给者审核指南》(ISO/ TS42502:2022)[16]。

2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网络交易标准体系的构建遵循下列原则:

(1)目标明确,全面系统。以网络交易为主线,全面覆盖平台建设、平台管理、信用评价、商品质量、交易信息、交易监管等各个方面,充分考虑与网络交易紧密相关的要素,形成系统全面的有机整体,确保标准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

(2)层次合理,关系协调。从网络交易的基础理论、关键环节、核心要素、重要支撑等方面入手,结合现有标准现状,统计分析、聚合整理,形成层次分明、关系协调的有机整体,确保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协调性。

(3)开放包容,兼容并蓄。聚焦行业发展动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标准体系,为新的子体系和新标准项目预留空间,形成开放包容的有机整体,确保标准体系的开放性、可扩展性。

(4)聚焦当下,适度超前。充分系统地分析总结当前网络交易标准化现状,突出当下网络交易行业标准化重点内容,结合行业和标准化发展趋势及要点,形成突出重点引领发展的有机整体,确保标准体系的先进性和引领性。

3 标准体系要素分析

3.1 标准化要素

根据网络交易的要素特点、关键环节,按照《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GB/T 13016—2018)结合标准体系构建的方法,将网络交易的标准化要素归纳为基础标准、人才标准、园区标准、平台标准、数据标准、监管标准和评价标准。

3.2 标准化对象

根据《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专家建议及调研结果,在充分考虑网络交易的发展现状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各标准化要素的具体对象,结果如下:

(1)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是网络交易各个领域和环节涉及的普遍适用的、起到基础性作用的标准,主要包括了术语定义、模式、准则等标准,这类标准主要是国家标准,如《电子商务基本术语》(GB/T 18811—2012)、《电子商务质量管理 术语》(GB/T 35408—2017)、《电子商务业务术语》(GB/T 38652—2020)等。

(2)人才标准

人才是网络交易非常重要支撑性资源,这些人才包括网络交易的运维人员、直播电商领域的主播、网络交易服务的执行人员等,人才标准是对上述各类人才在培养、能力、服务要求、评价等相关领域提出具体要求的标准,这类标准多为地方标准,如《直播电商人才培训服务规范》(DB23/T2954—2021)、《电子商务运营岗位人才评价指南》(DB35/T 1892—2020)、《电子商务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规范》(DB41/T 1818—2019)等。

(3)园区标准

网络交易、电子商务园区是各地促进网络交易、电子商务聚集发展的重要政策抓手,园区标准涵盖了园区及园区企业的建设、运营、管理和评价等方方面面的规范,这类标准中有少量的国家、行业标准,如《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服务与管理规范》(GB/T 38354—2019)、《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服务规范》(GB/T 39678—2020)、《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建设与运营规范》(SB/T 11233—2023);绝大多数是各地根据相应的产品、产业和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的地方标准,如《电子商务园区管理与服务规范》(DB12/T 1245—2023)、《电子商务园区综合评价规范》(DB23/T 2570—2020)、《直播电商共享基地建设与运营评价规范》(DB23/T 3372—2022)等。

(4)平台标准

网络交易平台是网络交易发生的重要载体,对其的规范要求,直接影响网络交易的正常开展。平台标准包括了网络交易平台建设与运营、服务规范和管理要求等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主要由国家、行业标准和少量的地方标准构成,如《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技术规范》(GB/T 31524—2015)、《金属材料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管理规范》(SB/T 10721—2 012)、《网络交易系统安全防护要求》(Y D/ T3163—2016)、《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信息系统成熟度等级规范》(SB/T 11155—2016)、《电子商务平台商家入驻审核规范》(GB/T 35409—2017)等。

(5)数据标准

网络交易中商品或服务以数据的形式呈现,交易过程中评价、物流、追溯等记录也以数据形式存储,数据是网络交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数据标准包括了数据要素及要求、交换与共享和编码及追溯等部分的内容,其中要素及要求、交换与共享部分的标准多为国家或行业标准,如《电子商务 产品核心元数据》(GB/T 24662—2009)、《电子商务交易产品信息描述 办公类产品》(GB/T 40107—2021)、《电子商务交易产品图像展示要求》(GB/T 39570—2 0 2 0)、《电子商务主体基本信息规范》(GB / T32873—2016)、《电子商务平台数据开放 总体要求》(GB/T 36318—2018)、《电子商务质量信息共享规范》(GB/T 39065—2020)、《跨境电子商务 产品溯源信息管理规范》(GB/T 39062—2020)、《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统一标识编码规则》(GB/T 39319—2020)等。

