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现学入门:都市考察(八首)

2025-01-22 00:00:00曳诩
江南诗 2025年1期

具象化,金属箔与湾区晨曲

聚焦的镜头,收敛在新一线城市

现代化切割的楼体。请靠近——

看世纪图腾,爬上城市的局部肌体。

请靠近波光四溢的金属箔画,在β衰变的进程中

投身当代美学功能性的仪礼。

嘘!那位棒球帽少年,正牵着他恋人的手

徐徐步入阴山岩画的布景。洪荒与情欲

交织于量子纠缠的时空对撞机。

转场,再转身!

凝固态恍惚,自汇合的人群中涌现,又被

陌生的狂热,轻软揉碎于海水碧蓝的幅影。

时代材料多元的切片,烙印当代场景。

从南方之南,到北方之北。

呼啸的高铁与深海的钻井,承载

数以亿计的肉体、庆典和孤独,停泊于此:

反讽。歌颂。异化。抒情。共生。聚集。

合奏一支悠长又绚丽的湾区晨曲。

在闪光灯快照里,拥挤闷热的呼吸

与墙壁上的装饰涂层耦合,我们

也找到自己的一个影子:

像数万年前,一些祖先找到了打火的石头,

用足以灼烧图像的热能,过塑飞梭般的人类史。

青年失忆症的研学调查

六点半,他等候着,一个未知的生涩

面孔。在莫迪亚诺的暗店街或一间

存在主义咖啡馆。也许,自然地与她

畅谈两个半小时,敲定下礼拜的行程;

也许擦肩而过,什么对话也不发生,

只消第二天,就忘记昨夜某瞬的冲动。

这场景轮番播放在,他生活的场域——

一个巨大的城市机械体,在那些转角的

齿轮之间,偶然聚集的种群,成为某类

润滑躁郁的化学试剂,如此隐秘地侵袭

他们的神经元,渐变肢解生活的全景。

嘘——记忆正乘着安娜的火车,交媾于

形形色色的逸事。年轻的他们,在海量的

信息数据中,新晋为青年失忆症候群。

环形世界

世界是一个圆环,在不断自我翻转中

未知和已知交织。我伸出手,想触摸

手被边界消解——它成了一种别的东西:

一个唐突的标签,一个愚蠢的信号。

族类的框架彼此对抗,人们陷于无休止的争执,

财富,真理,神和本能之欲。

赛马场的大门向所有人打开:

用可赎买的结果,宣布赌徒的命运。

钢铁节律

废土世界,随着黎明的光线隐去。

他们试图遗忘的昨夜里,

未质检合格的钢铁耕耘肉体。

打破戒律,打破被控制的节律,

一桩意外是伤害还是漫长的迷失?

城市重复上演小人物的惊涛骇浪。

而像残影一样消散了。往昔的你。

具身智慧之一瞥

他们的大脑,常年瞬时处理庞杂的讯息

比如——将达利的代表作

与70年代粗糙后朋,交汇成一首德语诗。

用古典主义恢宏的乐章,

打通阅读《逻辑学导论》困涩的间隙。

而他们瘦弱的身体,则是神秘不可侵犯的圣殿

坐落在,具身智慧的奠基里。

平原往事

情愫出于小调,戏耍出于逗弄

概率论在弦上弹奏一个

关乎救赎和涉险的故事。

在午夜,他们开启不可撤销的门

两条河流汇入彼此流淌的命运。

随一场大洪水来临,一切都消失不见:

云上的日子,爱,错觉,

毛毯,暗室。

城市模块与类脑电波

请启动下一个目的地导航,用行程

切割人类的生活区——注意速度!

那个女人羸弱的身躯承载

一个学龄童之重。后视镜里

漫天飞舞的光子正在构成,冬日执勤的

塑料外壳机械人,双目无神,手臂残缺。

而此刻,一位口角炎患者,正在

与城市热岛效应接吻。

文明与蛮芜

植物藤蔓在迭代的建筑之间,野蛮

生长,却不用强劲的根系制造缝隙。

一场乏善可陈的自由,无声无息

攀爬快速公交站台的桥基。

久远的未来,城市人影依稀

夕阳迁徙带走余晖,梦

清醒于真实的始终持续。

那无数脚步缓慢、凋零的影子

曾汲汲于求又归于沉寂。

只有疯狂的绿化藤蔓成网状生长,

迅速爬行、布满苍凉老化的楼群。

狂烈、无目的、不顾一切……

仿佛哂笑在割裂中迷失的个体。

作者简介:曳诩,本名王珏丁,1996年生于河南荥阳,2018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德文系。著诗集《太阳的内部是气态》,代表诗作《慢铁》《赛博失语症》《克林姆特之吻》,译尼日利亚作家Ikenna Chinedu Okeh短诗集《双子传说》(合译)。作品散见于《诗刊》《当代·诗歌》《人文中国》《福建文学》《两岸诗》等刊。