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指出:“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如今,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近年来,成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实践更加生动,“一城千面”的幸福内涵更加充实。
成都,一面是“快节奏”、一面是“慢生活”,快慢之间击打出幸福的律动节拍。
成都不仅是一座近悦远来的安逸巴适之都,更是一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
“安逸巴适”是很多人对成都的第一印象。30万家餐馆、2万家火锅店、1万家茶馆、8000家咖啡馆、4000家书店,遍布成都的街头巷尾,升腾起热腾腾、慢悠悠的“烟火气”。逛一趟菜市、品一杯清茶、会一会好友、晒一晒太阳,成为许多人热爱和向往的慢生活。
成都不仅是一座近悦远来的安逸巴适之都,更是一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38个大类、184个行业细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完备健全,2个万亿级和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厚积成势,“成都造”笔记本电脑占全球的四分之一、高端柔性屏占全球的一半,近3年成都企业3次刷新中国ADC药物出海授权交易新纪录。
在成都,一分钟可以泡上一杯幽香的盖碗茶,也能生产1台汽车、下线2万块集成电路、创造420万元经济价值。“一半是奋斗、一半是生活”的巧妙平衡,给人们带来更加充实、更可持续的幸福人生。
成都,一面是“历史感”、一面是“向新力”,新旧承转铺就了幸福的未来之路。
成都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4500年文明史,2300多年“城名未改、城址未迁”,金沙遗址、杜甫草堂、青城山、武侯祠等名胜古迹数不胜数,铭刻着成都源远流长的历史印记;都江堰的开凿、纸币交子的发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体现着成都薪火相传的创新基因。
成都传承弘扬千年创新文化,全力激发创新动能,西部首个国家实验室、10个大科学装置、14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聚集成势,1.4万户高新技术企业、650万各类人才创新活跃,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质生产力迅猛发展,国内首台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在成都登台亮相,世界首颗在轨AI超分商业卫星“蓉漂号”升空入轨。
在成都的春熙路,人们既能清晰看见千年前的唐宋古街,也能亲眼目睹大熊猫从3D大屏中“呼之欲出”。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每一个人都能在成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幸福力量。
成都,一面是“巴蜀味”、一面是“国际范”,开放多元绽放出幸福的千姿百态。
成都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交汇点,是最重要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之一。在成都,国际班列网络覆盖境内外147座城市,73条国际(地区)定期直飞航线通达五大洲,全国每20架次航班就有1架在成都起降、每9列中欧班列就有1列从成都发车,航空铁路“双枢纽”年运送旅客近2亿人次,成都大运会、成都世园会、2024汤尤杯等国际赛会精彩不断。
如今,成都正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市民们在家门口随时都能“逛全球、买全球”,享受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游客们随时都能到成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亲身体验川剧变脸的魅力、蜀锦技艺的奇妙、街头采耳的松弛,收获别样精彩的幸福体验!
成都,一面是“都市感”、一面是“自然美”,城园相融编织成幸福的锦绣画卷。
现代化的成都,高楼大厦林立、车辆川流不息,6000多条城市道路纵横交错,670公里轨道交通织线成网,10万个5G基站全城覆盖,超2000万千瓦韧性电网安全可靠。夜幕降临时,成都流光溢彩、灯火辉煌,夜市、夜景、夜秀、夜展丰富多彩,大街小巷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这是繁华热闹的现代都市,也是生态宜居的公园城市。成都把1/3的市域面积规划为生态空间,着力塑造成“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生态美境,100公里“绿链”环城镶嵌、9000公里“绿网”珠联锦绣,乡村郊野美田弥望、茂林修竹,满城花境星罗棋布、争奇斗艳。千年前“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浪漫意境、“花重锦官城”的生活美学,如今在成都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成都是一座“平行城市”,既有杜甫草堂坐品诗意的“慢”,更有天府三街步伐矫健的“快”;既有锦江堤畔观景赏花的“静”,更有运动场上奔跑跳跃的“动”;既有四通八达拥抱世界的“宽”,也有金角银边精细治理的“窄”。
繁华热闹是成都、自然静谧也是成都,巴适安逸、拼搏奋进更是成都,神秘古老、现代时尚、开放包容都是成都……这座“平行城市”正因多姿多彩而幸福满满,“快慢之间”,气象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