(6)监管标准

网络交易监管是网络交易正常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这方面的标准内容涉及产品质量、监管技术、监管要求、抽样方法和证据采集等方面,包括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如《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网上监测规范》(GB/T 37538—2019)、《电子商务产品执法查处取证规则》(GB/T 37919—2019)、《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测抽样方法》(GB/ T 38358—2019)、《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监测实施指南》(GB/T 42893—2023)、《直播电商服务质量的信息监测与评价规范》(GB/T 44207—2024)、《电子商务平台所售认证产品抽查技术规范》(RB/T 291—2018)、《网络交易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取证工作规范》(DB32/T 4591—2023)等。

(7)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对网络交易中涉及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企业信用等开展的有效性、满意度评价,包括了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实施的方法和要求,其中国家标准占据主导地位,如《基于电子商务活动的交易主体 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与等级表示规范》(GB/ T26842—2011)、《基于电子商务活动的交易主体 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表示规范》(GB/T 28041—2011)、《电子商务信用 网络零售信用评价指标体系》(GB/T 34056—2017)、《电子商务供应商评价准则 优质制造商》(GB/T 30698—2014)、《电子商务平台服务质量评价与等级划分》(GB/ T 31526—2015)等。

4 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根据网络交易标准化要素和标准化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按照共性与个性的原则层次分析原则,得到网络交易标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架构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为标准化要素层,第二个层次为标准化对象,标准化对象中包含了若干具体标准,通常以标准明细表的形式呈现。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31日,我国网络交易相关的标准共计361项,其中国家标准134项,国家标准计划25项,行业标准43项,地方标准111项,市级地方标准48项,其在标准体系中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5 结 语

随着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网络交易的规模、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面临的形式将更复杂,为了应对新的挑战需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更需要大量科学、协调、规范的标准供给,为网络交易的科学规范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在全面掌握我国网络交易相关标准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网络交易标准化要素和标准化对象,进而构建起网络交易标准体系框架,为后续网络交易标准化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樊悦,娄策群,桂学文.网络交易中的逆向选择及其规避措施研究[J].知识管理论坛,2024,9(3):303-315.

[2]杜康平.认识论视角下中美国际数字贸易规制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24(3):192-208.

[3]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24-03-01(010).

[4]饶伟,芦云.网络交易平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责任边界[J].中国律师,2024(7):44-46.

[5]陈晶晶,张晓.电子商务标准体系规划方法实证研究——以“十四五”电子商务标准体系规划为例[J].中国标准化,2024(7):46-50.

[6]彭冕莉,王贺珍,徐湛.广东省电子商务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3(16):7-9.

[7]谢秋琪,张锐.直播网络交易监测技术标准化研究[J]. 中国标准化,2022(15):112-117.

[8]李慧杰,孙兆洋,刘彦林,等.数字贸易标准化需求建模和标准体系框架研究[J].标准科学,2023(4):60-65.

[9]陶学明,黄媛,王迎宵.我国直播电商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3(11):85-87+99.

[10]叶如意,贺芳芳.标准化支撑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3(23):81-86.

[11]宋丽红,丁凯.跨境电商独立站评价指标体系标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4(15):115-118.

[12]刘东华.电子商务身份认证标准化技术研究[J].标准科学,2024(7):57-61.

[13]高亮.电子商务标准化与信息安全的相互影响[J].标准科学,2024(7):52-56.

[14]张鑫,吴翊展,胡铭.数字经济背景下电子商务标准化发展新路径[J].中国标准化,2023(19):108-110.

[15]朱培武,沈肖蓉.国内直播电商行业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C]//中国标准化年度优秀论文(2023)论文集.中国计量大学,2023:6.

[16]潘瑶.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研究与思考[J].中国标准化,2023(11):236-239.

[17]MAREYA L A,宋明顺,吴宏宽.ISO/TC 321电子商务标准化工作对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启示(英文)[J].ChinaStandardization, 2024(2):73-76.

[18]刁瑞强.源数据标准化助推电子商务发展[J].中国标准化,2023(10):115-118.

[19]章建方,李文武,包先雨,等.数字贸易国际标准化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3(9):41-47.

作者简介

刘菖,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高新技术标准化、网络交易监测、软件产品质量检测、软件产品检测方法。

(责任编辑:张佩玉)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科技计划项目“网络交易信息监测关键技术及关键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23MK065)资助。

猜你喜欢
网络交易标准体系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在电子商务中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利
论电子商务发展的民商法保障
线上品牌视觉设计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交易征税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23:15
烟草标准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应用研究
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审核流程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29期)2016-07-19 05:30:59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22期)2016-07-07 05:16:16
面向标准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标准化信息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